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内部督导,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内容提要:学校内部督导是校长对本校教育教学进行控制的一种形式,在专门的督导机构和专职督导者实行一级督一级的逐级督导的同时,由学校校长根据工作需要组织本校的一些老教师、教研组长和中层干部对学校工作进行内部督导。开展校内教育督导工作,推动学校工作向前发展,使学校工作目标更明确,实施时更有计划性,使学校工作走上正规化、法制化的道路。同时有利于各部门创造性地工作,并能及时总结经验,在工作中加以推广和应用。学校内教育督导是学校内一项全新的工作,它不同于国家、省、市、县各级督导部门对学校工作的督导。它督导的重点是“督教”和“督学”,重点是“导”,重在“导”的效果。要不断使学校内教育督导达到科学、规范,才能真正推动学校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关键词:学校内部督导 督导的三个层面“督管”“督教”和“督学” 一、学校内部督导的含义 学校内教育督导是校长对本校教育教学进行控制的一种形式,是指学校内教育督导组织及其成员根据教育科学理论和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进行的监督、检查、评价和指导,以促使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学校内教育督导没有专职督导者,而是由本校的一些老教师、教研组长和中层干部组成的,它督导的重点是“督管理”“督教师的教”和“督学生的学”。 二、学校内部督导的必要性 从管理体制上讲,教育事业实行科学管理的保障是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行政系统。“三位一体”的教育行政系统是指教育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三位一体。这里,教育督导系统是构成健全的教育行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说,只有决策、执行两系统而没有监督系统,必然会使教育决策缺乏科学论证,执行缺乏检查督导。 我国过去学校的教育管理是只重视决策,执行功能比较单一的管理。决策由校级领导班子完成,执行由中层职能处室完成。因此常常出现学校领导忙于下达命令、指示,传达上级会议精神,而很少照顾到下面如何贯彻执行,贯彻政策怎么样,应给予什么样的指导,这样决策系统很难及时得到信息反馈。而执行系统由于是自己评价自己,因此常常报喜不报忧,最终导致决策和执行缺乏科学的依据。因此只有“三位一体”的教育行政系统具有相应的承担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教育行政管理才能形成一个功能齐全、结构完整的系统,才能有效地运转。教育督导就是实施行政监督,同时兼有信息反馈功能,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三、抓主要环节,提高“学校内教育督导”的效果 学校内教育督导的全过程应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和总结这四个环节。每个环节在教育督导过程中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真正达到学校内教育督导的目的,应该明确目的,统一思想,在实效上下功夫;紧扣计划,着眼整体,在结合渗透上多探索。 1.明确目的,统一思想,在实效上下功夫。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把学校内教育督导看着是校长派人来“查问题、找岔子、整教师”的,因此教师常常抱着等查待整、防卫、对抗等消极心态。还有一些教师认为从教育督导中可以为自己捞取好处。其实这两种观点均是错误的。教育督导作为一种现代教育基本制度,它不仅是监督、评价的角色,也是研究、倡导的角色和协调、支持的角色。学校内教育督导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这种机制协调学校内外关系,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各项工作,提高教育质量。通过这种机制能够督出干劲,督出成效来。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依据,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学校内教育督导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校管理者不断改进工作态度和方法,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使教师不断调整教育教学策略,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因此学校内教育督导只有通过督导者和被督导者的共同努力,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我们在开展督导工作前,必须做细致扎实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法规政策,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教育科学、管理科学的有关知识。不断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的和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使督导者能客观、公正、科学地开展自己的工作,使被督导者能认真、积极地参加到这一工作中,以便使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2.紧扣计划,着眼整体,在结合渗透上多探索。 学校内教育督导在我国还是一项新的工作,因此必须处理好它与学校日常工作之间的关系,否则就会成为学校正常工作以外,又增加的一项任务,增添了新的麻烦,使学校各部门产生了应付心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在学校内教育工作本身,而是由于对开展这项工作组织得欠妥,工作方法不甚得法。