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21 乡下人家ppt课件教学实录,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1.学会欣赏汉字的美,会认、会写“捣、觅”两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文章中的景物、动物和生活场景描写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下人家、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文章中的景物、动物和生活场景描写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 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3.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乡下人家 评论《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 一、 导入 师:请同学们坐端正,静静地欣赏一组图片。 (出示一组乡村味的中国画) 师: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景物? 生:我看到了大片稻田。 生:我看到了农民伯伯忙着收割庄家呢。 生:我看到一头水牛正在耕田。 …… 师:这些都是哪儿的景物? 生:乡下,乡村。 师:乡下的风景,令人陶醉。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是—— 生:乡下人家。 二、 初读 师:现在,就让我们跟着作家陈醉云的描写,到乡下人家去看一看。请同学们拿起课本,大声朗读课文,注意做到两点: (出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作者写了那些景物?还写了哪些人物的活动? 师:看到同学们读得津津有味,我真高兴!看来,大家和我一样,都非常喜爱乡下的美丽景色。我们读四年级了,应该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我们先来看看本课的几个新词语。 (出示) 屋檐 装饰 和谐 捣衣 师:谁来带着大家读一读。读对了,大家跟读两遍;错了,大家帮他纠正。 (生教读词语) 师:大家把最后一个词语,再读一遍。 生:捣衣。 师:有谁知道,什么是捣衣呢? 生:捣衣,就是用木棒敲打衣服。 师:以前,没有洗衣粉、洗衣皂等清洁用品,衣服很难洗干净,再加上大的衣服搓洗起来不方便,人们就用一根棒槌来敲打衣服。这就叫—— 生:捣衣。 师:除了可以捣衣,还可以捣什么? 生:捣蛋、捣乱、捣米、捣蒜、捣药、捣毁…… 师:我国有一个伟大的诗人教李白,对这个字情有独钟,在诗句中多次用到这个“捣”字。 (出示)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李白) 师:谁来读读第一句。 生: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师:家家户户都在捣衣,他们想要干什么啊? 生:等待打仗归来的丈夫吧? 师:说对了一半,确实和打仗有关。不过,事情恰好相反,是大家都准备送家里的青壮年参军了。谁来读第二句。 生: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师:看来,在那高高的月亮山,孤单的不止是漂亮的嫦娥姐姐,还有那一只可爱的玉兔啊!让我们把这两句诗齐读一遍。 生: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师:我们祖国的文字,特别有意思,许多汉字,就是一幅画,就是一个故事。比如说这个字。(出示:觅食)这个字,诗歌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一个爪子头,下面是个见。看看这个字的演变过程,说说你的理解。 (出示"觅"字的演变过程)
生:我知道了,上面的爪子头代表手,中间的“目”代表眼睛,睁大眼睛,伸出双手,去寻找东西。 师:对了!下面的见字,后来背简化了,看起来就不那么清楚了。请大家拿起笔,把这个字认真地写两遍。 (写完后评价) 师:有的词语,是有色彩和画面的。请同学们朗读词组,边读边想象画面,猜测一下,描写的是什么景物? (出示) 长长的藤 绿绿的叶 别有风趣的装饰 依着时令 顺序开放 朴素中带着华贵 绿的叶 青的杆 投下一片浓浓的绿阴 师:第一组短语,让你们想到了什么景物? 生: 瓜。 师:第二组呢,你们联想到了—— 生:花。 师:第二组让你们联想到了—— 生:竹子。 师:除了这些,作者还描写了哪些景物? 生:鸡、鸭子。 师:还写了人们的那些活动呢? 生:吃饭和睡觉的情景。 师:瓜、花和竹子,都是乡下人家种的—— 生:植物。 师:鸡和鸭都是乡下人家养的—— 生:动物。 师:吃饭和睡觉,是乡下人家的—— 生:生活。 (此时,已随机形成下列板书) 瓜、花、竹(种) 鸡、鸭(养) 吃、睡(生活) 师:作者为什么不写乡下人住的小洋楼,开的小汽车呢? 生:这些不能代表乡下人家的特色。 师:是呀,作者多用心呀!他抓住了乡下人家最有特色的景物进行了描写,选择了动物、植物、生活等方方面面,表现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我们以后描写景物的时候,也要进行选择素材,并进行合理的分类。(板书:精选素材) 三、 品读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在这么多美丽的景物和活动中,我们先来看看乡下人家门前的瓜藤吧。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完后,想一想: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乡下人家门前的瓜藤,你想到了哪个词语,为什么? (生读完后交流) 生:我想到了一个词语“五颜六色”,青红的瓜、绿绿的叶,各色的花,看起来很美丽。 生:我想到的词语是自然,乡下人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多自啊! 