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及反思内容: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特点,其中分别以家蚕和蝗虫作为代表例子来认识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类型(即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并通过比较推导出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及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及特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材中有丰富的图片、视频和生活实践的资料,是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好素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联系生活,从兴趣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视频,不仅让学生真实的了解到这个毛毛虫的巨大蜕变,更让学生意识到精彩就在身边,发现新奇需要我们具有细心观察的好品质。又如:对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进行科学性评价过程中,训练了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应用,又可引导学生养成辩证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各种看法,还能让学生认识到学科交叉学习的重要性。21教育网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对昆虫比较熟悉也很感兴趣,但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缺乏较深刻的感性认识。 2、学生在预习中虽然对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有所了解,但未能很好的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事例,应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基础目标 (1)利用教材的资料,能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2)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和总结,能描述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 2、发展性目标 (1)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 (2) 能将比较归纳的方法运用到生物知识学习中。 3、融通性目标 (1)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观察思考及实践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昆虫的生殖方式; (2)昆虫的发育类型。 2、教学难点: (1)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 (2)能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去解答生活中的现象。 五、教法设计 自主学习、比较法、演示法、练习法、归纳法等 六、教学准备 1、制作PPT课件 2、学生根据导学稿预习本节内容。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学意图一、激趣导学,温习旧知 二、欣赏视频,破解疑惑 三、亲自体验,迁移应用 四、比较学习,加深认识 五、比较归纳,提炼重点展示几种昆虫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昆虫的结构特点。另外,通过猜谜语游戏,过渡到昆虫发育特点的学习。 播放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尝试解答问题:毛毛虫从哪里来?毛毛虫要经过那个时期才变成蝴蝶? 2、小结:蝴蝶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 1、在认识蝴蝶发育特点的基础上,引出家蚕(与蝴蝶有着同种发育方式的昆虫)并简单介绍家蚕的贡献。 2、类比蝴蝶的发育,学生完成对家蚕发育的排序练习。 3、让学生看图概括家蚕发育的四个时期。 4、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家蚕的生殖方式及主要特点。 5、引导学生列表比较“幼虫、蛹、成虫”三个时期,家蚕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的区别,从而让学生推导出“变态发育”的概念。 6、描述家蚕的发育方式,并让学生举例说出此类发育方式的其他昆虫。 比较家蚕的完全变态发育来学习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特点。 引导学生分析蝗虫的生活习性,从而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答生活的现象。如:为什么干旱其气候容易导致蝗灾?要扑灭蝗虫最好应选择择哪个时期?是若虫还是成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3、学生判断昆虫的发育类型 1、列表比较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2、学以致用,解答如:为什么积水多的地方容易滋生蚊子等问题。 3、鼓励学生应细心观察身边的现象,并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引导学生复习昆虫的结构特征。 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另外,生动的视频资料也增强了学生对蝴蝶发育的感性认识。最后,小结能加深学生对这种昆虫发育特点的理解,也为过渡到下一学习内容作铺垫。 用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家蚕的发育过程,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通过比较,推导出“变态发育”的概念,学生印象更深刻。 通过比较学习,学生更容易认识蝗虫的发育特点,从而推导出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也能更好的把握不完全变态发育与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通过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讨论常见的现象,树立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知识的价值。 列表比较能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积极的鼓励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良好的动力。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变 完全变态发育: 态 发 育 不完全变态发育: (空白处由学生填写) 以下表格PPT课件为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PPT课件+教学教案+同步练习等素材,欢迎有需要的教师下载使用:
Tags:教案,人教,七年级,生物,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