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生
地区: 甘肃省 - 庆阳市 - 镇原县 学校:孟坝初中 共1课时第4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 初中物理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生活现象。 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2学情分析学生在本章的前三节学习中,已经对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有了深入的认识,但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与伯努利原理有关的现象并不十分清楚,这也正是学生感兴趣的地方。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了解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难点 对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活动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评论(0) 教学目标 评论(0) 学时重点 评论(0)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过程 导入:用“奥林匹克”号和“豪克”号相撞的故事引入课题。 新课讲述: 一、点明流体的概念。 二、探究活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提出两个问题——引出探究问题 ①如果两艘船都是静止的,会自己撞到一起吗? 学生回答:不会。 ②船向前高速行驶时,海水相对于船如何运动? 学生回答:向后做高速运动。(即流体发生流动) 师:看来是流体的流动改变了压强。现在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2、实验:如右图,观察硬币的运动情况。 迅速吹气 硬币 遮挡物 思考并作出合理的猜想: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3、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出示两个指导问题: A:为了实验现象显著,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物体做研究? B:我们怎样改变流体的流速? ②提供给学生几个参考方案。(课件出示) ③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实验缩略图 流速大的位置 现 象 压强小的位置 例: 两张纸片中间 结 论 4、分析论证 ①请几组同学叙述或上前展示实验记录。 ②共同分析归纳结论:(出示课件) 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反馈:重新认识“导入故事”。模拟实验辅助以课件展示。 三、科学技术社会(STS)——应用 1、DIY比拼 ①课件出示:飞机图片和视频、喷香水的雾化器图片。 ②DIY过程:学生分为两组,组一制做机翼模型,组二制做简易喷雾器。 ③展示成果:学生演示并请他们做出简单解释。 ④出示参考方案和飞机升力的原理。 2、思维拓展 站台上的安全线 出示图片 学生讨论 回答解释 设计模拟实验 实验验证(如图) 四、创新设计 学生自己设计利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知识物品。 五、探究延伸 1、“香蕉球”的成因 2、跑车尾翼的研究 第4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第4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过程 导入:用“奥林匹克”号和“豪克”号相撞的故事引入课题。 新课讲述: 一、点明流体的概念。 二、探究活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提出两个问题——引出探究问题 ①如果两艘船都是静止的,会自己撞到一起吗? 学生回答:不会。 ②船向前高速行驶时,海水相对于船如何运动? 学生回答:向后做高速运动。(即流体发生流动) 师:看来是流体的流动改变了压强。现在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2、实验:如右图,观察硬币的运动情况。 迅速吹气 硬币 遮挡物 思考并作出合理的猜想: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3、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出示两个指导问题: A:为了实验现象显著,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物体做研究? B:我们怎样改变流体的流速? ②提供给学生几个参考方案。(课件出示) ③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实验缩略图 流速大的位置 现 象 压强小的位置 例: 两张纸片中间 结 论 4、分析论证 ①请几组同学叙述或上前展示实验记录。 ②共同分析归纳结论:(出示课件) 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反馈:重新认识“导入故事”。模拟实验辅助以课件展示。 三、科学技术社会(STS)——应用 1、DIY比拼 ①课件出示:飞机图片和视频、喷香水的雾化器图片。 ②DIY过程:学生分为两组,组一制做机翼模型,组二制做简易喷雾器。 ③展示成果:学生演示并请他们做出简单解释。 ④出示参考方案和飞机升力的原理。 2、思维拓展 站台上的安全线 出示图片 学生讨论 回答解释 设计模拟实验 实验验证(如图) 四、创新设计 学生自己设计利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知识物品。 五、探究延伸 1、“香蕉球”的成因 2、跑车尾翼的研究 Tags:4节,流体,压强,流速,关系
![]() |
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