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源于生活,但当它被表达出来,便带上了表达者的几分主观色彩,因而,相同的景致,在不同的眼里往往会被带上不同的感情。对于生活阅历还很浅显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被人引导着去发现美、感受美、享受美,在美的意象中培育自己的美感。因而,身为教师,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是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美是自然的,对美的欣赏也应是自然的,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在大自然中感受美是使孩子们心存美感的永远动力。 (1)感知美。主要是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具有审美意识,能敏锐的捕捉作品中的美学因素。 天变暖了,冰解冻了,麦苗返青了,小草钻出来了,同学们都说春天到了,是春风把春天送来了,就着这一话题我要他们回答“春风象什么样子”。这一看来简单实难答准的问题,弄得学生瞠目结舌,因为风是无形的,谁也说不准。我再问:“既然风是无形的,那我们又怎么知道有风呢?” “风吹过树梢头,树尖动了。”“轻风掠过水面,池水荡起了涟漪。”“吹在脸上,暖暖的”…同学们是借助于对其他事物的描写,才把风形象地表现出来。现在我们共同来看《春》的作者在描写春风的时候,是借助了哪些事物来把春风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来的? 一、借助人的触觉来描写春风。“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写出了春风轻柔温暖的特点。春风是轻柔的,它不象夏季的热风、肃杀的秋风、刺骨的北风。它吹在你的脸上,会油然而生亲切温暖之感。 二、借助人的嗅觉来描写春风。春风把“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各种花的香”给我们传来了。其中“酝酿”一词用得非常准确,说明各种气味混合一起在空气中飘荡,而春风正是把这种浓郁、清香的气味徐徐送入我们的肺腑之中,这一词,充分地表现出春风所独具的特点。三、借助人的听觉来描写春风。春风把鸟儿的鸣啁声、潺潺的流水声、牧童的短笛声给我们传来了。这些声音也带着鲜明的春的特征。其中写鸟的鸣唱声,用了“呼朋引伴”、“卖弄”、“清脆”、“宛转”等语,写出鸟雀成群、争相鸣叫,你呼我应、此起彼伏的情景,听起来十分悦耳。在写几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时,用了“应和”一词,具体生动地写出了各种声音非常和谐地汇集在一起,象一首交响曲,随着春风送入我们的耳鼓。至此,一幅轻柔温暖的春风图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那难以捉摸的、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在作者的笔下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了。在分析中学生们感受到春风的美,更感受到了作者美的语言。 再例如分析课外阅读《风景谈》抓住词语从色彩、感情、声音及动静变幻去指导学生感知形象,一开头,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沙漠驼铃”的画面,望不到边际的沙漠“白茫茫一片”,发着“微微的白光”,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黑点”,逐渐变成“黑线”,微风送来铃铛“丁当,丁当”的“柔声”,“昂然高步”的驼队排成整齐的方阵,加上那“长方形猩红大旗” 与那“苍茫”“寂静”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庄严、妩媚”的感觉。从中欣赏到大自然的阳刚之美,领悟到大自然的粗犷及人们战胜大自然的伟力,进而理解“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深层内涵。 (2)鉴赏美。引导学生自觉深入的体验和领悟作品的形象和语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如教学《最后一课》的高潮部分, (3)创造美。在实践中以已有的审美能力为基础,发挥想象、思维、表达、鉴赏等审美创造力。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和“回忆和联系”。 读苏东坡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之幽情,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生如梦”的心理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所以要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探究与练习”,设置想象、联想的阶梯。如根据《最后一课》的结束语:“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进行想像:1、小弗郎士与 当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这些心理要素结合起来,并达到自由协调的状态时,一个审美感受、领悟、体验系统,即审美心理结构也就组合而成了。这时愉快的审美体验也就产生了,在这种状态中,不仅学生的认知和审美能力得到发展,而且学生的人格修养也能得到完善。 Tags: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