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俩的爱心接力 11岁、4岁的孩子,正是享受快乐童年的时候,有时还要在父母面前撒撒娇。然而,天津滨海新区中塘镇潮宗桥村的刘哲瑜、刘哲玮姐妹俩却有着和别的孩子不一样的童年,她们不能和别的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因为她们要照顾高位截瘫的妈妈。姐妹俩以盼望妈妈早日康复为最高愿望,演绎着一场爱心接力。 一场车祸毁了一个幸福的家 今年49岁的刘进清是中塘镇潮宗桥村一位普通的农民,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已经结婚成家。刘进清和妻子王君芹带着二女儿和三女儿生活得挺幸福。早年,由于夫妻二人的勤奋,家里有车,还在大港生活区买了房子。平时,刘进清在外养车搞运输,王君芹在家操持家务并照顾年幼的三女儿,二女儿在大港二小上学,还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一家人日子过得挺富裕,也挺幸福。 谁料,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毁灭了这个幸福的家。2011年对于刘进清来说真是天降大祸,妻子王君芹突遭车祸。望着昏迷不醒的妻子他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经医生诊断,王君芹颈椎严重损伤。医生告诉刘进清,治愈的可能性很小,即便治愈,最好的结果也是高位截瘫。“治,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治。”刘进清坚定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就这样,刘进清花完全部积蓄,并卖了房子,卖了车,终于保住了妻子的命,但是,正像大夫说的那样,妻子却永远躺在了床上。面对高位截瘫的妻子,刘进清说:“只要她还有一口气在,我们就是一个完整的家,孩子就有妈妈。” 小姐妹俩承担起照顾妈妈的重任 妻子的命保住了,可是新的问题又摆在这个家庭的面前。因为治病家里已经变得一贫如洗。他们从大港生活区搬回潮宗桥租了两间房子住,二女儿哲瑜也转回潮宗桥上学。这个家庭要生活下去,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刘进清必须出去打工养活一家老小。可是,他出去了,妻子怎么办?大女儿离家远,家里也离不开,二女儿和三女儿还小。刘进清看着这个家一筹莫展,想不出好的办法。这时,九岁的二女儿看出了爸爸的心思,就对刘进清说:“爸爸,你出去挣钱吧,我和妹妹照顾妈妈,你放心,我保证把妈妈照顾好。”望着懂事的孩子,刘进清眼泪差点儿流出来,但他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从此,九岁的二女儿带着两岁的妹妹承担起了照顾高位截瘫的妈妈的重任。 照顾一个高位截瘫的病人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更何况是两个年幼的孩子。刚开始,刘进清每天临走时把一天的饭提前做出来,教给二女儿哲瑜给妈妈和妹妹热热吃,并教给她怎么给妈妈喂药、下尿管等等。要做好这些,对一个九岁的孩子来讲的确不是一件容易事。有时因为做不好自己都急哭了,但她还是继续坚持,因为她知道,只有自己学会了照顾妈妈,妈妈才能少受罪,爸爸才能在外面放心挣钱养活一家。慢慢的,聪明的哲瑜学会了照顾妈妈,同时,她还教给年幼的妹妹哲玮学着给妈妈端水、拿药。因为她照顾妈妈的同时还要上学,在她上学的这段时间里,她要准备好东西,让妹妹学着照顾妈妈。放学回来,姐妹俩从来不出去,她们要陪着妈妈。