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

乡村四月教学创新设计

日期:2017-2-7 11:08 阅读:
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乡村四月教学创新设计,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课件预览

    1学时
1教学目标 评论

(1) 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蚕桑、卷、了”等字词

(2) 有感情地朗诵、背诵、默写古诗

(3) 体会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 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 评论

四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学习古诗方法,而且古诗内容浅显,生字不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是在理解诗意上,而是抓住重点字词体会诗歌的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感受诗歌的魅力。

3重点难点 评论

(1)学习诗的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感悟诗歌的魅力,同时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

(2)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评论

(一)背诵导入,衔接旧知

同学们,我国是诗的王国,我们的先人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优秀的诗篇,他们如同午夜的星河一样灿烂夺目,足以使每个中国人为之骄傲。在过去的的学习中,你们都记住了很多古诗词,现在我们来忆一忆,看你还记得多少?同学们真了不起,已经积累了这么多的古诗词,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23、古诗三首,今天呢杨老师将带着大家一起学习第一首《乡村四月》。[板书]

活动2【讲授】 评论

(二)揭示话题,简介作者

师揭示板书的诗题、提问,学生读诗题、理解:

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捕捉到了哪些信息?

(乡村——哪里的乡村?联系诗歌内容、诗人——江南的乡村【蚕桑、翁卷温州人】

四月——真的是现在所说的四月吗?这牵涉到一个历法问题【农历、公历的差别:一般差一个月左右】——5、6月份【晚春、初夏】)

→所以这是一首描写江南农村春夏的诗歌。

它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多少?

明确: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属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一生没有做官,“永嘉四灵”之一。

正是这样一位诗人写出了《乡村四月》,那么乡村的四月究竟有什么魅力,才能让作者留下这篇千古名篇。

(三)初读课文,理解诗意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如下: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顺诗句。②思考作者都写了乡村四月的什么?

那么这些字你会读了吗?“我会读”环节:了、蚕、桑

这些字你理解了吗?“我理解了”环节:了(多音字,举例、组词)、蚕、桑

读诗歌,写了什么?“我读到了”环节:

预设:任选生成问题课堂随机应变。①漫山遍野的山坡原野,②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闪着白光,③杜鹃在树枝头声声哀蹄,④天空中下着烟雨蒙蒙,⑤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⑥农民伯伯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来描写这些景物的呢?让我们回到文本,去看看翁卷是怎么书写着乡村四月的。《乡村四月》预备起:

“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山原:山陵和原野。②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山原,平地,河流。③子规:杜鹃鸟。

试着翻译一下:生(翻译)→好一幅(初夏的江南水乡图)——小标题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①蚕桑②又插田。”

①才了:刚刚;了——结束。

②蚕桑:种桑养蚕。

照例请个同学翻译一下:生(翻译)→好一幅(乡村四月农忙图)——小标题

这是课文的插图,看着这幅图,找找诗中所写的景物藏在图中哪里?从而想一想诗人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前两句——空间【远-近】,后两句——时间【养蚕时-插秧时】)

是啊,抬起头看这张图片,想象作者站在农家门口目光由远处向近处移动,再由屋边的蚕茧移到远处田间插秧的农民······合上书本,看着ppt上的图片,依着顺序说说乡村的内容。打开书本让我们有感情的来朗诵一遍。

(四)细读品味,感悟诗情

是啊,乡村的四月是多么的色彩斑斓:有哪些色彩?

山原:绿

川:白  这写了四月乡村?(景)用一个字概括它→(美)

雨:烟

它的美又体现在哪里呢?

是啊,乡村四月是如此的美丽,字里行间我们读到了作者的一份深情(对乡村风光的一份赞美与欣赏)。

然而,乡村四月又是如此的热闹非凡:“热闹”体现在

少、才、又:  这写出四月乡村的(人)照例用一个字概括→(忙)

从哪里看出“忙”?生(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用“才···又···”尝试着用这个格式造句子,“我会造”,是啊,我们都发现了用“才···又···”的句子一般都有忙的透不过气来的意味。对此你有什么感觉?(农民伯伯是这样的忙→同情(被动消极)、赞叹(主动积极))是啊,作者又何尝不是这种感受呢?

(五)创作诗歌,升华感情

翁卷的《乡村四月》,以清新的笔调,有声有色地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乡村初夏景美人勤的图景。学着再写一首诗。


Tags:乡村,四月,教学,创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