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保值"研修

日期:2015-3-3 09:10 阅读:
    "保值"研修
    烟台莱州市金城镇数学研修一组   王秀玲
    夏日炎炎,我们刚送完了一届学生,转身自己又成了一名学生,体验为师为生者的乐趣.第二次赴省远程研修的"盛宴"了,心中的感情也是丰富异常.第一次研修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第二次,我们又投入其中,享受它了.
    忙碌而愉快的研修生活里,我思索得非常多,今天突然头脑中一闪:研修需要保值.
    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半个世纪前的美元旧支票与中国老存折》的真实故事:
    1957年,在俄克拉何马建州50周年之际,人们将最新推出的一部"贝尔维迪"汽车,作为当时美国工业水平的象征埋到了地下.同时,人们还把一面美国国旗、一箱当地产的啤酒和一张100美元的存单装进了汽车的后备箱.
    2007年6月15日,这个"时间舱"被人们挖出来,重见天日.现在,那张百元存单的身价已经超1000美元,增值1000%.
    另一条新闻来自2006年6月16日的《杭州日报》:黄代动是西安车辆厂一名普通职工,2006年1月28日,他在清理家中物品时,意外发现有一张1954年在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田心办事处开户的存折,翻开一看,尚有余额1000元.
    记者联系到中国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株洲市田心支行,该支行工作人员在查证后解释,存款存条显示的存折余额1000元,属于我国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按照人民币折合比率,该存折现在支取的本金额为1毛,且由于金额太低,利息不计.
    也就是说,中国在1954年存入的1000元,现在的价值是1毛.缩水1000000%.
    在同一历史时期(中国的存折比美国的支票还多出3年),美元增幅高达1000%.可中国的1000元变成了1毛,上一次公厕都不够.
    看后,自然让人想到了人民币的保值问题,作为一名教育者,一名远程研修的学员,我从自己的视角来审神,心中便油然而生另一种思考,这思考,在心中慢慢涌动,在脑中细细琢磨,终于,我情不自禁地说:"我们的这次远程研修也需要保值!"研修的日子里,我们拼力存储.专家的引领,名师的授课,团队的磨课,研伴的鼓励……勿庸置疑,这段时间,我们的大脑像是仓库,拼命存储教学理论与实践,让知识满仓.
    研修的日子里,我们奋力汲取.学习专家名师的先进教学理念,欣赏美仑美奂的简报,欣赏一篇篇研修美文,一次闪带着思考灵性的作业.我们像是待哺的婴儿,奋力吮吸知识的乳汁,以使自己快快成长.
    研修的日子里,我们给力.在这个平台上,多少默默无闻的后台工作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多少专家名师夜以继日地指导推荐;多少指导教师及教研组长废寝忘食地批阅作业;多少学员通宵达旦地研修;多少亲属为了支持家人的研修自己悄悄承担了更多的家务……怎么让"保值"我们的研修呢?我认为:一积累;二归类;三运用;四复习.不失为让研修保值的好方法.
    第一,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行千里."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学习已进入了无纸化时代.但积累非常重要.以前的积累方式依赖我们动笔,现在的积累方式更为快捷.只要我们当在学习平台上看到的好文章,好作业,好故事……总之,你喜欢的,你可以把它下载下来,"存"在电脑里.
    研修平台真大,要学的知识太多了,我们有些应接不暇.那我们还可以要将自己学到的知识,积累下来,在研修期间尽力消化,实在因时间紧,消化不了的,我们先积累下来,以后慢慢品味.
    第二,归类.积累的东西多,容易凌乱,所以我们要学会归类,归类方法可以按推荐人物,如专家推荐、指导教师推荐的感言及作业 ;可以按学科及内容归类,我们每学科的专题就是很好的归类内容;还可以按文章体裁形式如:作业、感言、随笔、研修故事……这样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类.这些方法可以穿插运用.总之,归类的目的不是打包好看,是为了我们以后需要时更快更准地找出来.
    第三,运用.学而实习之,我想学以致用,是研修的最终目标.让我们把学到的教育教学知识、策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为我们的实践找到到理论作支撑,愿我们好好吸收消化,把别人的思想、观点、方法辩证灵活地为我所用.
    第四,复习.温顾而知新.多复习,有时间把积累的材料找出来,复习一下,那久别重逢的亲切感会充盈我们的头脑,每看一遍或许会有不同的收获呢.
    让我们记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当我们走出很远时,回头望一下自己走过的印迹,我们会自豪地说,我成长了!

Tags:保值,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