我们不应把实施学校内教育督导和开展学校其他工作分成两回事,而应着眼学校工作整体,有意识地把两者结合起来,将督导工作融化和贯穿在学校工作的全过程,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各项管理工作逐步按校内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纳入依法治校的轨道。这样才能达到两者并轨,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1)学校学年计划和学期计划应和校内教育督导计划相结合,相互渗透。 学校计划的制订应以校内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为标准,即把各项标准要求分解到各个部门中去,结合实际情况,列入工作计划。而各部门制订的计划中也应参照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来安排。 在通常情况下教育督导每一年为一个周期,对学校各部门督导一次,也就是每学期督导处室、教研组、年级组、学区小学。这些应在学校工作计划和校内教育督导计划中作出详细安排,避免工作的盲目性的随意性;同时也避免和其他工作相冲突。 学校管理目标,教育目标和校内教育督导指标体系实际上是一致的。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始终瞄准目标,这样无论是学校工作检查,还是校内教育督导检查,均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肯定会达到学校既定的目标。 (2)个人自查自评和学校的期终或学年末总体评比相结合。 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应根据学校制订的督导评估标准,认真工作,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次总结,期中期末时结合学校工作进行书面总结,在总结中发现问题,在总结中不断提高。而不应把总结当作学校督导者的工作,应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主动性。学校进行督导工作时,应充分尊重和结合个人自查自评的结果。只有被督导者的积极参与,认真配合,这样的督导工作才能收到实效。 (3)学校督导工作应和学校其他活动统筹兼顾,结合渗透,力求实效。 学校每学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活动,如卫生大检查,创建文明学校、模范学校,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对施教区进行公开教学活动等。那么学校可以在进行这些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开展督导工作。如果在开展其他活动前开展督导工作,那就为其他活动做好了准备工作;如果在活动中开展督导工作,那就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时间;如果在活动后开展督导工作,那就可以促进活动成果的保持。无论采取哪一种督导方式均应结合实际情况,作统筹安排。 (4)督导评估资料的整理与学校档案工作相结合。尽可能按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分类整理检查,以保证资料内容真、全,同时应参照学校档案进行督导资料的保管和使用。 总之,如果这样开展校内教育督导工作,此项工作就不会游离于学校正常工作之外,就不会增加各部门的工作负担而影响学校的正常工作秩序;这样就会推动学校工作向前发展,使学校工作目标更明确,实施时更有计划性,使学校工作和校内教育督导工作走上正规化、法制化的道路。同时有利于各部门创造性地工作,并能及时总结经验,在工作中加以推广和应用。学校内教育督导是学校内一项全新的工作,它不同于国家、省、市、县各级督导部门对学校工作的督导。它督导的重点是“督教”和“督学”,重点是“导”,重在“导”的效果。要不断使学校内教育督导达到科学、规范, 才能真正推动学校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浅谈如何加强教育督导管理 教育督导是国家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国家、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加以重视。怎样加强教育教育督导建设,尤其是如何加强教育督导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是当前应着力解决的问题。在此,谈几点体会。 一、搞培训,发挥育人功能 国内教育督导发展的历史证明,培养和造就一批多门类的专业教育督导管理人才,提高督学的整体素质,是实现教育督导事业发展和发挥效益的关键。而这种培养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超前性的特点,不单纯是传授业务知识,而是要教会督学如何适应教育环境的变化,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创新。具体可搞四个培训。 1、实行全员培训。要制定区域总体培训规划,实行全面的岗位培训,提高督学的总体素质。培训要制定目标和标准,进行严格的考试、考核;要科学地设定培训计划和内容,有效组织实施,确保培训质量。 2、进行分层次培训。首先培养一批高层次的管理和专业科技人才。这一层次包括督导室主任和相当于主任的督学顾问在内的决策和高级管理层人员和业务创新骨干人才。这些人的培训内容要有先进性、国际性、超前性,要按国际竞争的需求去设计,要请在教育督导方面有较深研究造诣的科技专家讲课,有条件时可组织到国外教育督导部门去考察学习。第二层次是一般督学的培训。这种培训应分批分期且有系统性,可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或采取岗位培训形式。目的是进行教育督导业务、有关法规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及外语培训,使其尽快提高综合素质。 3、对重点人才进行分类强化培训。一类是主要国家级或省一级教育督导一把手的培训,要规定培养内容和标准,定量培训,限期达标。二类是省级一般教育督导人员和地级教育督导优秀主任的培训,选送他们到高等师范院校(培训中心)强化培训,学习最新业务,掌握业务发展的趋向。