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就在我们身边 --记我身边的研修人 日照市莒县安庄中心小学 张彦刚 酷暑之夏,原本应该是我休息娱乐的假期.可是由于参加了远程研修培训,所以我只能放弃假期,参加培训.虽然是烈日炎炎、阴雨绵绵,但我依然没有放弃学习.尽管研修刚刚过了两天,可是我依然收获了很多.收获了新课程标准的知识、教学从教的经验和与生对话的方法,还懂懂得了要用爱心去工作.但我收获最多的却是是感动.老师们忘我的学习精神一直在感动着我. 在我们学校有这么一对夫妇.他们看我写这个东西,打死都不让我写出他们的名字.我就只能尊重他们.他们夫妻俩同时参加这次远程研修.从教十几年,他们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工作经验,获得了无数的荣誉.一年难得一次的长假.原来可以出去旅游看长城;或者是在家辅导孩子学习;高温酷暑的天气也可以享受清闲,可以帮助家人料理家务.但他们为了使自己更成熟,教学准备更完善,掌握更多的教学经验,更好的为安庄的教育添砖加瓦.他们放弃一切全身心的参加培训.他们住在城里,离学校三十多公里,可是每天早上7点50分总是早早的来到学校.记住,近70里的路途呀.他们在学校里只有一台电脑,夫妇二人就一起上网学习.为了能够确保完成学习任务,他们制定计划轮流上机.同时边学边研讨,相互交换自己的看法感受.虽然高温酷暑,酷热难当,从没有间断过.除了白天学,晚上还坚持学.每天都保证中午12点前学习任务优质完成.这样的老师能不让我们敬佩吗? 更让我们感动的是大马峪小学的刘发宇老师.刘老师已近知天命之年,按说在他这个年龄这样的培训不参加影响不是很大.可是他仍然跟年轻人一样奋战在研修的第一线.你们知道么,刘老师自幼因小儿麻痹症落下终生残疾呀,行动是很不方便的.他已在30年的教学工作中始终如一的奋战在小学教育的第一线,虽历经坎坷,但对教育事业的创新学习却矢志不渝. 过去人们常说:"要教给孩子‘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现在人们又说:"做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还更应该是‘长流水’" .为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刘老师深深地体会到了"学无止境"的深刻含义.上世纪九十年代,刘发宇老师考上了莒县电大业余班,每个星期天,他都要拖着病残的身体,骑着自行车走六十多里路到县城参加学习.他鼓励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志气,紧跟知识爆炸的年代,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唯有精益求精,不断进一步.此外,刘发宇还毫不吝啬镇中心小学开展的每一次教学业务培训活动,每一次镇里举办教学业务比赛,总是都带着病残的身体第一个报名参加.正是这种渴求教学艺术的强烈愿望,让刘发宇老师的教育水平,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这一次的远程研修又一次证明了什么叫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育精神,因为这一句话一直挂在刘老师的嘴边.这是它从事教育的座右铭.我们希望刘老师身体健健康康的, 生活红红火火的.用他的话说,我身体的这点麻烦算什么,我身体硬朗的很,我爱教育,我爱学生,我喜欢跟孩子们在一起.老师们,凭着这句话,我们就完全理解了他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认真;凭着这句话我们就彻底明白了研修的这几天里刘老师每天早上不到8点就会早早的来到学校等我们打开研修的电脑教室的大门,比我们这些年轻人来得都早;凭着这句话我们就能深深地体会到他不懂就问、向这个求教、同那个交流的认真学习劲.凭这这句话我真想大声倡议大家谢谢他,谢谢他为我们所做出的表率作用.鼓掌吧! 在我们安庄中心小学,让我感动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他们有的放弃休息和家人团聚;有的家里没有电脑,到学校电脑教室去学习;有的为学习自费拉宽带网线;有的中暑还坚持学习;有的因电压不稳而长夜学习.他们对研修学习牺牲、投入、执着和无悔.这种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们前进,让我们更有信心做好自己的工作. 我为我是安庄中心小学的一员而自豪,因为我身边有这样一群让我学习感动的人.在这次学习中,我不但收获了知识经验和方法,同时更让我收获更多的是他们执着、敬业、奉献的精神. Tags:感动,就在,我们,身边 ![]()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