哲瑜帮妈妈捏捏身上,她说:“这样可以让妈妈放松,便于恢复。”哲玮把自己平时听到的故事讲给妈妈听,她说:“妈妈整天躺着,听听故事不寂寞。” 让妈妈快好起来是最大的愿望 姐姐上学妹妹陪妈妈,姐姐放学后姐妹俩一起照顾妈妈。两年多过去了,姐妹俩坚持着这场爱心接力,现在,她们已经学会了照顾妈妈。虽然王君芹还是不能站起来,但在两个女儿的悉心照顾下精神一天天好起来,看着两个越来越懂事的女儿,她感到欣慰。 四岁的哲玮依偎在妈妈身边,当问她最愿意做的事情时,她看着妈妈腼腆地说:“最愿意让妈妈领着我出去玩儿。” 在租住的房子墙上贴着一张奖状,是已经上六年级的哲瑜今年刚得的,她在今年的期中考试中获得了优异的的成绩。邻居说,哲瑜不但在家里是个好孩子,在学校也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刚刚给妈妈擦完脸的哲瑜又开始整理妈妈要吃的药,她一边整理一边说:“我现在别的都不想,就想让妈妈快点儿好起来。” 我们期待着哲瑜、哲玮姐妹俩的爱心接力能让妈妈快快好起来,实现她们的心愿,同时我们也期待姐妹俩能得到更多人的关爱和帮助。 后续: 女孩要上学,瘫痪妈妈怎么办? 2013年10月28日,本报报道了中塘镇潮宗桥村村民王君芹,因为一场车祸而高位截瘫,丈夫刘进清为了给她治病卖房、卖车,四处打工养家糊口,而他们年幼的女儿刘哲瑜、刘哲玮,则留在家中照顾瘫痪的母亲。近日,王君芹的亲属给本报打来热线电话,反映目前这个家庭遇到了新的困难,呼吁社会帮帮他们。 记者走访后发现,车祸发生三年了,王君芹还是一个“活瘫子”,家里已经负债累累。刘进清为了躲债不常回家,王君芹和两个女儿相依为命,整天喝凉水就咸菜,而他们的低保申请迟迟没有批下来。刘哲玮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如果她走了,她的妈妈谁来照顾?这成了家中面临的最大的难题。 母子每天喝凉水就咸菜 3月7日,记者来到中塘镇栖凤北里小区,走进王君芹的家,看见她面色苍白,吊着尿液袋静静地躺在床上,只能转动双眼跟客人打招呼。她的女儿刘哲玮看到客人,懂事地躲到屋外看电视。 王君芹声音微弱地告诉记者,2011年3月车祸发生后,她就高位截瘫,成了一级残废,胸口以下都没有知觉,吃喝拉撒全靠人伺候,两个年幼的女儿便成了她的“护工”。二女儿刘哲瑜每天上学,只有午休、晚上能照顾她。白天,她主要靠三女儿刘哲玮来照料。因为哲玮年纪太小,家人不敢让她烧热水,所以白天,母子俩要是渴了,哲玮就拿着杯子到水龙头处接自来水,母子俩就喝冰凉的自来水。王君芹不吃早饭,哲玮也跟着不吃。中午,哲瑜放学回家,只有短短20分钟的时间,根本没空儿炒菜做饭,只好从外面买点馒头,娘仨便吃馒头,就着5毛钱一袋的咸菜。刚刚过去的冬天,娘仨天天吃咸菜、白菜,很难吃上一顿肉。家里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孩子们的爸爸不在家,孩子们没有钱,饿得够呛就给她们的爷爷、姥爷打电话,说“我饿了”。爷爷、姥爷也都不富裕,接到电话后,给孩子们送点虾酱、咸菜,带点清菜、馒头过来。这几年,他们一家全靠双方的老人帮忙。 他们现在住的房子是租来的,家里一贫如洗,什么都没有。电视、电脑都是别人送的,电视常坏。房子里没通天然气,没有热水器,他们只能用电瓷炉烧水做饭。洗澡更是费劲,孩子们半个多月才能洗一次澡,而王君芹一个月才能让丈夫擦一次身子、洗一回头。 今年春节,王君芹的堂姐给哲玮买了一身新衣服,孩子穿着新衣配着旧鞋过了年,而哲瑜连件新衣也没添。村里送来了6袋米面,双方老人送来了鱼、肉、馒头等年货,一家人才算过了年关。 不能因为家贫耽误孩子 2013年哲瑜小学毕业后,从大港街转回中塘镇上初中,因为在大港街租房上学太贵,家里承担不起。哲玮2008年出生,妈妈出车祸时,她才3岁多,从那时起,她一直守在妈妈枕边,一天幼儿园也没上过。