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株幸福的芦苇 省课程专家、首批指导教师 陈桂珍 2011年8月28日,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期待已久的山东省第一批小学教师远程研修拉开了帷幕,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无论卓越、还是平凡,都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公平的研修平台.数万小学教师于同一时刻在网上汇聚,茫茫网络,众生芸芸,是做一粒沙子,在滚滚洪流中迷失自己,还是做一株有思想的芦苇,幸福的坚守自己的方向?于是,在那个夜深人静,月落星沉的秋夜,我郑重地承诺自己:让飞逝的时光见证我的努力,让键盘的轻响记载我的足迹,不负专家的付出,不辱教育使命,做最好的自己. 最初的激情过后,便是默默的沉潜,清空自己的杯子,怀着一颗童稚的心,如刚刚入学的幼童,虚心学习,用心接纳,细细采撷.尽管学校组织了认真的培训,但没有经过实践的历练,心中依然茫然.再一次,静下心来,认真学习,观看专家引领视频,聆听专家高瞻远瞩的声音;捕捉来自专家的最新理念,慢慢地找准飞翔的方向.于是,郑重地在笔记本上抄录下研修理念: 树立课程意识,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 强化效率意识,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围绕目标教学,让语文教学更为有效;倡导生本意识,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帕斯卡说,人是一株有思想的苇草.我想,即使我卑微到仅仅是一朵苇花,只要朝着既定的方向,也能够飞向幸福的远方. 心中有了指引,努力便有了方向.每一个专题学习开始之前,我都会对照自己的日常工作,梳理出教学中的困惑,带着问题观看专题视频,寻求解决的办法.对专题中提供的文字材料,更是反复琢磨,在对一份份教案的对比中,我会细心地找出修改的地方,并思考,为什么这样修改?专家对课堂实录的点评,更是如拨云见日,让模糊的认识变得更加明朗.在学习中,欣喜地感到自己和执教老师一样,实现了从理念到实践的美丽"转身",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和成长.常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常常忘记了吃饭,顾不得休息,忽略了家人和孩子.在老师们的工作室里流连,虚心拜读每一位指导老师的点评,用心琢磨专家的悉心点拨,付出的辛劳和收获的喜悦在心中充盈.思绪的翻飞,难以抑制的激动,使我不吐不快,双手在键盘上轻盈舞蹈,一篇篇凝聚了思索与真情的作业就这样水到渠成.天道酬勤,我的作业、随笔相继被专家推荐,入选省课程简报,内心的喜悦和感激无语言表.原本,只为了一份责任,一份热爱,默默前行;原以为,网海茫茫,专家离自己非常遥远,却不知,通过网络,他们时刻在感受我们的脉搏,触摸我们的思想,引领我们一直向前. 就这样走过了研修的一天又一天,身体虽然疲惫,思想更加成熟,灵魂更加丰盈."人能弘道,道亦弘人",当我通过研修,对语文的本质进一步认识的时候,当我经历着"阅读教学跟‘内容分析’说再见"、"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的嬗变的时候,我自己也收获了人生的幸福和圆满.随着二、三批远程研修的启动,我荣幸地入选省课程专家团队,得以面对面和专家们沟通、交流,聆听教诲;参加第三批研修的老师们即将踏上征程,亲爱的老师们,请您相信,这是一个务实与激情共存的平台,怀揣梦想,收获希望,即使是废墟上的一株小草,只要开花,便会有人闻得到你的芬芳. 感谢研修,让我邂逅美丽,邂逅激情; 感谢研修,让我平凡的生命,因这份事业而有了生机与意义. 感谢研修,让我享有了专业成长的幸福,并得以在我的学生身上让幸福代代传递! Tags:一株,幸福,芦苇 ![]()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