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玉松
地区: 广 西 - 柳州市 - 融安县 学校:融安县实验中学 共1课时第3节 动能和势能 初中物理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具有能量; (2)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 (3)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各与什么因素有关; (4)能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势能的存在。 (2)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势能的概念 (3)在讨论探究实验中总结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2学情分析学生在本节之前已经学习了功和功率的知识,知道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因此本节在能量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主要让学生在功的概念的基础上建构能量的概念,架构功和能量的联系,很自然的用做功的多少来衡量能量的大小,以及用功的单位来做能力的单位。学生能通过图片展示的不同场景对不同的能量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样对不同形式的机械能,如动能,教师提供一些具有动能的物体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分析找到具有动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形成动能的概念。以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为主要的探究,将本课中新形成的能量的大小用做功的大小表示的转化法、以前学习的控制变量的的方法,融合在本探究中,形成探究方案的设计思路,用明显的实验演示,对结果打牢印象。突破动能的教学,两种势能的教学难度就大大缓解了,可以重在结果上。 3重点难点重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难点:探究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4教学过程 4.1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动能和势能一、导入新课 引入动能和势能课题 展示两幅具有动能和势能的图片 让学生认识运动的物体和高处的物体都具有能量 (投影两幅图片,展现直观素材) 二、学习新知 1、认识物体在什么情况具有能量,及能量的单位。 展示几幅能够做功的图片,让学生概括运动的物体、举高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什么共性 让学生认识:运动的物体、举高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能对外做功。引出能量的概念及单位。 展示图片,遮挡,隐藏答案结论 2、认识动能和势能 展示刚才几幅图片,叫学生给它们分类它们具有能量各是在什么情况之下而具有的? 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叫动能,什么叫势能。(展示图片) 3、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先提出猜想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老师做演示实验) 让学生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得出结论。 4、随堂练习 (1)展示高速公路上的限速牌,和“馒头砸伤人”的报道。让学生用物理知识来解释。 (2)让学生学会用动能大小与质量射速度两个因素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5、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让学生猜想重力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探讨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动画演示探究过程) (2)让学生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得出结论。(插入动画) 6、探究弹性势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让学生猜想重力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探讨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动画演示探究过程) (2)让学生了解弹性势能与什么因素有什么关系。(插入动画) 三、巩固练习 1、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展示图片和情景说出各具有什么能量; (2)判断正误; (3)判断动、势能大小的变化。 四、小结本堂课学到的知识点。 (1)抽学生小结本堂课学到的内容。结合教学目标检测达标情况。 五、当堂检测 1、完成课后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 六、课外作业: 《练习册》本节内容。 第3节 动能和势能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第3节 动能和势能 1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动能和势能一、导入新课 引入动能和势能课题 展示两幅具有动能和势能的图片 让学生认识运动的物体和高处的物体都具有能量 (投影两幅图片,展现直观素材) 二、学习新知 1、认识物体在什么情况具有能量,及能量的单位。 展示几幅能够做功的图片,让学生概括运动的物体、举高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什么共性 让学生认识:运动的物体、举高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能对外做功。引出能量的概念及单位。 展示图片,遮挡,隐藏答案结论 2、认识动能和势能 展示刚才几幅图片,叫学生给它们分类它们具有能量各是在什么情况之下而具有的? 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叫动能,什么叫势能。(展示图片) 3、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先提出猜想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老师做演示实验) 让学生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得出结论。 4、随堂练习 (1)展示高速公路上的限速牌,和“馒头砸伤人”的报道。让学生用物理知识来解释。 (2)让学生学会用动能大小与质量射速度两个因素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5、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让学生猜想重力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探讨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动画演示探究过程) (2)让学生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得出结论。(插入动画) 6、探究弹性势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让学生猜想重力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探讨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动画演示探究过程) (2)让学生了解弹性势能与什么因素有什么关系。(插入动画) 三、巩固练习 1、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展示图片和情景说出各具有什么能量; (2)判断正误; (3)判断动、势能大小的变化。 四、小结本堂课学到的知识点。 (1)抽学生小结本堂课学到的内容。结合教学目标检测达标情况。 五、当堂检测 1、完成课后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 六、课外作业: 《练习册》本节内容。 Tags:3节,动能,势能,名师,教学
![]() |
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