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这扇门 省专家 贺成金 一个木匠,费了多日给自家造了一个门,用料实在,做工精良.若干年后,这个门无数次破损,但经过木匠的精心修理,仍然坚固耐用.木匠对此很是自豪.忽然有一天邻居对他说:"你是木匠,你看看你们家的这门!"木匠一比较,才发觉邻居家的门一个个样式新颖,质地优良,而自己家的门却又老又破,长满了补丁. 木匠的手艺也是一扇"门",关住了他自己.参加研修的老师们,你的面前有没有这样一扇门呢? 阅读研修作业时,经常可以看到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一种作业,没把别人的"火"借过来,全是自己的实践经验,看不到新课标理念和学习收获;另一种作业,没有把自己的"肉"放进去,全是别人的话语,听不到自己的声音.显然,前一种老师把自己关在了"门"内,孤芳自赏,顾影自怜;后一种老师把心思全部放在了"门"外,尽管风光无限,全都是过眼烟云.两种作业,尽管表现不同,其实质却是一样的,都没有把实践经验与课标学习结合起来,没有让自己走出去,也没有让新课标走进来,这两种研修都是没有实际作用的. 研修的目的是"修已",正像张厅长说的那样,利用别人,解释自己,改变自己,"修心"、"修智"、"修路",就是养护自己的心灵,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寻找改变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有效路径. 而"修已"的前提,就是要: 打开这扇封闭的门,聆听窗外的声音.依靠新课标和课程资源,指引前行的路,使教学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 打开这扇封闭的门,倾听内心的声音.人的成长受两种力量的牵引:一种是防御和逃避心理,害怕在专家和同行面前暴露自己的"小",害怕承担成长的风险;另一种是向上的、成长的力量,发挥自己的一切能力,去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要反躬省察,静听内心细微的声音,并随着它的引导走自己的路. 这次远程研修提供了基于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反思、交流、碰撞、提升的平台,6个地市3万位语文老师共同的目标是:把握机会,认真学习,认真反思,不断感悟、实践、总结,最终进入语文教学的自由王国.只有这样,才会在这流火的七月,心底保持一份清凉,登高望远,超越自我,成长为专业化的小学语文教师. Tags:打开,这扇门 ![]()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