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解读

日期:2012-3-14 16:48 阅读: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已经启动实施一年了,目前进展到什么程度,取得了怎样的经验,还存在着哪些不足,这不仅是各地、各学校所关注的问题,也是进一步推进计划实施要弄清的问题。为此,在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办公室的指导下,《e教育》从本期开始,特别推出“关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系列报道”,敬请关注。——编者

  一、实施“计划”意义重大

  首先,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有利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信息化社会,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许多重大挑战。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全面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水平”。我国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将从中小学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普及网络应用知识、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三个层面全面推进。推进教育信息化,教师是关键,加强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高广大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国家不断加大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条件的改善。另外,当前,素质教育正在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这对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资源、教育的实施者和教育变革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如何促进广大中小学教师在信息化的环境下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专业发展,这是新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任务之一。

  去年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会议上明确指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核心是应用,不仅要高质量地建设好,而且要高效益地应用好,真正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益上见到实效。她还强调,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不仅要进行设备使用的培训,更重要的是要教会教师如何应用三种模式去上课。省、市(地)、县、学校都要制订详细的教师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有步骤地对所有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内容的重心要逐步转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上来,对学科教师的培训不仅要重视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还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武装教师的头脑。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将有力地促进广大教师尽快适应信息技术环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这是推进教育信息化,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紧迫任务和要求。

  教育部十分重视加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1999-2003年,教育部实施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全国大多数中小学教师通过多种途径,不同程度地接受了一轮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大部分教师初步掌握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基本扫除了“计算机盲”。近些年,教育部还相继与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合作,推进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和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培训,取得显著成效,促进了广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但是,从总体情况看,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虽然不同程度地接受了一些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但普遍缺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缺乏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新型教学环境的能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总体水平还不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依然比较陈旧落后,不能适应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效益的发挥,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对于新时期教育发展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推进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也是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导向。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是一种要求经过严格训练才能获得并需维持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公共职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证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工作的专业水平是造就高质量国民教育的根本保证和必由之路。近年来,世界各国非常重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美国甚至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根本措施”(2002年美国《教育技术白皮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了一个国家教育质量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今,一名教师仅具有教育理论素养和学科教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应用能力,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贯彻到教育教学过程之中,融入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去。教师学会教学设计,有效地通过视听技术、卫星传播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手段开展教学,由此带来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必将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逐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第三,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有利于规范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培训质量。近些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普遍加强了对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或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毋庸讳言,目前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领域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是:一些地区培训管理体制不顺,多头管理,重复培训,乱办班、乱收费问题比较突出;缺乏符合教师实际需要的培训内容,一些培训班的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与教师教学实际脱节现象比较突出,无法通过培训使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去优化教学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大教师参加教育技术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已经成为当前教师培训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建立一套规范性、权威性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培训、考试认证体系,将有效地规范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管理,提高教育技术培训质量。

  二、依据《标准》扎实推进

  为贯彻落实《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中提出的实施以“新理念、新技术、新课程”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要求,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技术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三部分。每部分内容都涉及意识与态度(主要包括重要性的认识、应用意识、评价与反思、终身学习等内容),知识与技能(主要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内容),应用与创新(主要包括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支持与管理、科研与发展、合作与交流等内容),社会责任(主要包括公平利用、有效应用、健康使用、规范行为)等四个能力维度。《标准》把引导中小学教师具备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探索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的途径及方法,并使中小学教师明确在应用教育技术过程中的社会责任作为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是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准》的颁布,对于建立科学规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考试认证体系,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正式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计划”以教学应用为导向,旨在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显著提升广大中小学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改进教师教学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益,进而为推进教育信息化,为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奠定坚实基础。这项计划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学用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组织实施。2005年7月计划率先在辽宁、江苏、河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和宁夏等九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实施。从2006年7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其总体目标:依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试行)》,从2005年始,用几年时间,利用多种途径和手段,使全国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完成不低于50学时的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显著提高。

  目前《中小学教师教学人员(初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已面世,通过招投标形式组织编写的两套教材也已出版。最近,教育技术中级培训大纲和考试大纲也将陆续印发,中级培训教材正在编写之中。同时,已经组织了若干期省级骨干培训者的国家级培训。教育技术网络课程和实验工作已经进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陆续全面展开。预计今年10月将组织首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

  三、统筹协调精心组织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改革创新的思路来指导这项新工作。要注意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将“计划”纳入本地区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及开展新一轮教师培训的整体规划,共同推进计划的实施工作。

  第二,加强管理,理顺关系,规范教育技术培训。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加强与省内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理顺教师培训管理体制,统筹考虑本地相关培训项目,确保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

  第三,规范教育技术培训教材、课程的开发和使用。要用好教育部组织专家审定和推荐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材,切实保证优质培训教材和资源的广泛应用。杜绝培训教材及相关资源的乱编、滥用。

  第四,处理好已有培训项目与本计划培训的关系。要把握好五点原则:一是全员培训,二是连续培训,三是教考分离,四是统一规范,五是个案处理,减少重复培训。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是一项有利于促进教育信息化、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实施、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将惠及广大中小学生的大事、好事,让我们齐心协力,扎实工作,把“计划”实施工作落实到位,使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有明显提高,不断提升教师为实施素质教育和为基础教育信息化服务的水平。(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宋永刚)综述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在走到哪儿了?