车祸前,妈妈曾教她背诵《三字经》,至今她还会背诵。但是车祸后,妈妈的手不能动了,拿不住书,眼睛又近视,没法教她了,就跟她做游戏。母子俩一会儿你当老师,一会我当学生。妈妈还教她自己掰手指学算数。如今,哲玮快7岁了,能写10多个简单的汉字,会算一位数的加法,学会了给妈妈洗脸、刷牙、喂水、喂饭、按摩、放尿袋、剪头发。还经常哄妈妈开心,给妈妈唱歌、跳舞、讲故事,安慰妈妈要坚强。 哲玮整天呆在家里陪妈妈,从来不出门,呆腻了就看电视、玩电脑,亲戚们看了都说,哲玮这么小的年纪,很少与外界接触,总这么“宅”在家里,对她未来的成长很不利,让孩子上学去吧,别把孩子给耽误了。王君芹听了很犯愁,如果哲玮走了,谁来照顾她呢? 记者问哲玮愿不愿意照顾妈妈,哲玮说拿这拿那、跑来跑去,腿都跑累了,但是如果不好好照顾妈妈,爸爸回来要揍她的。记者又问她是否愿意上学,她说不愿意,因为嫌外边太吵闹。王君芹的亲属告记者,哲玮很懂事,她其实很想上学,只是当着妈妈的面,怕伤妈妈的心而不说。她曾经说过:“我想上学,但是没人搭理我这事。”她说的“这事”是指父母因超生而未能给她上户口,没有户口就没法报名上学的问题。 丈夫为躲账不敢带手机 记者想采访刘进清,但是王君芹说丈夫把两个手机卡都放家了,她根本联系不上他,也不知道他在哪里。丈夫为了养家,在外边打工,经常不回家,但是每天都会往家里打一两个电话,叮嘱孩子们照顾好妈妈。这时,刘进清的父亲来看望儿媳妇,老人今年76岁了,因患关节炎,两腿走路都迈不开步,非常吃力。他告诉记者,他每天要伺候老少三辈人,他的老伴偏瘫在床,儿媳王君芹又瘫痪在床,两个儿子闹离婚,把两个小孙子也全推给他。他是老党员了,村里每月给他300多元的养老补助,他和老伴就靠这点钱维持生活。可是前些日子,儿子刘进清跑来问他要钱,说是出门坐车,连10块钱的车费都没有。当时,老人口袋里只有4块钱,回到家七拼八凑才给儿子凑齐了10块钱。老人说,为了给儿媳治病,儿子卖房卖车,总共花了56万多元,算是把儿媳的命保住了,但是治病欠下了债,如今儿子过得挺难的。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刘进清的一位朋友,这位朋友说已经一年了,他给刘进清打了无数次电话,但是刘进清始终不接。刘进清曾经说过,为了给妻子治病,他欠了很多外债,经常有人找他讨债。为了躲债,他不敢接外人的电话,以保护家人、保护孩子,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位朋友说,已经52岁的刘进清,在外打工挣钱挺难的。 因超生低保迟迟没办成 刘进清、王君芹夫妇因为超生,一直没给女儿刘哲玮上户口,以至于哲玮至今还是“黑户”。这个问题不仅影响到了孩子上学,也影响到了他们一家的低保救助申请。因为生活困难,他们早就向村里递交了低保申请,但是迟迟没有批下来。据了解,是因为超生要交罚款,给孩子上户口要交5万元,有了孩子的、户口等要件,上级部门才能给办理低保救济,而这笔钱他们一直没交,因为家里根本拿不出来。刘进清的父亲眼看儿子、儿媳家都快揭不开锅了,愁得整天睡不着觉,多次跑到村委会,请村里考虑一下刘进清一家的实际情况,但是村里说这个事情要镇里说了算。所以至今,刘进清一家的低保申请也没有结果。 针对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塘镇民政办,他们说没有看到刘进清一家的低保申请;潮宗桥村委会回复说,他们正打算为刘进清一家的低保申请再跑跑,看看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王君芹的亲属们告诉记者,当初,刘进清是因为家里困难,雇不起护工,而让两个年幼的女儿在家当护工照顾妻子的。如今,哲玮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该让孩子上学了。