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有效的教学应该不失传统基本的教学,又不束缚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融洽、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和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我们的课堂就不会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会只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最终使教学变得有效、生机、活力和灵活。 关键词: 学生为主,兴趣,融洽,师生互动 一、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照本宣科,以教师为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做“听客”和“看客”,否则学生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能否对数学产生兴趣并且能自觉去钻研,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和谐、生动、自然的学习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亲身去参与课堂与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更替,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自己解得到的题目,不要由教师解答;凡是能由学生自己表述的,不要由教师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照本宣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学生,应有意识地将现实生活中数学素材渗透于教学中,让学生学习起来不会感觉到枯燥无味,而是有亲切感和浓厚的兴趣,教师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钻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释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二、加强师生互动,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引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师生、生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评议,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以达到训练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为目的。 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也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师首先要爱生,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会营造良好宽松的课堂气氛。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教学一向强调“尊师重道”。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居高而下,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的做法,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要想提高教学效果,首要的任务是改变师生以往不平等的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摆着师尊的架子,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一改自上而下的传授方式,而是以学生为主,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交谈,辅导学生时,都应充分尊重和热爱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应该鼓舞学生,以增强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可见,建立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实施有效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三、灵活地使用教材 我们数学教师不是历史也不是语文,不一定按照教材的顺序讲课,而应寻找学生最易于接受的方式和顺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式。有时五节课完成的内容三节课就能解决,学生就可拥有更多的时间循环体会、突破难点、化解疑点,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繁琐。如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及应用,教材是按应用——方程解法——应用的顺序编写,而我尝试这样讲:先讲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与解法,最后讲应用,因为后讲应用既讲授了新知识,又复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各种解法,比书上绕个圈儿的顺序节省了很多时间,并且这样也符合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获得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充分利用煤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能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实现友好的人机对话,有利于充分调动师生的互动和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例如,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教学,以前都是用剪纸、拼接和度量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但由于实际操作起来都有误差,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现在利用“几何画板”随意画一个三角形,度量出它的三个内角并求和,然后拖动三角形的顶点任意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无论怎么变,三个内角的和总是180度。这无疑大大地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为什么”的欲望。 Tags:浅谈,如何,进行,有效,课堂教学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