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萍萍
地区: 河南省 - 洛阳市 - 宜阳县 学校:盐镇乡一中 共1课时第4节 光的折射 初中物理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 (2)知道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的折射规律。 (3)了解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初步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的有关现象。 (5)识记光速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思维处在感性阶段,求知欲望强、思维活跃;习惯于接受比较形象的、感性的的东西。面对抽象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需要许多直观的图片、实验演示、实验操作来获得感性的认识,才会提升到对本节概念、规律的理解。同时,他们对物理实验是如何进行,观察什么现象,应该记录什么?如何分析实验,归纳、总结等技能有了初步了解,为本节实验探究做了良好的准备。 3重点难点1、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的折射规律。 2、实验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的有关现象。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光的折射1、利用多媒体给出一张彩虹的图片 实验演示:筷子在水中变弯折了。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就能够解释这些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温故知新 (1)光是怎样传播的? (2)什么是光的反射? (以提问来复习有关知识,为本节课的进行做知识准备) 3、利用多媒体给出一张图片,我们是怎样看到水中的鱼? 有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传到我们的眼睛。这样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的传播,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光的折射。 (这样自然地过渡到光的折射现象的学习)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1、什么是光的折射? (1) 演示实验:让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 (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水中又是怎么样传播的? (3)光从空气进入水的界面上发生了什么现象? 得到结论:(1)(2)光的直线传播;(3)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从而得出:光的折射概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具体分为两类: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从一种介质斜射入空气,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了解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利用多媒体给出图片:天上的彩虹; 海市蜃楼; 筷子向上弯折了等。 3、光的折射现象中有哪些规律呢? (1)明确几个概念 (如右图) 入射光线 入射点 入射角 界面 法线 折射光线 折射角 (要求学生跟着教师进行作图,明确这几个概念) (2)想一想:光的反射规律是什么? 学生回答: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提出问题:折射规律和反射规律一样吗? A)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C)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分组进行实验探究 A) 问题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实验1:如右图 仪器:激光器、可对折光屏、水、烧杯 活动:学生根据问题、仪器、原理图,设计实验, 观察、分析总结、讨论交流。 结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 问题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实验2:如右上图 仪器:激光器、可对折光屏、水、烧杯 活动:学生根据问题、仪器、原理图,设计实验, 观察、分析总结、讨论交流。 结论: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C) 问题3: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实验3:如右图 仪器:光的折射演示仪,玻璃,激光器 活动:学生根据问题、仪器、原理图,设计实验, 观察、分析总结、讨论交流。 总结:(可以要求学生跟着教师作出以下的光路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 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当光从另一种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当光垂直入射到界面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4)、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且 光路可逆。 3、如何记忆: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呢? 可以根据光速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了记忆,处在空气中的角较大。 4、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 活动3【练习】学以致用1)水中的筷子为什么向上弯折了? 2)你能解释海市蜃楼的形成吗?
3)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可千万不可冒失下去,这是为什么? 4)水中的鱼看上去比实际的位置要浅. 活动4【作业】课堂小结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三线共平面,法线居中间,两角不相等,空气中角大。 3、利用光的折射解释现象:筷子变弯折,彩虹,池水变浅,海市蜃楼等 作业:完成本节练习册 第4节 光的折射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第4节 光的折射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光的折射1、利用多媒体给出一张彩虹的图片 实验演示:筷子在水中变弯折了。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就能够解释这些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温故知新 (1)光是怎样传播的? (2)什么是光的反射? (以提问来复习有关知识,为本节课的进行做知识准备) 3、利用多媒体给出一张图片,我们是怎样看到水中的鱼? 有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传到我们的眼睛。这样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的传播,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光的折射。 (这样自然地过渡到光的折射现象的学习)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1、什么是光的折射? (1) 演示实验:让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 (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水中又是怎么样传播的? (3)光从空气进入水的界面上发生了什么现象? 得到结论:(1)(2)光的直线传播;(3)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从而得出:光的折射概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具体分为两类: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从一种介质斜射入空气,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了解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利用多媒体给出图片:天上的彩虹; 海市蜃楼; 筷子向上弯折了等。 3、光的折射现象中有哪些规律呢? (1)明确几个概念 (如右图) 入射光线 入射点 入射角 界面 法线 折射光线 折射角 (要求学生跟着教师进行作图,明确这几个概念) (2)想一想:光的反射规律是什么? 学生回答: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提出问题:折射规律和反射规律一样吗? A)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C)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分组进行实验探究 A) 问题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实验1:如右图 仪器:激光器、可对折光屏、水、烧杯 活动:学生根据问题、仪器、原理图,设计实验, 观察、分析总结、讨论交流。 结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 问题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实验2:如右上图 仪器:激光器、可对折光屏、水、烧杯 活动:学生根据问题、仪器、原理图,设计实验, 观察、分析总结、讨论交流。 结论: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C) 问题3: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实验3:如右图 仪器:光的折射演示仪,玻璃,激光器 活动:学生根据问题、仪器、原理图,设计实验, 观察、分析总结、讨论交流。 总结:(可以要求学生跟着教师作出以下的光路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 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当光从另一种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当光垂直入射到界面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4)、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且 光路可逆。 3、如何记忆: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呢? 可以根据光速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了记忆,处在空气中的角较大。 4、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 活动3【练习】学以致用1)水中的筷子为什么向上弯折了? 2)你能解释海市蜃楼的形成吗?
3)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可千万不可冒失下去,这是为什么? 4)水中的鱼看上去比实际的位置要浅. 活动4【作业】课堂小结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三线共平面,法线居中间,两角不相等,空气中角大。 3、利用光的折射解释现象:筷子变弯折,彩虹,池水变浅,海市蜃楼等 作业:完成本节练习册 张彩霞![]()
Tags:4节,折射,优秀,开课,教案
![]() |
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