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五项”管理助“双减”,全面发展创“和美”

日期:2022-11-28 17:13 阅读: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的通知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扎实推进“双减”工作,特制定城东小学“五项”管理工作制度。

让作业“精”起来
坚决扭转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健全作业布置机制,在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间的基础上,实施作业精选制。
一、禁:合理布置作业
教师不得布置重复性、机械性和惩罚性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随堂作业要做到“随堂完成”,不得布置超量、难度系数过大的随堂作业。
学校明确下列为禁止性作业:学生已经会做的,形式单一、机械重复、大量抄写的;超越课程标准规定和学生学力要求的;耗时长,过程繁杂的;与课堂教学内容脱节的;突击性的,惩罚性的;未经审核的作业;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单方面作业的。
二、减:严控书面作业总量
做到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到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60分钟。实行强制结束作业制度,明确一、二年级学生强制结束作业时间为20:30;三至六年级学生强制结束作业时间为21:00,确保小学生每天不少于10小时的睡眠。
三、编:创新作业类型方式
组织骨干教师参与编制各学科精选作业,引导教师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纵向上,根据学习程度由低到高分为巩固型、发展型、创新型作业;横向上,根据兴趣特长不同提供自助餐式作业项目。
四、改: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积极利用集体备课,对精选作业进行二次修改。每个单元的主讲老师再次梳理本单元的重、难点,通过同学科教师的积极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编辑老师再对精选作业进行修改,优化作业设计,保证作业设计的质量。
五、用:细化作业完成指导
利用课后托管时间组织学生完成学校的精选编制作业,努力做到作业不出校门。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作业,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教师走下讲台,走近学生,发现一些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评,个性问题进行分层次辅导。实现教师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
六、奖:创新作业评价方式
时间是最好的礼物,学生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内提前完成了作业的,教师可奖励学生“时间”,学生可自主支配奖励“时间”,如阅读自己喜欢的书;也可到学校操场从事自己喜欢的运动……

让睡眠“足”起来
为增强学生抵抗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制定我校睡眠管理制度。
一、科学睡眠指导
通过班会课、心理健康课、家长学校、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加强睡眠管理政策要求,交流学校、班级、家庭优秀经验和做法,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引导家长认识孩子充足睡眠的重要性,督促家长不过度参加课外培训,不额外增加学习负担,积极营造安静、温馨的良好睡眠环境,保障孩子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实现家校合力育人。
二、保障学生睡眠时间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通过访谈学生、访谈家长等形式了解学生睡眠时间,引导家长确保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三、规范学校作息时间 
严格贯彻落实学校作息时间表,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极少数因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值周教师应提前开门,做好看护服务工作。合理安排课间和中午休息,指导学生有序、适当活动,充分休息。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保证40分钟左右的午休时间。
四、严格控制作业总量
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统筹各学科日常作业,确保作业总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教师不通过QQ、微信群等形式布置作业,避免学生因作业时间过长而挤占正常睡眠时间。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学校设立监督举报电话,畅通家长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及时查处因布置作业多影响睡眠等突出问题,保障学生在21:20前能上床睡觉。

将手机“禁”起来
为保护学生视力,防止学生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情趣,特制定我校手机管理制度。
一、加强教育,注重引导
通过国旗下讲话、班会课、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遵守学校制定的《遂川县城东小学学生手机进校管理制度》,提高学生信息化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细化措施,精准管理
原则上学生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对确需将手机带入学校的特殊学生,须经家长向学校德育工作处提出书面申请,进校后将手机交学校德育工作处统一保管,严禁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
学校将门卫室和各办公室座机向学生开放、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解决学生与家长的通话需求。
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教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三、家校联系,协同育人

各班主任需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通过家长群、致家长一封信、家长会等形式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告知家长尽量不要为孩子购买智能手机,尽量不让孩子把智能手机带进校园。引导家长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同时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培养孩子健康的兴趣爱好,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四、加强疏导,防患未然

学校心理咨询室负责教师应积极创新,开展心理辅导活动,以学生更能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思想,预防和疏解学生们在手机使用上的心理问题。对于出现有沉迷手机倾向的学生,心理咨询室需以“个案诊断”的方式,采用入情入理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意识到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增强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让读物“广”起来

为丰富学生阅读内容,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特制定我校读物管理制度。

一、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坚持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的推荐原则,执行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课外读物标准,加强对学生携带进入校园读物的管理,发现问题读物及时处置。

二、设立班级读书角,优化阅读环境。表彰阅读活动表现突出的师生,推动书香校园建设。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充分利用《品读庐陵》《红色文化》《古色文化》《绿色文化》等地方教材,开展阅读晋级活动、读书节等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创建展示读书成果的舞台,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四、严禁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在校园内销售课外读物。

五、严禁教师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六、倡导亲子阅读,鼓励学生阅读各年级经典书目,发挥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积极作用,营造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督促学生早日达到相应年级阅读总量要求。

七、捐赠的课外读物要明确来源,审核把关,明确价值取向和适宜性把关要求。


让体质“强”起来

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为行动指南,以培养学生健康体魄和合格的接班人为目标,特制定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制度。

一、加强体育健康教育

利用校刊、黑板报、班会、体育课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开齐开足体育课程

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开齐开足体育课,严禁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学校各年级每天开设一节体育与健康课,实现每周5课时。

三、保证体育活动时间

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 1 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开展形式多样、全员参与的远足、运动会、劳动节、登山节等活动,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切实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规范体育课教学,体育教师要认真上好每节体育课,杜绝“放羊式”体育课出现。坚持开展好大课间和眼保健操活动,上好“两课两操”,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开展社团活动,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 1—2 项运动技能。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参加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的训练。组织开展“全员运动会”、“全员体育竞赛”等活动,构建“校内竞赛—校级联赛—选拔性竞赛”体育竞赛体系。

五、综合防控学生近视

每位上课教师在课堂上及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达到“一尺、一拳、一寸”要求,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使其在家时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家长陪伴孩子时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保障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

六、做好学生体质监测

认真做好每年一次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如实记录测试结果,并将测试成绩及时录入系统,保证上报率100%;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制定相应的体质健康提升计划;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制定锻炼计划,建立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

Tags:五项,管理,双减,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