  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下,从2005年开始,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陆续开展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教育部师范司制定了《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要求按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要求,所有中小学教师在三年内均应接受不低于50学时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以整体性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做好前期准备,为培训的开展创造条件

  2004年12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培训、考试的开展提供了基本依据。依据该标准,2005年组织编写了《教学人员教育技术培训大纲(初级)》。在标准、大纲具备的基础上又引入了竞争机制编写教材。经过专家严格评审,最终确定中央电化教育馆、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报送的教材编写方案和华东师范大学报送的教材编写方案中标。国家制定标准、大纲,统一编写培训教材保证了项目开展的规范性和权威性。

  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大纲(初级)》为依据,在多方征求意见和试验的基础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大纲和考试办法已研制完成并通过专家鉴定。这将使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有据可依,并为全国统一考试创造条件。

  建立项目管理部门,开展培训工作

  为保证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从中央到地方都成立了由教育行政领导牵头,教育技术和考试部门及相关机构参加的项目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领导实施该项工作。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办公室设在中央电教馆,负责计划的具体组织协调。教育部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全国教师网络联盟等组织积极参与了相关工作。

  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项目办公室的共同努力下,2005年下半年至2006年年初,首批项目实施地区(辽宁、河南、宁夏、江苏、四川、重庆、云南、广西、海南)的329名骨干培训者和近百名省级组织者的国家级培训任务顺利完成。首批项目实施地区的普通教师培训工作正在逐步开展。 2006年下半年,其他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骨干教师的培训即将全面开始。

  注重实效,采用多种培训方法

  为使培训不走过场,取得实效,培训在教材设计、培训形式、教学方法上力求创新。两套教材均采用模块式设计,以模块和活动为基本框架,将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学习融会在实践活动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将教学内容与教学实际联系起来,使学习的知识,形成的能力可以迅速转化为课堂教学的行为。通过主题活动和典型案例展示,让教师理解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交流、演示与评价的方法和策略,培养他们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

  在骨干教师培训采用集中面授模式学习的基础上,鼓励探索多种培训模式。项目办正在积极组织力量研究、开发,力争近期为全国教师提供基于因特网的远程学习平台及与之配套的网络课程和学习资源,提供在线学习支持服务和IP资源服务,以满足各地以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技术培训的需要。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加强培训质量监测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要求教师必须接受培训,培训结束后参加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以保证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严肃性和规范化。根据专家建议,本次培训在进行终结性考试以评测中小学教师学习质量的同时,采用项目办公室组织开发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质量监测与过程性评价系统”,以便在过程中准确把握各地培训的进度,掌握参训者的基本信息和培训者的教学、组织水平,进一步促进各地提高培训的质量。过程性考核合格是学员参加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的前提条件。

  水平考试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及各地考办负责实施,试卷分成教学规划、资源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四部分。在首批实施地区国家级骨干培训班试测中,学员对考试的风格和内容表示肯定。(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办公室)链接 注重教学实际应用教e通纳入培训教材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重点是要提升教师在教育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设计能力,期望通过组织开展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此次培训较之以往培训更加看重教师的实际应用能力,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改变以往培训理论说教多,培训结束之后教师还是不能独立应用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是个系统工程,在培训教材中纳入帮助教师实际应用的教学软件,培训结束之后,这些教学设计支持工具还可以继续帮助教师的日常教学应用,对巩固培训成果,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会有很大帮助。这些“教学设计支持”工具在操作方面要简易化、傻瓜化,最大程度降低教师的应用门槛,同时可以指导教师的教学设计,帮助教师完成课堂各种来源(资源库、互联网)的教学资源整合。

  据了解,同方思科公司研发的教学设计与资源整合应用工具——教e通软件在支持教师教学设计、方便教师资源应用方面具有较好表现。其作为教学设计支持工具同时入选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的两套指定教材。

  该软件在设计方面突出教学设计理念,力图解决资源应用与教学脱节的难题。软件针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工作,提供策略支持、模板支持和向导支持。另一方面,软件可以整合各种来源资源,实现拖拽式应用。据应用的教师反映,资源提取时像使用黑板、粉笔一样轻松自如。

  由于在教学设计和资源整合上的良好表现,该软件通过了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组织的专家认定。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谈到教e通时说:“对于把资源的管理与教学技术的结合以及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目前来说,北京清华同方思科系统有限公司的‘教e通’是一个不错的工具。”他表示,各个学校购买的资源库难于实现整合,一直是困扰教师资源使用的难题,“教e通”在资源整合上对老师很有帮助,而其提供的教学模板设计,也将更便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好辅助作用。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西六九年制学校的李老师如今已习惯于应用远教项目提供的各种设备、资源进行备课,他打开软件提供的教学设计模板,随手将网页上的FLASH插入到自己的课件当中,尽情享受资源应用的便捷。西六九年制学校这次配备了远教项目模式二设备和软件资源,利用这些软件,教师可以方便地进行日常的教学设计工作。

  李老师应用的教学设计软件是同方思科的教e通。教师可以使用软件自带的既实用又美观的教学设计模板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还可以利用软件将不同来源的互联网资源、远教项目卫星资源整合起来,教师选中的多媒体素材可以方便地拖拽到教学设计文档之中。

  和李老师一样,辽宁省目前还有5000余所学校的教师正在应用教e通进行日常的教学设计工作。这些教e通软件是通过辽宁省组织的国家远教项目集中采购而分配到各个项目学校去的。

  辽宁省在此次项目的实施中将应用效益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农村教师接触信息技术设备和教学软件较少,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相对较弱,如何利用远教设备和资源,使远程教育资源和学校日常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整合,是他们重点考虑的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选择软件时,他们更加关注软件的实用性和易用性。同方思科的教e通软件正是因为在这些方面的良好表现才获得了认可。(辽宁省彰武县西六九年制学校 安宏伟)
 

Tags: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