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次远程研修的魅力 莱州市朱由学校 王专玲 随着远程研修的深入进行,本次远程研修给人的注重实效性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我喜欢这种不注重数量,注重质量的研修,研修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本次研修,注重过程的完整,注重各个步骤的到位,要求学员不跳学,有的学员心急想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对不起,你不能这样做,你必须一个一个步骤地去学,这样才可以,而且,本次研修把打磨课的过程完整地真实地呈现在研修教师面前,使教师感到很直观,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师们感觉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而且普遍认为像杨昱婷老师那样优秀的、有极高文学素养的老师都需要反复磨课,对于我们这些普通教师来说,难道不需要更多的打磨吗?这样就增强了教师磨课的重要性, 另外,各个专题布置的作业很有针对性,你想随便应付是不可能的,这样你根本就完不成作业,你必须反复研究教材,反复观看视频,琢磨着怎样才能完成高质量的作业,也就是说,本次远程研修让研修教师的头脑真正动起来,真正地处于一种琢磨的状态,我为了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对杨昱婷老师的上课视频反复地看了三五遍. 在几年前的《新教育风暴》中,著名特级教师王能智说过,一个好的教师,不是他讲的有多好,而是如何能使孩子进入一个琢磨的状态,孩子在琢磨,他就会不错,当时我就觉得他说的特有道理,联系本次远程研修,我的感触更深. 可以说,周金春老师和杨昱婷老师的课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让学生观察,让学生发现,让学生评价,一切以生为本,以学论教,重在实效,给了学生展示的舞台,也让学生随时处于琢磨的状态,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教师给予了适时的小结与点拨,引领学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样的课是货真价实的好课,是值得学习的课,从这些课的一遍遍的打磨中,我看到了教师真实的成长的过程,可以说,专家在琢磨,老师在琢磨,学生在琢磨.正是在这种琢磨的状态中,才有了这样的精品.我从这一节节课中感受到了琢磨的力量,琢磨的美丽.想一想,我们是否给了学生琢磨的空间,给了学生琢磨的机会呢? 我在反思,也在实践.知识只有成为能力才会更有力量,我把琢磨到的东西运用在课堂中,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其中,我发现学生的眼睛亮晶晶的,他们的思路更加活跃了,以前我总是怕他们话说不到点上,怕浪费时间,总是用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但是实践证明,这些担心纯属多余,学生可能开始用时多一些,但在一次次的琢磨中,他们的能力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他们的视野、知识和想象力已经奔驰起来了,给学生一个机会,他会还你一个惊喜,我在学生的成长中感受到了快乐. 近几天的学习使我收获了很多,我的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我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我又想起这样一句话:不要怕孩子不知,如果用大量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就会丧失求知的好奇心,,而学生对知识的强烈的渴求,比什么都重要,难道我们不该尽力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吗? 有时我们觉得教师的讲解可以节省学生摸索的时间,认为我领着你,你跟着我,你就应该会了,可是学生还没懂,还没会,这时候我们教师可能会很失望,甚至很伤心,"我教的这么辛苦,你们却不领情,真是浪费我的心血!"这时我们是否应该反躬自省,难道仅仅是学生的问题吗,我们教师是否也应该更新一下自己的教学理念呢? 实际上,你省略了学生探究的时间,就相当于抽走了阶梯,你自己通过摸索上去了,学生却因你抽走了阶梯上不去了. 感谢研修,使我不断提高,不断成长! Tags: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次,远程 ![]()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