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 《爱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 在意大利,《爱的教育》一直是孩子们的必读书。《爱的教育》原名《心》,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为九至十三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它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全书共100篇文章,由三个部分组成:主人公恩利科的日记,恩利科父母的教子篇以及老师讲的九则故事。这三部分都以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为中心,但内容各有侧重,体裁也有所不同。恩利科的日记部分,以第一人称讲述他的校内外生活,其中有老师、家长的故事,但更多的是孩子们自己的故事,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孩童世界。他们有缺点有毛病,如不守纪律、爱虚荣、有嫉妒心,有的还欺负弱小同学,但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极力颂扬的地方。 小说还记录了老师和家长对孩子们的教育和启示,特别是恩利科的父母,非常注意随时纠正孩子的缺点,培养孩子的美德,附在日记后面以第二人称写的文章就是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老师讲的九则故事,大致可以分为爱国故事和美德故事两类。它们以第三人称出现,主人公大都是少年英雄。爱国故事包括《少年爱国者》《少年侦探》《少年鼓手》三篇,其余几篇则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六个感人的美德故事,为孩子们树立了生活中的榜样。小说感情真挚动人,行文流畅优美,文笔朴素清新,有一种激荡人心的魅力。 《爱的教育》已经出版一个多世纪,被翻译成一百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 【阅读建议】 阅读这本书,你可能首先被书中曲折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切勿就此止步!你不妨深入到人物角色之中,潜心体味书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经验。 【精彩片段】 宽宏大量的品德 二十六日,星期三 今天上午发生的事情使我们认识到卡罗纳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了。 我去上学的途中,碰到二年级的女老师,她说准备到我家去一次,问我什么时候在家。这样,我耽误了些时间,晚到学校一会儿。到了学校,我们班的老师还没来。三四个同学正拿可怜巴巴的科罗西开心取笑。科罗西不是别人,正是那个长着红头发、一只胳膊因残废而垂在胸前、妈妈以卖菜为生的孩子。他们用尺子戳他,朝他脸上扔栗子壳儿,模仿他的残臂挂在脖颈上,把他比作畸零人、残废人和妖魔鬼怪。他一个人孤苦伶仃地坐在课桌的尽头,脸色苍白,极力忍受着他们的污言秽语。为了得到片刻的安宁,他用祈求的目光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又望望那个。但是他们变本加厉地嘲笑他,挑逗他。他气得面红耳赤,浑身直打哆嗦。突然间,那个厚颜无耻、爱搞恶作剧的弗朗蒂跳到课桌上,学着科罗西的母亲胳膊上挎着菜篮子的样子,逗得在场的所有同学捧腹大笑。科罗西的母亲一般是这个样子在校门口等儿子的,只因她最近生病没来接儿子。 这时候的科罗西已失去了理智,抄起一个墨水瓶狠狠朝弗朗蒂的脑袋上砸过去。弗朗蒂敏捷地闪到一旁,而墨水瓶正好打在刚进教室的老师的胸脯上。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跑回各自的座位,个个惊吓得默不作声。脸拉得老长的老师走到讲台前,气呼呼地大声问道: “是谁?”没人吱声。 老师再一次提高嗓门,吼叫道: “到底是谁?” “是我!”见没人答话,卡罗纳向可怜巴巴的科罗西瞥了一眼,猛然站起来,语气果断地说: “是我!” 老师上下打量他一番,又望了望呆若木鸡的其他同学,然后语气平和地说: “不是你。” 过了片刻,老师接着说: “肇事者今天将不会受到处分,快站起来说吧!”科罗西站起来,伤心地哭着说: “他们打我,欺辱我,我气疯了,拿起……” “坐下。”老师打着手势对科罗西说。老师接着以命令的口吻大声说: “那些肇事者赶快站起来!” 四个人耷拉着脑袋站起来。 老师用严肃而有力的声音说道: “你们肆无忌惮地欺负一个从不打扰你们的同学,嘲笑一个可怜巴巴的孩子,打了一个毫无自卫能力的弱者,你们的行为是最卑鄙无耻的,实在是玷污了‘人’这个美丽而又神圣的字眼!一群胆小鬼!” 老师一口气说完,走到课桌跟前,一只手抚摸着低着头的卡罗纳的下巴颏儿,顺手托起他的脑袋,深有感情地说: “你的心灵真美!” 卡罗纳趁机跟老师交头接耳,咕哝了几句,谁也听不清楚说的是什么。老师接着转过身来,用生硬的语气对几个肇事者说: “这次我宽恕了你们!” 【点评】这是主人公恩利科的一篇日记。他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则发生在教室里的故事,借老师之口批评了欺凌弱小者的不光彩行为,赞美了卡罗纳的勇敢、善良、宽厚。文中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都很生动,对话切合人物的心理和性格,要注意体味。 马路文明 二十五日,星期六 今天下午,你从老师家回来时,我从窗口一直看着你:你撞了一位妇人。