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

3.1.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

日期:2015-12-29 09:21 阅读:
1课时

3.1.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 高中数学       人教A版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了解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概念,会利用零点的概念解决简单的问题

2.理解零点存在性定理,会利用零点存在性定理判断零点的存在性或者零点所在的范围

2学情分析

1.运用给定的问题情景,总体理解零点存在性定理

2.通过合作讨论来掌握零点的求法以及零点存在性定理的应用

3.鼓励学生课后自己进行归纳和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3重点难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通过第二章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而这一章我们就要运用函数思想,建立函数模型,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为此,我们还要做一些基本的知识储备.方程的根,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了,而我们在初中研究的“方程的根”只是侧重“数”的一面来研究,那么,我们这节课就主要从“形”的角度去研究“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关系”

初步了解零点的概念,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零点存在性定理等,再结合导学案情境回答问题1-问题4

注意归纳以下几个问题:

1.零点的概念,二次函数零点的判断

2.函数零点与对应方程根之间的关系

3.零点存在性定理以及对定理的理解

前面大家完成的问题回答得非常好,接下来同学们开始小组进行交流,抢答基础题,答对的小组加分.

1.第1题中注意利用定义求零点

2.对于第2题注意二次函数零点个数判断的特殊性

3. 对于第4题注意对零点存在性定理的灵活应用

第一层级,基础知识学习与归纳探究一:利用零点的概念求零点

分组探究,两个组互相点评对方答案的不足,小组PK讨论时,其他的组成员都要听并且进行点评,优胜组加分

教师要把学生探究中生成的问题记录下来并采用解决

第二层级,可能生成的问题:

1.对于指数或对数方程不会解

2.不会利用图象解决零点个数的问题

3.对于零点存在性定理理解不透彻,不会用它来解决具体问题

探究二:零点个数的判断

探究三:零点所在区间的判断

第三层级,各小组讨论交流基础智能检测题,并小组间相互比对,对学生没理解或做错的试题鼓励学生试讲,最后老师评价与补充

本节内容展示的是2013年重庆卷试题,考查的是零点存在性定理的应用,难度中等,高一新生完全有能力做,揭开高考神秘的面纱,培养学生正确对待高考的心态,同时鼓励学生改编高考题,培养创新思想和学习兴趣

归纳总结:让学生自由发言,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老师把学生归纳的方法小结写在黑板上,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最后对学生归纳还没到位的内容进行补充,各小组合作完成本节内容的思维导图

3.1.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3.1.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通过第二章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而这一章我们就要运用函数思想,建立函数模型,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为此,我们还要做一些基本的知识储备.方程的根,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了,而我们在初中研究的“方程的根”只是侧重“数”的一面来研究,那么,我们这节课就主要从“形”的角度去研究“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关系”

初步了解零点的概念,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零点存在性定理等,再结合导学案情境回答问题1-问题4

注意归纳以下几个问题:

1.零点的概念,二次函数零点的判断

2.函数零点与对应方程根之间的关系

3.零点存在性定理以及对定理的理解

前面大家完成的问题回答得非常好,接下来同学们开始小组进行交流,抢答基础题,答对的小组加分.

1.第1题中注意利用定义求零点

2.对于第2题注意二次函数零点个数判断的特殊性

3. 对于第4题注意对零点存在性定理的灵活应用

第一层级,基础知识学习与归纳探究一:利用零点的概念求零点

分组探究,两个组互相点评对方答案的不足,小组PK讨论时,其他的组成员都要听并且进行点评,优胜组加分

教师要把学生探究中生成的问题记录下来并采用解决

第二层级,可能生成的问题:

1.对于指数或对数方程不会解

2.不会利用图象解决零点个数的问题

3.对于零点存在性定理理解不透彻,不会用它来解决具体问题

探究二:零点个数的判断

探究三:零点所在区间的判断

第三层级,各小组讨论交流基础智能检测题,并小组间相互比对,对学生没理解或做错的试题鼓励学生试讲,最后老师评价与补充

本节内容展示的是2013年重庆卷试题,考查的是零点存在性定理的应用,难度中等,高一新生完全有能力做,揭开高考神秘的面纱,培养学生正确对待高考的心态,同时鼓励学生改编高考题,培养创新思想和学习兴趣

归纳总结:让学生自由发言,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老师把学生归纳的方法小结写在黑板上,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最后对学生归纳还没到位的内容进行补充,各小组合作完成本节内容的思维导图

胡广爱评论 
  • 优点:

    设计好,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方法灵活,好,学习!

  • 缺点:

李国峰 评论 
  • 优点:

    问题引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缺点:

    应缺少导学案的展示,教学设计过于简单。

Tags:3.1.1,方程,函数,零点,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