但是如果哲玮上学走了,谁来照顾王君芹?如果把王君芹送进养老院,那么这笔费用怎么出?目前,刘进清一家连吃饭的钱都没有,又怎么雇得起护工呢?他们呼吁社会,为了孩子们的成长,帮帮这家人。 采访结束时,王君芹告诉记者,以前她的手指是僵硬的,不能弯曲,现在十指能交叉、能活动,能用手搓脸了;以前脖子不能动,现在能往前伸,头也能翘起来了;以前腿是麻木,现在腿有疼痛的感觉了。她说孩子们太可怜了,为了孩子们,她渴望自己能早一天站起来。记者也希望奇迹能在她身上发生。 近况:幸遇老爷爷 天天能聊天 2013年10月23日、2014年3月10日,本报先后报道了中塘镇栖风北里小区有一个小“孝星”,名叫刘哲玮,她从3岁起就学会了照顾瘫痪在床的妈妈,给妈妈洗脸、刷牙、喂水、喂饭、按摩、放尿袋、剪头发。2008年出生的哲玮,一天幼儿园也没上过,如今到了要上学的年龄。 2014年5月24日,记者来到刘哲玮家,看见她和妈妈、姐姐都很开心,原来最近有一家电视台的三位哥哥来看望他们了,录像、拍照,另外哲玮还新结识了两位老爷爷,跟他们成了好朋友,这一切为很少有人来探望的家里增添了快乐的气氛。 哲玮的妈妈王君芹告诉记者,家里的电脑、电视都是亲戚朋友们赠送的,给哲玮姐妹俩排解了很多寂寞的时光。但是因为欠费,从今年4月份开始,家里的闭路、宽带都被广电部门给掐断了,目前,家里的电脑用不了,电视也看不成了。哲玮天天呆在家除了照顾妈妈以外挺腻歪的,经常坐在阳台上扒着护栏往窗外看。前不久,有两位老爷爷从她家窗前经过,哲玮便主动跟老爷爷们打招呼,并告诉他们她的妈妈瘫痪在床上,她为了照顾妈妈出不了门,家里电视看不了啦,呆着挺腻歪的,恳求老爷爷们陪她玩一会儿。老爷爷们说好哇,于是开始听她唱歌、讲故事,看她跳舞。哲玮会唱很多歌,比如“小星星”“采蘑菇的小姑娘”“蜗牛与黄鹂鸟”等,她还会讲“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马过河”等故事,这些有的是妈妈教的,有的是她从电视上学的。老爷爷们鼓掌夸她唱得好、讲得好,同时也给她讲童谣,比如“两只老鼠上灯台”等等,还让她算一算“5只羊几条腿?” “两头牛3只羊多少条腿?”就这样,哲玮跟老爷爷们约好,每天上午9、下午3:30,老爷爷们轮留到她家窗根底,隔着护栏陪她说话聊天约半个小时。虽然老爷爷们经常迟到,但是哲玮仍然天天盼着他们来。 期盼:“六一”能给客人唱歌跳舞 在家照顾妈妈已经3年了,哲玮没有上过一天幼儿园,几乎没有出过门,没有跟小朋友们接触过,因此她一直不知道“六一”儿童节是什么。5月23日,哲玮在家中翻看日历,突然问妈妈这上面写的是什么?妈妈念到“‘六一’儿童节”。她问:“‘六一’儿童节”是干吗的?”妈妈告诉她:“‘六一’儿童节”是小朋友们一起唱歌、跳舞的日子。”她又问妈妈过节时有没有礼物,妈妈说没有。 哲玮的妈妈说,哲玮两三岁的时候,那时她还没有出车祸,曾经带哲玮去过哲玮姐姐所在的学校,看过小朋友们的“六一”节汇报演出。那时候,哲玮还小,到现在什么也不记得了。2011年,她因车祸全身瘫痪,在原石化医院住院治疗期间,那里的护士们看到年仅3岁的哲玮每天陪在妈妈身边非常可怜,一有空儿就带哲玮去玩,给哲玮买好吃的,给哲玮洗澡、洗衣服。那年“六一”儿童节,有两位女士护士分别给哲玮买了漂亮的新裙子、新凉鞋。当时,她躺在病床上动不了,只能感激地对人家说:“等我好了,我要好好谢谢你们。”此后的“六一”儿童节,哲玮都是在家里陪妈妈度过的。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哲玮还要守在家里好好照看妈妈,同时她更期盼有更多的好心人来看望她们,她将给大家唱歌、跳舞。 Tags:2014年,最美,孝心,少年,刘哲瑜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