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研 ◆ 磨 ◆ 悟

日期:2015-3-16 11:02 阅读:
    研 ◆ 磨 ◆ 悟
    --磨课总结与反思
    莱州市城港路街道中心小学    侯美玲
    因为研修,每天都在忙碌中感觉着幸福;因为研修,体味到了累并快乐的感觉.很想这样的研修伴随今后教学生涯的每一天,但是磨课的开始,也预示着研修接近了尾声.心中不觉怅然若失,因此也更加珍惜磨课操作中的每一环节.请看镜头在这里聚焦:
    镜头一:研--我们心中只有你
    乍寒还暖的十一月,我们数学一组的老师齐聚会议室,制定磨课计划,从授课教师的确定,到课例的选择、目标的确定、流程的安排、成员的分工,可以说是细致入微、面面俱到.
    不知不觉间,窗外已是华灯初上,手机响了起来,老公的埋怨声传来 :"今天是什么日子,忘了吧?""什么日子?没什么特殊呀!"
    "赶快到金煌酒店来!"
    "难道是谁的生日?"猛然间想起,原来今天是老公的生日呀!
    " 哦,对不起了,老公,朋友为你筹备的生日宴会我不能去参加了,因为我们的研修计划还不够完善,还没有提交,你的生日改天我一定给你补上……""你的心里只有研修!"老公生气地挂断了电话.
    是的,此时,我的心里只有你--研修!
    岂止是我一人这样投入呀,我们研修组的十二人中,有的家中有嗷嗷待哺的孩子;有的医院中有等待照料的亲人;还有挂着吊瓶,轻伤不下火线的病号……是的,此时,我们心里只有你--研修!
    镜头二:磨--读你千遍不厌倦
    观课评课是磨课中重要的环节, 11月23日23时,石丽丽老师把她自己独立设计的教案发到了磨课平台上.感谢石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节精彩的课例-《分数的初步认识》,让我们有了研讨与提升的基础.老师们在深挖教材、集体研讨的基础上进行了教案的修改.37条修改意见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敬佩于石老师的敬业精神,感叹于石老师虚怀若谷的心胸,这37条大大小小的修改意见,她都逐一分析,去粗取精,然后进行了第二次教案修改.
    11月25日,石老师进行了课堂实录前的练兵.我们研修组全体成员参与了观课活动.虽说是非正式的演练,但是授课者投入,听课者专注.
    课后,栾主任紧接着组织了评课.老师们由静坐沙发到起身在黑板上描描画画,最后到激情澎湃地围在石老师周围争相发言,老师们都毫无保留地交流着自己的见解.浓厚的磨课氛围感染着每一位参与的小组成员,更感动着前来取经的语文组、英语组成员.这样的磨课,提升的不仅仅是授课者的水平,也同时提升着每一位小组成员的素质.
    12月1日,历经两次练兵、两次评课、多次修改、集全组成员智慧于一身的课一遍录制成功!群体的智慧加上石老师的悟性使这堂课演绎的那样完美、流畅,自然.纵观整堂课,可谓朴实无华、不事雕琢,尤其在"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体验理解起始概念"方面,很有看点.课堂是原生态的课堂,也是朴实、高效的课堂,我们所要的就是这种真真切切的课堂呀!听石老师的课感觉一种清新淡雅的气息浸染开来,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倾注了心血的课,这是集中了群体智慧的课,这是磨出来的精品课呀!真有"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三月"之感!
    镜头三:悟--化茧成蝶蝶纷飞
    学贵有思,学贵有悟.12月6日,我们研修组成员相聚在多媒体教室里,进行远程研修磨课的最后环节"磨课总结".
    授课者石老师首先发言"一次充实,一次收获;一次打磨,一次促进;一次完善,一次反思;一次超越,一次成长!采得百花成蜜后,我们成长着,我们快乐着,我们幸福着!"烟台市优质课获得者滕亚林老师说:"细想我们研修的短暂时间里,我们团队成员一起扎扎实实地进行着集体备课--试教--磨课--再试教--再磨……真是一种碰撞、激活、提升的过程.磨课其实是‘一人上课,多人受益’.大家在看别人的课,说别人的课,评别人的课的同时要想自己的课,改进自己的课,在自己的课中实践."一向沉默寡言的王绍华老师感慨万千:"以前听课,总感觉自己是课堂的旁观者,课设计得如何与自己关系不大,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所以每次收获都是甚微的.而这次远程研修的磨课活动,自己参与全过程的设计和点评,仿佛自己成了课堂的主角,无论是听课还是评课,我都是积极主动,让自己时刻以一名设计者的角色出现,这样教学的灵感就不断浮现,受益也在不断增加."姜老师也侃侃而谈:"是的,在磨课环节,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老师们整体水平的提高,大家的教材观、学生观以及课堂观已发生了质的改变.研修团队的所有成员在充分解读了教材文本、观摩了课堂教学、观察了学生课堂表现、了解了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基础上,厚积薄发,大胆地对石老师的课质疑,大家的评课不再停留在肤浅的表面上,不再追求花哨的教学形式,能够充分利用远程研修中前几个专题的学习收获,聚集学生的认知冲突、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帮助学生构建分数的基本模型."栾主任总结发言:"学以致用,是这次研修的根本目的,用研修所得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才能体现出研修的真正价值,今后我们要使磨课精细化、规范化、常态化,使老师们的专业水平得到持续化发展."是呀!困惑在研讨中化解,好课在磨砺中诞生,素质在悟中提升!我深信,终点亦是起点,我们崭新的数学教学,正在路上!让我们携手同行!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