你在马路上行走时要千万留神!大街上走路也要守规矩,尽义务。 如果你在家里能自我克制、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什么就不能在大街上所有人的大家庭中做同样的事情呢?恩利科,你要牢记这些应尽的义务!你在街上每次遇到年迈的老人、穷人、抱小孩的妇人、拄着拐杖的瘸子、背着重物压弯腰的人、出殡带孝的一家人,都要恭恭敬敬地给他们让路,对老年、贫穷、母爱、疾病、劳动和死亡,我们必须学会肃然起敬。当你看见马车将要撞上一个人时,如果他是个小孩,你就要飞跑过去拉他一把,救他一命;如果他是大人,你就要向他大喝一声,叫他赶快躲开。看见小孩哭了,你要问他是怎么回事,老人的手杖掉在地上,你要马上帮他捡起来,要是两个小孩打架,你要给他们拉开,要是两个大人打架,你要马上躲开,不要去看那残忍、暴力的场面,看多了,不仅会使你伤心害体,还会使你的心灵变得残酷无情;如果有人五花大绑地被警察押解着走在大街上,你别挤进人群中去看热闹,因为他可能是无辜的受害者;当你碰到医院的担架,千万别跟伙伴高谈阔论,评头论足,更不能哧哧地笑,因为担架上也许躺着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也许是送葬的队伍,说不定明天也从你家走出一支出殡的队伍。 对那些排队过街的福利院里的人盲人,聋哑人,患佝偻病的人,孤儿以及被社会遗弃的孩子,你都要表示敬意,要知道,他们是很不幸的,理应得到人们的同情;看见丑陋的和可笑的身体变形的残疾者,你要装作没有看见他们似的;你走路时遇到燃烧的火柴,要把它们踩灭,否则可能会使人付出生命的代价;游客向人问路时,你要热情地告诉人家;不要面对面地望着别人发笑,不要无缘无故地奔跑;不要高声喧哗,大喊大叫。 你要注意自己在马路上的行为。一个民族的教育程度可首先从他们在街上的举止看得出来。你在街上看到的粗暴无礼、缺少教养的行为,也可以在家里看到相同的表现。 你要注意研究自己所生活的城市,特别注意观察她的每一条街道。有一天你客居异国他乡,要是你还记得你的城市,能一幕幕地重新回忆一下你的城市你那可爱的小小故乡的一切,那时你将多么快乐啊! 故乡是你多年生活的地方。你曾在那里呱呱落地,跟妈妈哑哑学语,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感受过初次的激动,结识了最初的朋友,启迪了你的智慧之窗。故乡就是你的母亲,她教过你,呵护过你,好好研究你的故乡吧,认认真真地研究她的每条街道和她的居民吧。你要爱故乡,当她蒙受耻辱时,你要奋起保卫她。 你的父亲 【点评】恩利科的父亲善于从生活小事入手,教育恩利科怎样做一个有爱心有教养的人,尤其强调同情心的重要,认为那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短文以第二人称写来,语重心长,包含着对人民的热爱,对故乡的眷念和对孩子的殷切期望,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深刻的教育意义。 意大利 十四日,星期二 在庆祝国庆节的日子里,你应该这样向祖国致意: 意大利,我神圣的祖国,可爱的国土!我的父母出生在这里,也将安葬在这里;我也愿在这里生活,愿在这里死亡;我的子孙也将在这块土地上成长和死亡。美丽的意大利,多少世纪以来,你就这样伟大,这样光荣!这几年,你又获得了统一和自由。你那神圣智慧的洪亮声音传遍了世界。为了你,多少英雄战死疆场,无数勇士走上了断头台。你是三百座城市和三千万儿女尊敬的母亲。我一个小孩子目前还不能完全明白你,了解你,让我以全部的心灵尊重你,热爱你。我以能在你这块土地上出生,做你的儿子而感到自豪。我爱你美丽的大海,爱你高耸入云的阿尔卑斯山,爱你庄重肃穆的纪念碑,爱你不朽的历史,爱你的光荣和美丽。我爱你,爱你整个的国土,如同眷恋我的那一块土地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阳光,第一次听到你名字的地方。你的每一个地方,比如勇敢的都灵,引以自豪的热那亚,充满智慧的波伦亚,迷人的威尼斯,强大的米兰,我都赋予惟一的情爱,表示同样的感激。我还以一个儿子同样肃然起敬的情怀,爱你温柔多情的佛罗伦萨,威震四方的巴勒莫,辽阔而美丽的那不勒斯,神奇而永恒的罗马。我爱你神圣的祖国!我向你发誓:我将像爱我的亲兄弟那样爱你的每个儿子,对于你曾孕育的伟大人物,不管是死去的,还是活着的,我都刻骨铭心,永远崇敬。我将做一个勤劳和诚实的公民,不断使自己变得高尚起来。为了使贫穷、愚昧、不义和罪恶终有一天从你的土地上消失,为了使你有权、有能力享受体面而无拘无束的平静生活,我将成为一个无愧于你的人,愿把一切献给你。我起誓:我将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力量,心甘情愿地为你效劳,勇敢地捍卫你,即使忍辱负重也在所不惜。假如有一天需要我为你抛头颅、洒热血,我将毫不犹豫地献出生命,为你捐躯。我将仰望苍天呼唤你神圣的名字,最后一次吻你神圣的旗帜,然后安心瞑目。 你的父亲 (王干卿译) 【点评】这是恩利科的父亲写给祖国的颂歌,以此对恩利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短文以抒情的笔调、优美的语句,歌颂了祖国的山川风物,抒发了对祖国的一片挚爱之情,表达了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而献身的决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探究思考】 ?书中哪个故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试着像恩利科那样,观察你周围的同学,看看他们有哪些优秀品质,把他们的故事写在日记本上。 Tags:名著,导读,爱的教育,课文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