生:可爱,那些挂在藤上的瓜,看起来多可爱呀! …… 师:我们先来聚焦前两句,来读一读。 (出示) 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 师:这两句话,描写了瓜藤生长、变化的过程。作者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写得非常有意思。请你把这些动词全部画下来。 生:我画的动词有:搭、种、种、爬、落、结、挂、衬。 师:找得真准。你们小声读读这段话,边读边体会啊,作者这一系列的动词,究竟好在哪里呢? 生:这些动词用得很准确,很生动。 师: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读着读着,好像面前出现了一幅画。 师:是的,很有画面感。 生:好像这些景物就在眼前,而且在不停地地动。 师:说得真好!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作者正是使用了一组准确的动词,在我们的面前徐徐展开一幅瓜藤攀爬图。谁来读一读,看看能不能读出动感,读出画面感来! (生读,教师点评) 师:这样的精致,与城里的人家有什么不同呢?谁来读一读。 (出示)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生:小小的房屋。 师:城市的高楼前,也会会蹲着—— 生:一对威武的石狮子。 师:乡下的小屋前,也许会趴着—— 生:一只可爱的小狗。 师:城市的高楼前,也许会竖着—— 生:两根大旗杆。 师:乡下的小屋前,也许会搭着—— 生:一排小瓜架。 师:城市的旗杆上,飘着一面面—— 生:鲜艳的旗。 师:乡下的瓜架上,挂着一个个—— 生:青红的瓜。 师:城里的高楼很雄伟—— 生:乡下的小屋很温馨。 师:城里的狮子很威武。 生:乡下的小狗很可爱。 师:城里的旗杆很庄严。 生:乡下的瓜架很活泼。 师:和城市相比,乡下人家有自己的特色,作者用了一个词儿—— 生:可爱。别有风趣。 师:作者,正是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乡下人家的“别有风趣”! (板书:强烈对比) 师:美好的文字,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更需要我们尽情想象。孩子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边听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师有声有色地朗读) 生:在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矮小的房屋,屋前的瓜架上,爬满了绿绿的藤。 生:我仿佛看到了,藤上挂着一个个可爱的瓜。 生:我仿佛看到瓜藤慢慢地向上爬呀爬。 师:孩子们,带着你们的想象,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吧。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 学习“花与竹”的部分 师:欣赏了乡下人家门前的瓜架,我们再去看看门前的花,以及屋后的竹子。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出示)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风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师:(出示图片)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些花,高声叫出它们的名字吧。 生:芍药,风仙,鸡冠花,大丽菊。 师:这些画很漂亮!作者为何说“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生:朴素的意思是,这些花儿很普通,很常见。 生:华丽是说,花儿的颜色很鲜艳、很丰富。 师:城里人喜欢这样的花吗? 生:不喜欢,这些话太普通了,颜色太鲜艳了,显得俗气。 师:城里人有城里人的爱好,乡下人有乡下人的爱好。从这些大红大紫的花朵里,你感受到乡下人的什么特点。 生:热情、大方,轻松自在。 师:不过,城市人家,也有自己的特点。运用对比的手法,老师也写了一段话,我觉得很有意思。咱们对比着读一读。我读城市人家,你们读乡下人家的,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师:城里人家,会在门前的场地上,建一个私家花园。喷泉、雕塑、精致的盆景、名贵的花草,让你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洋溢着富贵,彰显着奢华。乡下人家呢—— 生: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风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师:还有些人家,在屋后栽几棵古树,粗壮的杆,弯曲的枝,增添了几分古朴与沧桑。 生: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 师: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站在阳台上,你会看到大街上车水马龙,灯火辉煌。 生: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师:读了这段话,你对乡下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生:很幽静、很轻松、很自由,很舒服。 四、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走进乡下人家,欣赏了在房前屋后种的(指板书)—— 生:瓜、花、竹。 师:还知道了作者在写作的时候,运用了两种很巧妙的写作方法—— 生:精心选材 强烈对比。 师:乡下人家还有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Tags:乡下,人家,ppt,课件,教学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