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专家盛赞全国中小学生劳技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

日期:2012-3-14 14:18 阅读: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劳技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党好政是本次大赛的评委之一,他一见到记者就对本次大赛的创新作品大加赞赏。

  “选手们的创意和设计能力超出想像!”党好政说,“很多作品不但是创意新颖,制作精美,更是有很强的实用性,对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很有帮助。”

  党好政表示,孩子们考虑问题的角度往往和成年人不一样,他们不容易受成年人的定向思维影响,所以在创意上常常更大胆,更具创新性。

  “此次大赛的一些作品,比如棉花铺膜盖土器、公众气象仪、方便残疾车等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些作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党好政说。

  党好政同时向记者指出:“实践证明,劳技课的开展有很强的必要性,有必要进一步坚持和发展,这对建设创新型社会很有帮助。”

  “选手们设计的纸桥令我感到意外”

  “选手们设计的纸桥令我感到意外。”本次大赛评委之一、北京市科协副主席、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在观看纸桥过车比赛之后表示。

  旨在培养选手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的“纸桥过车”比赛是本次邀请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到达现场的各地中小学生根据现场提供的材料,在指定时间内进行纸桥的制作和承重测试。

  王渝生介绍:“我们觉得只是创新作品的比赛,不足以全方位体现选手的创新和动手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因为作品都是事先完成的,可能有老师或家长的指导和参与成分。而现场制作纸桥能直观地了解选手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现场的创意发挥。”

  “选手们这次设计制作的纸桥确实让我颇感意外。”王渝生说,“很多选手设计的桥都能承受较重的重量,大赛规定小学生可以设计两个桥墩,初中生可以设计一个,而高中生不允许设计桥墩,结果好多小学生都自己加大难度,只设计了一个桥墩,还有一些初中生没有设计桥墩。选手们的制作工艺都很不错,不亚于成年人的手工水平。”

  王渝生同时表示,桥是力学上最基本的一种设计,桥的设计也是一种文化,选手们设计的不只是一座纸桥,更是一座文化之桥,心灵之桥,代表着一种沟通和对科技与传统的认识。

Tags:专家,盛赞,全国,中小学生,劳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