三类是对地级教育督导一般督学的培训,在培训内容上要不断提高标准,并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增加新的培训内容,以适应竞争需要。四类是县级教育督导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要有计划地把他们培训成业内骨干。 4、提倡终身继续教育培训。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周期短,新技术发展快,“一学定终身”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提倡和鼓励教育督学(含主任督学)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深造,不断提高理论文化和业务层次,为今后的大发展积蓄能量。这是培训教育督导管理工作人员的重要方面,必须加以重视。 二、抓对策,发挥引智功能 在教育督导管理人才资源的争夺战中,人才有一定的流动,这是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仅避免教育督导管理人才的流失,还要引进教育督导管理人才,为我所用。为此,我们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1、营造良好氛围吸纳教育督导管理人才。教育督导部门上下形成尊重人才、关心和支持人才的氛围,使各类人才都能在平等的基础上竞争,有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形成对社会上人才的最大吸引力。同时,通过引进少量高精尖人才,起到教育督导管理人才资源的“鲶鱼效应”,即对现有人才形成压力,使其有危机感,从而增加其动起来的活力,从而打破现状的沉静。与此同时,也使原有教育督导管理人员与新进人才形成新一轮的竞争,有利于教育督导管理事业的发展。 2、开辟各种渠道吸纳教育督导管理人才。一要吸收部分海外留学归来的教育督导管理人才,这类人才不仅能完成比较高水平的教育督导管理工作任务,而且还可向业内人员传授经验;二要吸收国内同业优秀的教育管理人才,主要掌握现代管理和科技手段,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育管理人才;三要吸收部分懂得国际教育督导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的专家。 3、制定优惠政策吸纳教育督导管理人才。在吸收教育督导管理人才上也要讲求投入和产出,对能带来可观效益,或能开创新局面,带动某方面业务有突破性进展的教育督导管理人才要舍得投入。 4、搞好引进规划吸纳教育督导管理人才。引智功能的发挥的重要举措,就是搞好规划,建立教育督导管理人才信息网络和信息库,并完善教育督导管理人才测评和成果评价体系,以保证引进教育督导管理人才的质量。 5、利用价值规律吸纳教育督导管理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督导管理人才资源也将实行市场调节,我们应按市场规律来调剂和引进教育督导管理人才,用最小的人力资本投入,引入最佳的教育督导管理人才资源。我们应逐步学会掌握菲力普斯曲线规律(人力资本与人才资源的供给成反比),制定合理的工资标准和分配制度。 三、强措施,发挥开发功能 要建立健全教育督导管理人才整体开发机制,在教育督导管理人才结构、层次效能上都要保持领先地位。要合理配置教育督导管理人才资源,优化教育督导管理人才结构、发挥教育督导管理人才潜能、提高教育督导管理人才使用效益,必须采取三方面措施。 1、鼓励教育督导管理人才在业务上创新、拔尖,增强其业务开发和创新能力,定期开展区域性研讨、交流和表彰活动,形成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好风尚。 2、用人所长,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管理人才的优势和潜能,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人进其责。 3、在教育督导管理人才结构搭配上要科学合理,使其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发挥组合效能,力求整优发展。 四、健机制,发挥管理功能 要形成良好的教育督导管理人才环境,使教育督导管理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持内在动力和运行,十分必要建立健全教育督导管理人才资源开发的三大机制。 1、积极的竞争机制。在教育督导管理人才资源管理上逐步引入竞争的管理方式,对管理层人员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定期考核、优胜劣汰,做到能者上不能者下;对全员实行劳动合同或不续签合同,做到能者进不能者出。 2、严密的约束机制。教育督导工作的管理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的管理。对教育督导管理人才资源要形成约束机制,即对各类教育督导管理人才要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度;要建立严格的考勤、考核和业务测评制度;要有公平的人才竞争制度,且增加竞争的透明度,使竞争富有科学性;要有严明的纪律约束制度,及时处罚违纪、违规教育督导管理人员,及时有效地制止消极怠慢现象,保证教育督导管理人才队伍的良好状态。 3、有力的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主要是,要建立权责利相统一,与绩效相联系的绩效工资制,并辅以超额奖罚制,使教育督导管理人才通过劳动贡献达到生活需求的满足。目前主要的激励形式是工资激励、奖金激励和福利待遇激励等。精神激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表彰和鼓励,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育督导管理人员的荣誉感、成就感、责任感等,从而调动教育督导管理人才的积极性,增强教育督导管理工作的凝聚力,使全体教育督导管理人才同心同德为教育督导事业的健康发展而勤奋刻苦地工作。
Tags:2014,中学,教育督导,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