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常银
地区: 四川省 - 自贡市 - 富顺县 学校:富顺县永年镇新兴九年制学校 共1课时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初中化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1、了解酸和碱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2、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区分酸溶液和碱溶液; 3、认识溶液具有酸碱性的原因。 2学情分析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在课堂设计上,加强对兴趣方面的激发。 3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用指示剂检验酸碱溶液。 难点:认识溶液具有酸碱性的原因。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常见的酸和碱情境导入 1、将浓氨水滴入酚酞试液中有什么现象? 2、将CO2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中有什么现象? 学习研讨 酸碱指示剂 自学教材50-51页,根据教师的演示实验完成51页上边的表。 (1)根据上面的探究总结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规律: 石蕊: 酸性 中性 碱性 色←———— 色————→ 色 酚酞: 酸性 中性 碱性 色←———— 色————→ 色 (2)讨论以上四种物质,哪些是酸性溶液,哪些是碱性溶液? 【思考交流】 如果实验室里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稀硫酸溶液,你怎样去区别它们? 小贴士:一些花瓣也可以制成酸碱指示剂 花的种类 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 花汁在稀盐酸中的颜色 花汁在稀硫酸中的颜色 玫瑰 粉红色 粉红色 粉红色 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大红花 粉红色 橙色 橙色 上述花瓣中可以当作酸碱指示剂的是: 1.某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该溶液可以使石蕊溶液变( ) A.变红 B.变紫 C.变蓝 D.不变 2.小华将一张滤纸在某指示剂中浸泡后晾干,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在上面写“化学”两字,立刻显红色。再将其悬挂于铁架台上,并在滤纸的下方放置一盛有某溶液的烧杯,过一会儿,发现红色的字消失,则滤纸上的指示剂和烧杯中的溶液分别是( ) A B C D 滤纸上的指示剂 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 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 烧杯中的溶液 浓氨水 浓盐酸 浓氨水 浓盐酸 3.按照右图装置,瓶内盛放下列何种物质时灯泡发光( ) A.烧碱固体 B.蔗糖水 C.食盐固体 D.硫酸钠溶液 拓展提升 某活动小组分别用蓝紫色牵牛花、大红色月季花、紫萝卜花、丝瓜花提取指示剂。 步骤1、分别在研钵中将上述物质倒烂,加乙醇溶液(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10分钟)。 (1)用研钵倒烂的目的是 ; (2)乙醇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 。 A.催化剂 B.参加化学反应 C.溶质 D.溶剂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用纱布过滤;是 。 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浸取液,分别滴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植物 植物 浸取液 在不同溶液中所呈现的颜色 名称 颜色 颜色 澄清石灰水 食醋 牵牛花 萝卜花 蓝紫 大红 紫 黄绿 红棕色 玫瑰红 紫红 黄绿 黄绿 橙黄 黄绿 黄 粉红 粉红 粉红 黄 (4)上述四种浸取液,最不适合用作酸碱指示剂的(填植物名称) 。 (5)将月季花的浸取液滴入稀盐酸中,溶液呈 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呈 色。 (6)将牵牛花的浸取液滴入某溶液中呈现黄绿色,则原溶液可能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氨水 D.食盐水 课堂小结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常见的酸和碱情境导入 1、将浓氨水滴入酚酞试液中有什么现象? 2、将CO2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中有什么现象? 学习研讨 酸碱指示剂 自学教材50-51页,根据教师的演示实验完成51页上边的表。 (1)根据上面的探究总结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规律: 石蕊: 酸性 中性 碱性 色←———— 色————→ 色 酚酞: 酸性 中性 碱性 色←———— 色————→ 色 (2)讨论以上四种物质,哪些是酸性溶液,哪些是碱性溶液? 【思考交流】 如果实验室里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稀硫酸溶液,你怎样去区别它们? 小贴士:一些花瓣也可以制成酸碱指示剂 花的种类 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 花汁在稀盐酸中的颜色 花汁在稀硫酸中的颜色 玫瑰 粉红色 粉红色 粉红色 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大红花 粉红色 橙色 橙色 上述花瓣中可以当作酸碱指示剂的是: 1.某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该溶液可以使石蕊溶液变( ) A.变红 B.变紫 C.变蓝 D.不变 2.小华将一张滤纸在某指示剂中浸泡后晾干,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在上面写“化学”两字,立刻显红色。再将其悬挂于铁架台上,并在滤纸的下方放置一盛有某溶液的烧杯,过一会儿,发现红色的字消失,则滤纸上的指示剂和烧杯中的溶液分别是( ) A B C D 滤纸上的指示剂 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 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 烧杯中的溶液 浓氨水 浓盐酸 浓氨水 浓盐酸 3.按照右图装置,瓶内盛放下列何种物质时灯泡发光( ) A.烧碱固体 B.蔗糖水 C.食盐固体 D.硫酸钠溶液 拓展提升 某活动小组分别用蓝紫色牵牛花、大红色月季花、紫萝卜花、丝瓜花提取指示剂。 步骤1、分别在研钵中将上述物质倒烂,加乙醇溶液(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10分钟)。 (1)用研钵倒烂的目的是 ; (2)乙醇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 。 A.催化剂 B.参加化学反应 C.溶质 D.溶剂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用纱布过滤;是 。 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浸取液,分别滴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植物 植物 浸取液 在不同溶液中所呈现的颜色 名称 颜色 颜色 澄清石灰水 食醋 牵牛花 萝卜花 蓝紫 大红 紫 黄绿 红棕色 玫瑰红 紫红 黄绿 黄绿 橙黄 黄绿 黄 粉红 粉红 粉红 黄 (4)上述四种浸取液,最不适合用作酸碱指示剂的(填植物名称) 。 (5)将月季花的浸取液滴入稀盐酸中,溶液呈 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呈 色。 (6)将牵牛花的浸取液滴入某溶液中呈现黄绿色,则原溶液可能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氨水 D.食盐水 课堂小结 Tags:课题,常见,教学设计
![]() |
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