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学习心得 青岛十六中 刘娟 聆听了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张斌博士《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讲座,受益匪浅.特别是在谈到课程标准的教学价值之一在于"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课程标注要求教师具有课程意识,而课程意识首先是学生意识"时,引发共鸣,感受颇深.如何"关注学生的学"?结合学校的实际工作,谈几点心得: 1、关注课程,提高质量,首先要创造适合我校学生的教育,积极探索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成长,通过习惯强化月、成立学习合作小组,使用高效学习计划本,实施导师制等措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了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为了关注个性差异,让学生体验成功的自信和快乐,我校在分层次教学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高一、高二年级数学、英语学科进行分层次走班教学,把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分成不同水平,与学生的基础相匹配,教学方式与学生的能力相适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在保持行政班级不变的基础上实行探究班和基础班分层次走班教学.选课走班实行动态化管理,一段时间学习后适时进行调整,让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为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3、紧紧围绕我校"激励成功,快乐成长"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学科教学规律,实施各学科课堂教学流程和模式,构建具有生命力的"激励教育课堂".引领教师秉承个性化、多元化、适性化的教学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潜质,将"传承知识、培育能力、涵养品性、助长生命"的理念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积极参与、大胆质疑的机会,宽容失败,善待错误,构建教有魅力、学有兴趣的"激励教育课堂",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Tags:关注,教师,生的 ![]()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