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素描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省课程专家组 个子不高,年龄不小;打字不快,文章不少;外表严肃,内心温柔.在山东省品生、品社远程研修专家团队里近距离、全天候的接触中,我们彼此之间越来越熟悉,也让我们走近了她--品生、品社专家团队的组长、省教研员马丽霞老师. 高产作家 作为组长,要协调团队全体成员的工作,要参加几乎每天一次的组长会议,要设计简报的栏目,审阅简报上的每篇文章,还要阅读各地市老师们的作业,回复学员的提问,马老师的工作量是很大的.但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每每碰到值得探讨的问题,马老师总是用心点评,字斟句酌,力求点评一个,启发一片,引发更多教师的关注和思考.马老师的点评经常是评着、评着就收不住车了,直到规定的600字框内盛不下了,还意犹未尽,最后就写成了一篇篇随笔,成为我们简报上深受大家关注的专家视点.于是,我们每期简报上,都能看到她的大作.打字速度不快、年已半百的她,是什么让她文思泉涌?"我要给全省老师们一种引导,要指示一种方向,要宣扬一股风气,要激发大家对品生、品社的热爱,进而借助本次研修,正确地认识课程标准,提高品生、品社学科教学效果."马老师的话既质朴实在,又透着一股坚定,蕴涵着的,是一位老教育工作者激情满怀的强烈责任感. "零点"骨干 "昨晚1点多,我看咱们上传的简报,有点问题啊."大清早,马老师就提醒我,一会吃完饭赶紧看看简报去.半夜1点啊,我们已经入睡,可她还在浏览简报,在线工作,这么大年纪,受得了吗?我们劝她早点休息,注意身体,我们会更加认真,减少她的工作量.可她笑着说:"不是对你们不放心,是我自己的工作习惯,半夜之前总是要工作,要看点什么,睡不着啊!"天,我们这些年轻人都是从加入研修团队开始成为"零点部队"的一员,她却早已经是其中的骨干了.习惯,正是这种长期坚持的勤奋的工作习惯,让她成为省特级教师、省名校长.在各地的报告,均引起极大的反响,她本人,也受到全省品生、品社老师的热爱和拥护,经常被各地市"抢"去听课、指导、报告. 良师益友 "给赵教授的每个短信,最后都要注明‘谢谢’,这是尊重,也是礼貌.""要推荐的文章,一定要保证是原创的,不能让从网上摘抄的文章钻了空子.""要仔细地校稿,一个字,一个标点地审查,老师们都非常关注咱们的简报呢!"马老师对我们的工作要求细致,指导到位,所以,尽管对工作流程越来越熟悉,尽管我们阅读文章及打字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是我们简报提交的时间越来越晚,经常夜半时分,还在纠结于一个词是否恰当,一幅图片是否更换,一个空格该不该有. 辛苦着,也收获着,广大一线教师对我们的简报越来越喜欢.请看老师们发自肺腑的评论: 我喜欢每次简报中不同的刊首语.在诗情画意中,走进研修,走近研修.简报凝炼,最大程度的展现了知识的拓展,思想的延伸. 带着虔诚打开你--一本淡雅的绿色的"书",是的,就是一本书,因为它是使我进步的阶梯;带着期待拖动着"小手",不,是一双大手,因为它为我的远程研修指明了方向;带着惊喜睁大已经模糊的双眼,不,这时我眼中分明焕发出熠熠的神采,因为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在简报上有我的名字!我折服,折服于课程专家精辟独到的分析;我惊叹,惊叹技术人员高质的工作效率;我羡慕,羡慕同行字字珠玑般的作业!哦,我的远程研修指导简报! 总有一个词触动你,总有一句话打动你,总有一段话震撼你,总有一篇文章与你共鸣,总有一个观点提升你.简报就像一个武林高手打通了你的任督二脉,使我们的思想充盈丰富,使我们的理论融汇贯通,使我们有了战胜一切的信心和动力. 老师们的鼓励,让我们体会到马老师的用心良苦,没有她的严格要求,哪有我们的简报的如此受欢迎. 马老师一丝不苟,率先垂范.但她对我们却不是一味地严格要求,更多的是鼓励和肯定."咱们这个团队,搭配非常合理.一线教师、学校领导、教研员,这样的组合是最合理的.""谢谢大家,都能主动完成自己的工作,还主动提出很多合理化建议.""每个人都有特长,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但我们的配合又十分融洽,真好!"这就是"老马",我们的良师益友,我们品生、品社学科专家团队的组长--马丽霞老师.跟马老师一起工作,我们成长着、快乐着. 感谢省教育厅,感谢马老师,给我们营造了这样一个和谐的集体,感谢这个集体,给身在其中的每个人一份永远的温暖和幸福! Tags:老马,素描 ![]()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