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公益创新永远需要行动者“拥抱-乡村美育计划”志愿者闪耀艺术博览会

日期:2024-5-27 15:00 阅读:

 2024年5月25日下午,北京农业展览馆,第六届“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会面|现场论坛,主题为“乡村振兴语境下的艺术实践”论坛吸引了众多目光,一项落地9省10地乡村学校的美育浸润行动也随之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非常感谢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搭建的公益平台,在这个年度当代艺术盛会上,让许多喜爱艺术、从事艺术的群体能够看见‘拥抱-乡村美育计划’,继而关注这个在地艺术共创的公益项目。”据论坛主持方、北京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段昉介绍,今天到场的嘉宾都是“拥抱计划”的艺术家志愿者,包括“拥抱计划”的艺术总监——中央美院的卢征远教授,以及艺术家马楠、侯鑫、华成、陆璐、黄莎莉等人,他们将分享自己亲身参与乡村美育公益项目的收获,以及对艺术创作和美育实践的路径探索与思考。

2024年5月25日下午,第六届“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会面|现场论坛现场

“拥抱计划”项目总策划、北京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段昉在做分享

近年来,乡村教育发展、乡村儿童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2021年发布了国内首份《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结果显示乡村儿童的抑郁检出率和焦虑检出率均超过25%,乡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风险则更高。专家指出,当前新时代环境下,乡村儿童的核心需求已经发生转变,关爱乡村儿童的公益项目应该转变思路,从“保基础”到“促发展”,让乡村儿童的未来有更多可能。

“新时代文化艺术的重任和使命,已经与乡村振兴、乡村儿童发展紧密联系到了一起。”作为“拥抱计划”的志愿者和艺术总监,卢征远教授分享了他在参与乡村美育公益项目感受到的艺术家的价值。他说:“艺术不止于艺术品的市场价值,不光是物质和金钱上的交换,艺术带给大家的更多的是心灵和审美上的启迪。”

“拥抱计划”志愿者、项目艺术总监、中央美院教授卢征远在论坛上分享

正是对艺术家价值的共识,在2023年,有25位艺术家志愿者参与到“拥抱计划”。他们在地与乡村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共创,完成了可持续进行的艺术共创作品的创建。青年艺术家侯鑫分享的作品《拥抱?追光》是与陇南偏僻的藏区小学四年级学生共同完成的。那里的孩子绝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侯鑫带着孩子们在镜子上画画,把楼道布置成黑色的空间,让孩子们手中的镜子形成反光,照射出一个灿烂的星空。“我第一次给他们上美育课时,发现所有孩子的眼睛都在闪光。孩子们非常兴奋,而我则非常感动。我们的艺术市场需要一代一代的年轻人带来生机,而年轻人更多是在乡村,在我们中国广阔的大地上。我很荣幸参加了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的‘拥抱计划’,为乡村美育贡献一点力量。”

基金会秘书长段昉介绍,“在地性”是“拥抱计划”的核心因素,每一个项目都注重挖掘在地文化和遗产资源,注重在地共创性,从而实现公益项目的赋能作用。艺术家马楠自组团队,和几个艺术专业的好朋友一起前往云南石林,与当地彝族自治县长湖镇中心小学共创的戏剧《拥抱?阿诗玛》正是基于传承家乡文化的初衷,打开了当地儿童理解、热爱家乡传统文化的大门。“这个项目作为一个有益的文化教育产品,可以一直进行下去。孩子们自己创作台本、亲手制作道具,邀请家人一起演出,不仅可以成为学校艺术社团的经典剧目,更促进了传统与当代的对话,实现了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

“拥抱计划”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艺术在地共创志愿者马楠在做分享

青年艺术家华成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沙河乡中心小学共创的作品《拥抱?黄土地》也捕捉到了当地文化的精髓。“黄土、红土是瓜州标志性的特点。孩子们以家乡生活为主题,在黄土块上进行个人创作。我们再一起将这些作品烧制成砖、联结成路,铺在校园里,这是对家乡、对文化、对团结协作的深刻致敬。整个过程令人鼓舞,孩子们才是艺术家。”

福建省屏南县的前汾溪小学只有10名学生,老校长教书育人30年,像门前四季飘香的桂花树一样,是孩子们的保护伞。艺术家陆璐与师生共创的作品《拥抱?桂花树》,将校门前的阶梯渲染成飘洒着桂花的彩虹,已经成为村子里的地标。“孩子们每天迎着彩虹来到学校,心里一定是快乐的。他们身在异乡的父母从视频里看到这里的彩虹,也会充满希望。”

给乡村儿童,特别是乡村留守儿童带去美、光与希望,是“拥抱”计划所有艺术家志愿者努力达成的目标。艺术家黄莎莉结合浙江乐清的竹文化共创的作品《拥抱?竹林乐园》,就是鼓励当地乡村小学的孩子们培养竹子一样坚韧不拔的品质,意识到自身的潜力和价值。“和孩子们在一起,很快乐,很美好。我们是用心在创作。今年的‘拥抱’计划也将启动了,我将义无反顾地继续参加。”

“以拥抱-乡村美育计划为例,乡村振兴语境下的艺术实践”论坛活动现场

论坛现场的互动环节同样气氛热烈,各界朋友们积极参与反馈,探讨乡村美育的多种可能。“拥抱计划”的资助方之一、北京接力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高向梅表示,乡村学校的孩子和老师们很难接触到艺术家,“拥抱计划”支持艺术家去乡村进行深入的在地共创,并且创建资助方在地参与的连接机制,这样的资源链接很有价值。据了解,2024年,北京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与北京隋建国艺术基金会联合发起的“拥抱-乡村美育计划”将在河北、甘肃、贵州、浙江、四川、福建、宁夏、重庆等省市继续开展,将美育的种子播撒到更多的乡村校园。

北京当代·艺博会“拥抱乡村美育计划”公益展览现场与各界朋友互动

在北京当代·艺博会现场的特别艺术单元,“拥抱乡村美育计划”公益展览进行中

拥抱是人们之间连接彼此的最有温度的方式。“拥抱计划”欢迎各界朋友们的参与,特别倡导喜爱艺术、从事艺术的朋友们加入,在地发挥艺术创造的力量,让乡村儿童有机会成为自己生命的艺术家。

Tags:公益,创新,永远,需要,行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