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及反思内容: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一、课标要求: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按照课程标准中对于动词的解释,描述、说明出均属于了解水平,且都是知识性的目标动词。没有涉及到相应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材内容分析: (1)“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 展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包括“基因和染色体”“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两部分内容。其中第一部分包括:1、基因、DNA、染色体三者的关系;2、每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3、染色体和基因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且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第二部分包括:1、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及其发现过程。2、生殖过程中基因的变化3、性状遗传的实质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将基因传递给了子代。? (2)对教材的加工,挖掘课程资源? 1)本节第一部分的题目为染色体和基因,教师在二者之间加上DNA,增加为对三者关系的理解,DNA像桥梁一样把染色体和基因联系在一起,不仅在科学性上、思维理解的连贯性上、语言表达的层次性上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理解和把握,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2)本节第二部分,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教师设置了阅读提纲,设置的问题有? a亲子代间染色体的数目相同吗?? b马蛔虫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对,生殖细胞和受精卵的染色体的数目是多少? c推测体细胞分裂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 d尝试描述有性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e为什么检测DNA就能做亲子鉴定? 问题设置有层次、有难度,有理论上的归纳又有理论到实践中的应用,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 (3)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人类基因组和基因研究的前沿资料,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升华。 (4)为创设问题情景,帮助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复习之前的内容和三者关系图片观察,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4、尝试进行观察和资料分析,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 5、运用类比的方法,推导出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 6、通过发现有性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减半的科学史,体验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描述基因、DNA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说出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规律 难点 说出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规律 五、教学设计 【导入】(复习旧知识结合想一想议一议导入) 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称为性状。请学生举例:如眼睛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能不能卷舌、血型、惯用左手还是右手等; 在生活中,通过观察,我们会注意到父母身上的一些性状也会表现在我们身上,也就是具有相似性,这称为遗传,那父母的性状是如何遗传给我们的呢? 性状是由基因来控制的,所以父母的性状遗传给我们的实质就是把基因传递给了我们 我们的生命起源与一颗受精卵,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过程就是亲代将基因传递给了子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任务一:结合之前学生了解的有关遗传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基因和染色体 任务一设计初一细胞中的有关知识,是新旧结合的关键过渡,所以可以先采用小组讨论引发学生思维中的有关染色体、DNA、基因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引申出本节新内容,解决教学目标1。 1、多媒体出示染色体和DNA片段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幻灯片展示各个小组学生收集的资料 3、教师总结学生资料,引导学生归纳三者之间的关系。 4、在学生大概知道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幻灯片展示人体体细胞内染色体排序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以下问题: 数一数人体内有多少对染色体,多少条呢,奇数条还是偶数条?(46条,偶数) 图中为什么要将这些染色体画成一对一对的?(因为这些染色体在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作图的时候要尊重客观事实) 观察每对染色体有什么特点?(形态和大小相同) 是否每个正常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都是这样的?(是) 总结得出染色体的如下特点: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如人体内有23对46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偶数); 成对的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相同(XY染色体除外) 每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一定的 综上所述提出问题: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那基因是怎么存在的? 总结: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1条染色体中含有1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基因在体细胞中也成对存在,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任务二:基因经精子和卵细胞的传递 在任务一的基础上,根据教材提出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本部分的任务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刚刚的讲解中,一直在强调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那在生殖细胞中是怎样存在的呢?提出质疑引发思考。 a亲子代间染色体的数目相同吗?? b马蛔虫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对,生殖细胞和受精卵的染色体的数目是多少? c推测体细胞分裂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 d尝试描述有性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你们知道该怎么验证基因在生殖细胞中与在体细胞中的不同吗?播放科学家的探究历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并对此问题进行解疑。 3.活动探究,根据马蛔虫实验,让学生用直观的图画方式来画出马蛔虫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变化,在体验中加深理解。 4.指导学生自主完成P32图。 5.总结,受精卵中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又因为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所以成对的基因也是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所以通过生殖过程,父母就分别把自己一半的染色体和一半的基因传递给了我们,这些基因要控制性状,所以在我们身上会表现和父母相同的性状,所以性状遗传的实质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将基因传递给了子代。、 六、拓展延伸: 1、为什么检测DNA就能做亲子鉴定? 七、当堂检测(每题一分,10分) 1、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亲代传给子代的是(目标3) A.性状B.控制性状的基因 C.细胞质D.亲代的特征 2、高等动物的上一代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是通过(目标3) A.性状 B.受精卵 C.精子和卵细胞D.胚胎 3、如图是人生殖过程中的一对染色体变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目标2) A.在形成生殖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半 B.受精卵中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 C.基因经精子和卵细胞在亲子间传递 D.人体所有的细胞里都含有X染色体 4、人体皮肤细胞、卵细胞、受精卵、成熟的红细胞、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依次是(目标2) A.46、23、46、0、23 B.46、23、46、23、0 C.46、23、46、23、23 D.23、46、46、0、23 5.“人类基因组计划”历时十年,已于2000年6月由美国、中国等六国科学家共同完成了工作框架图.以下关于“基因”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说法正确的是(综合)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能控制生物的性状特征 B.基因存在于人体内任何细胞,且都是成对存在 C.父母将各自的基因全部传给了子女,因而子女像父母 D.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人类社会的科学和经济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6.如图表示基因、染色体、DNA、性状和细胞核等生物学名词之间的相互关系,请将其填写完整:① ;②是 ;③是 .(目标1) 7.以下是绿色植物植株、种子、果实、花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应问题(“[]”中填写序号,横线里填写文字,须全对):(目标3) (1)正常情况下,甲发育到丙后,丙[] 的细胞和甲的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致的. (2)如果以后我们发现这株植物结的果实很好吃,那么我们应该用 图(选填甲、乙、丙、丁)的结构来进行营养繁殖. 以下表格PPT课件为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PPT课件+教学教案+同步练习等素材,欢迎有需要的教师下载使用:
Tags:教学设计,人教,七年级,生物,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