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渔歌子课堂实录【2】

日期:2017-2-8 14:24 阅读:
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渔歌子课堂实录【2】,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课件预览

    1学时
1教学目标 评论

1.自学生字词,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能背诵《渔歌子》。

2.训练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结合注释等方式了解词的大致意思。

3.根据词中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评论

四年级的孩子对词已经有定的了解,但对词牌与词的内容是否相关联并不清楚。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也有一定的诵读能力。怎样自己就能读懂古诗词?应该在课堂上交给他们一定的方法,充分发挥孩子丰富的想象能力,想象画面,进入情境,从而体会到是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3重点难点 评论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渔歌子 评论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烟雨江南,碧水蓝天,诗情画意,春意盎然(出示江南美景图片)唐代大诗人张志和就是在这里写下了千古流传的《渔歌子》(板书,齐读课题)


活动2【讲授】渔歌子 评论

二、教师简介词的内容
   师:从这个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什么? 
   师:是的,“渔歌子” 又叫“渔父”, 最早出自民间的渔歌是一种词牌名。 “我们先前还学到过哪些词牌?”不同的词牌每句话的字数不一样,节奏和情境不同,所以又称长短句。
三、读中渲染,理解词意
1、自由读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同学们,学古诗词,首先得把古诗词读通顺,还要读出节奏来。自己读两三遍,开始吧!
    师:读得非常好,请坐。同学们,古诗词光读通顺还不够,它是有节奏的,句子和句子之间也有停顿,同学们看(大屏幕呈现整首词),你能够把这首词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停顿读出来吗?哪位同学试一试? 
   读通句子(生朗读整首词)指生读
   师:有点味道了!我们连起来读,我读后三字,你们读词,注意那个节奏,那个味道。(师生交换)
2、师:同学们,学古诗词,读通了,读出节奏感了,那是远远不够的,咱们还得读懂它的意思。 
   师:请同学轻轻地再读读这首词,借助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大概意思。开始—— 
(学生借助注释,自由说) 
师:哪位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意思?(教师轻轻提示:可以借助注释)来,你说说看—— 
师:同学们,这古诗词,懂得了它的意思,我们再来读,就会越读越有味。不相信我们就来试试看。 
3、师生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诗情
     张志和不仅词写得好,还是一位大画家,颜真卿说张志和写的词是画中有词,词中有画,那么我们看一看,张志和的词中,给我们画的什么,用笔圈出来。
师:请你说,他的词中画了什么?(9种景物)
师:板书:西塞山……
4、生子教学
   把你看到的这幅画读出来。
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他的朗读只让老师看到一副黑白画,是这样吗?同学们,如果你就是能诗擅画的张志和,你用什么色彩来描绘这幅画? 到诗中寻找答案吧!
    诗人仅用了27个字,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有声有色的画面,请同学们看着自己的画,静静地看,此时,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你又想到什么?(播放音乐,给学生半分钟思考——指名交流)
    读出词中画,学生谈感受    
    我们仿佛听到了——(你说)
    多么动人的画面啊,你们能把这种体会读出来吗?(指名朗读)
2、师范读
    听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情不自禁地跃跃欲试,现在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想象,会有一个怎样美妙的世界展现在你的眼前呢?
(音乐起,教师深情范读,音乐渐止……) 
    师:同学们感觉到了吗?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把你看到的通过读表达出来,让白鹭飞得更高,让鳜鱼跳得更欢腾。
    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
3、师:好一个不须归的老人哪!你再来读读。
     重点指导“斜风细雨不——须——归”。(声音小声点,突出细雨)


活动3【活动】渔歌子 评论

4、介绍作者背景,加深理解
     诗人张志和仅仅是贪恋美景而乐而忘返吗?读出词中画还要读出词中人。
张志和16岁的时候就中了举人,写折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被贬,从此再也不作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

他的哥哥张松龄怕弟弟隐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

课件出示《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谁来读一读?
5、师生作诗和诗,让学生理解作者“不须归”的理由。
    那我来当哥哥,你们来当弟弟张志和,看看能不能用词来回答我的问题?
    师:贤弟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齐答: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                               生:不须归。
    师:且须还?                                生:不须归。
       “弟弟呀,你为什么不归?”                   我喜欢……
    颜真卿说他是是直钩垂钓,不放鱼饵,能钓到鱼吗?(生)鳜鱼会上钩吗?(生:)可张志和却说,他钓到了很多很多,他钓到了什么?
    学生写写,张志和钓到了什么,他就拥有了一种______生活。
    师小结:我们恍然大悟,张志和垂钓,钓来清闲,飘逸才能写出这样的千古绝唱。让我们再来诵读。(配乐)
四、课外拓展,升华诗情:
    1.潇潇春雨洒江天,渔人垂钓好悠闲!这首词流传至今一千多年,很多文人墨客争先填写传唱《渔歌子》或《渔父词》,出示
浣溪沙    宋 苏轼
西塞山前白鹭飞,扬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学生试读,找不同。
是啊,苏轼太喜欢这首词了,于是直接把它引入到自己的词中。
2、齐读《渔歌子》,回归主题,升华诗情。
百年千载,这不须归的美景在苏轼笔下悠悠回荡,读
百年千载,这不须归的美景在我们耳畔悠悠回荡,读
假如你来到浙江湖州你一定会看哪座山?(西塞山)
来到西塞山你一定会想起一个人?(张志和)
想到张志和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想吟诵一首词(渔歌子)
来,让我们深情地吟诵这首千古绝唱——渔歌子,就让它在我们心中定格成一幅清丽自然、醇香久远的永恒画卷吧!一起来——“渔歌子”生读。

活动4【练习】渔歌子 评论

1、背诵这首词

2.收集有关田园风光的古诗词。

活动5【测试】渔歌子 评论

1.背诵这首词

2.说说词的大意

活动6【作业】渔歌子 评论

1.把这首词诵读给家里人听

2、把收集的古诗摘抄在摘抄本上

Tags:渔歌,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