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石,古称“万善”,顾名思义就是与人为善、行善举、做善事。2009年,万石镇提出了创建宜兴市“首善之镇”的设想,而万石中学也把打造“善文化”特色学校提上了议事日程。 值此全镇人们积极“学善向善”的热潮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人物,而万石中学彭洪华老师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彭老师对这句话理解得尤为深刻,而他也是始终不渝地照着这句话做的。80多岁的老父亲瘫痪在床上整整7年,在这7年时间里,彭老师一直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料。一星期帮助瘫痪的老父亲洗两次澡,要知道彭老师家住农村,那时洗澡在农村家里普通的浴锅里,要把一个瘫痪的病人放进拉出,其间的艰难和辛苦可想而知。一到星期天,只要天气晴朗,彭老师就用农村的板车拉着瘫痪的老父亲到户外,让他去晒晒太阳,和邻居聊聊天。面对此情此景,隔壁的老邻居给了彭老师一句由衷的评价:“没有你彭老师,你的老父亲不会活得这么快乐!这么长久!” 2009年底,彭老师家年逾9旬的母亲不慎摔倒而导致盆骨骨折,医院的医生都劝彭老师:“老彭,你母亲年纪大了,动手术风险很大,再说她已经90高寿了,回家养养吧!”彭老师与医生分析利弊后,感到为母亲动手术风险虽大,但成功的几率也很大。于是彭老师就诚恳地邀请专家医生给老母亲动手术。术后的工作可想而知,彭老师每天晚上都要到12点后才睡觉,早上很早就起床,为母亲端水、送药、擦身子、喂饭。日复一日,在其他人唯恐避之不及的脏、臭、累的照料中,他没有丝毫怨言。他说:“父母给予了我生命,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把我拉扯大,养育恩大于天!”这几天,彭老师看到母亲总是辗转不停,又感到母亲几天没有大便了,便询问母亲怎么回事,老母亲说早就要大便了,就是排不出。彭老师急母亲所急,伸出手就帮母亲掏大便,在母亲肛门里掏出了一根鱼刺,母亲排便通了,精神好了,彭老师的心宽慰了! 俗话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很容易,难的是他一辈子做好事。同样,面对瘫痪在床的父母亲,我们坚持服伺一两天也很容易,但难能可贵的是彭老师他坚持了整整7年,人生弹指一挥间,能有几个7年,何况他白天还要坚持上班,把工作做好。彭老师的这种孝行、善举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善”的最好的诠释。值此万石中学创建“善文化”特色学校之际,彭老师的孝行善举犹如一颗璀璨明珠,为万石中学“以善施教、以善育人、以善载道”的校园文化添上了靓丽的一笔。
Tags:善乡,善行,善举,善德,万石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