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乡村四月优质课一等奖,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读写生字“蚕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想像、描绘、吟咏等方式理解诗意,感受诗歌意境,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2学情分析 评论这首诗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身处城市,农村生活离孩子比较遥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药根据古诗的体裁特点,采用诵读、想像、描绘、吟咏等方式,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感悟诗文中所蕴涵的画面之美、音乐之美、生活之美,引导学生真正走进田园、热爱乡村。 3重点难点 评论通过诵读、想像、描绘、吟咏等方式理解诗意,感受诗歌意境,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 (一)我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今天,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古诗的魅力,来学一首新诗《乡村四月》。 (二)齐读诗题,从题目中你了解到什么? (三) 介绍诗人翁卷。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读懂古诗的题目,了解诗人,为更好地走进古诗做好铺垫。】 活动2【活动】读准诗句 评论导语:在翁卷的眼中,乡村四月是什么样的? (一)要求: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一听,读的同学注意里面的生字和多音字,听的人注意听他是否读准确,发现读错了要纠正他,让他再读一遍,,力求做到人人都字正腔圆。 (二)同桌合作读。 (三)指名朗读,正音,注意平舌音“蚕桑”要读准。 (四)指导写生字“蚕”和“桑”。 (五)指导读准多音字“了”。 (六)齐读古诗。 【设计意图:对字词的学习应贯穿小学语文学习的始末,四年级学生应逐步培养自能识字的能力。】 活动3【活动】读出节奏 评论过渡语:咱们读古诗只是读准确没什么了不起的,读七言诗最重要的是要读出它的节奏,自己试着读一读,看七言诗当中有什么样的特殊节奏。 (一)学生自读古诗,体会七言诗的节奏。 (二)指名有节奏地读,师生点评。 (三)师生合作读,进一步体会七言诗的节奏。 【设计意图:在古诗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反复诵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活动4【活动】读懂诗意 评论过渡语:在我们有滋有味的朗读声中,诗歌醉人的韵律已经缓缓流出。如果我们能读懂古诗的含义、体会古诗的意境,那就更好了。 (一)默读这首诗,借助注释和插图,看看读懂了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小组内交流交流。 (二)学生默读。 (三)小组交流。 (四)学生汇报。 (五)教师结合学生汇报的情况进行评价、补充和总结。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初步读懂诗句的意思。】 活动5【活动】读出意境 评论过渡句:学古诗,如果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过来,那样就把古诗的意境破坏了。我们要学会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语体会诗的意境。 (一)体会前两句诗的意境 1.用心读读古诗,找出你觉得最美的句子读出来。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2.抓住“山原”“川”,通过想象,结合图片,引导学生体会第一句诗的意境。 (1)什么样的山原?你知道绿有哪些绿?你能在江南乡村的哪些地方发现绿色?(看图)一个“遍”字就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绿色的世界。 (2)川是什么意思?诗中的川是什么样的?再看这图,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一个“满”字让我们的眼前变成了白晃晃的一片! (3)这样的景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你把这种感受带到第1句里读一读。 (4)让美丽布满整个乡村吧!我们一起来读。 3. 抓住“子规”“雨”,通过对比和想象,体会第二句诗的意境。 (1)对比读 在这美丽的四月乡村里,连子规也不闲着,听(播放叫声)它在声声地啼叫,它在说些什么呢?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书写子规的作品数不胜数,我们一起来看两句,一起来读一读。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唐 白居易)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唐 李白) 读完这两句诗,你读出了什么样的情绪——哀,愁 大家不妨再读一读本诗中的句子:“子规声里雨如烟”,你读出了什么感觉?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一读。 (2)想象读 白居易和李白听到子规的叫声都觉得苦,到了这里,翁卷透过子规的声声啼叫,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让他这么开心?看图片这“雨如烟”什么感觉? 把这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读出来。 在蒙蒙烟雨的笼罩下,村庄还有哪些美丽的景物呢?我们不妨也照这样的句式来写一写,当一回小诗人:子规声里_____如(似)_______ 学生汇报交流。 4.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前两句。 【设计意图:对古诗教学而言,“披文入情”必须创设情境,以“意象”为中介想象意境。本教学环节把“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巧妙串联,变抽象为具象,使一幅完美的图画呈现眼前,学法的指导也在不经意中得以强化。另外,课堂有意识地想象补白,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发发散性思维,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二) 体会后两句诗的意境 1.我们是已经欣赏了很美的景色,乡村里的人也和我们一样有闲情逸致在欣赏这美丽的风光吗?那他们在干嘛?你从哪里知道的? 2.这里有个关联词,是什么?你自己读读,体会到什么? 3.其实在中国农村除了这两件,还有什么事要做?你能用“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又——”来说吗? 4.指导学生模仿诗人,体会境界,诵读后两句。 【设计意图:语文是用灵性的语言来传递的,用诗中的句式来说话,把农事、农景说出来,将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新知识的学习联结成了一个全新的通路,同时也创设出了古诗学习的情与景。这一环节的拓展,对学生进一步感受乡村的“人勤“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活动6【活动】诵出情感 评论(一)教师小结: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人,美丽的景和勤劳的人交融在一起,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二)在这样美丽的环境里劳动心情如何?作者肯定也很向往这种生活,女生来夸一夸这里的景色吧。 (三)作者对劳动人民是什么样的情感?男生来赞美赞美勤劳的人民吧。 (四)美若仙境的田园风光,勤劳忙碌的人们,这是多么赋有生活气息的画卷啊!你舍得离开这里吗?想把它带走吗?那就把它刻在心里。能背下来吗?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诵读古诗吧,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配乐诵读) 【设计意图:走进文本,走进作者,才能与他们产生共鸣,想他们所想,感他们所感,读出诗境美、诗情美。】 活动7【活动】吟唱古诗 评论其实古诗和音乐是相通的,古诗不光可以读,还可以唱。不信你听,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唱起来吧!(播放古诗唱词)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诵读从诗人角度出发,而吟唱则立足于孩子的心理和古诗的特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更贴近孩子的天性最终激发学生对古诗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活动8【讲授】总结升华 评论从此,我们和相隔千年的诗人翁卷不再陌生,他的《乡村四月》是一幅有声有色的画,含有画意:也是一首赞美劳动人民的歌,饱含诗情。正是因为我们的古诗词中营造出来的这种诗情画意,它才被人们代代传诵至今,成为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古诗词的魅力。】 活动9【作业】拓展阅读 评论其实,我们的古诗词中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还有很多,比如说孟浩然写的《过故人庄》,王维的《山居秋暝》,等等,课后我们可以找出来读一读,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让我们一起爱上中国的传统文化,爱上中国的古诗词。 【设计意图:此环节强调课外知识的拓展与能力的迁移,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Tags:乡村,四月,优质,一等奖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