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课时
27 卖木雕的少年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1、巩固文中的四字词语,并学会恰当的运用。2、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并以感情朗读来体现。3、让学生感悟卖木雕的少年队中国人民的友好及对中非人民的友谊。 2新设计 3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词语积累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运用不恰当。对世界历史及中国历史了解较少,理解中非人民的友谊有困难。 4重点难点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评论(0) 教学目标 评论(0) 学时重点 评论(0)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 5.2 第二学时 评论(0) 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并以感情朗读来体现。2、结合课文背景,让学生感悟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 评论(0) 学时重点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是教学重点。 评论(0) 学时难点理解中非人民的友谊是教学难点。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出示图片出示木雕图片,导入新课。 活动2【导入】检查预习出示四字词语:1、指名读,其他学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2、选择一个喜欢的词语说话。3、找基础较弱的学生朗读。 活动3【讲授】抓关键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1、指名回答。2、简介概括方法,“记叙文六要素,抓关键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借机板书:选木雕,卖木雕,送木雕。3、指名看板书概括主要内容。4、文中哪里写“卖木雕”,哪里是写“送木雕”的? 活动4【活动】精读“卖木雕” 1、出示:自读课文5-9自然段(1)画出描写人物语言的语句;(2)想象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2、指名回答,你画下了哪些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3、出示:“买一个吧!” “夫人,您买一个吧!”4、出示:“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怎样的语气读,提示语是哪个词?为何语无伦次?再语无伦次的读。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5、总结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学习卖木雕这一部分时,先画出人物的语言,再关注提示语想人物内心,最后,感情朗读读出人物语气。 提示语,猜测,语气要轻一点。 活动5【活动】小组合作学习“送木雕”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10-15自然段:(1)画出人物的语言。 (2)关注提示语揣摩人物内心。 (3)感情朗读。 2.学生合作学习后,指名分角色朗读,读出人物语气 。 (1)为什么中国人是非洲人的朋友 (板书:我们是朋友?) (2)为什么送给我,还不要钱 出示:补充资料(师读) 我们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有着深厚的情谊,20世纪60年代,中国为非洲援建了坦赞铁路。全长1860公里,全线工程浩大,技术复杂,施工条件异常困难。穿越坦、赞部分高山、峡谷、湍急的河流、茂密的原始森林,高峰时期在现场施工的中国员工队伍多达16万人,在施工过程中,中方有64人为之献出了宝贵生命。 (3)你明白少年为什么非要送我一个一模一样的象墩了吗? (4)如果你是文中的作者,你想对少年说什么?你想对这个非洲少年说什么? 活动6【活动】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27 卖木雕的少年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27 卖木雕的少年 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Tags:木雕,少年,教学设计,教案
![]() |
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