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

渔歌子教学教案设计

日期:2017-2-8 13:41 阅读:
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渔歌子教学教案设计,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课件预览

    1学时
1教学目标 评论

1、能认识 “塞、鳜、箬、笠、蓑”等字,读准字音,会写“塞、鹭、笠”。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3、体会诗词内容,通过想象,由词到画,感受到乡村风光的画意诗情;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4、学生感受古诗词之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2学情分析 评论

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诗词学习方法。本学期,他们在第一单元学习《忆江南》时已经接触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对词的常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3重点难点 评论

教学重点:通过读文和想象,能由词到画,感受乡村的诗情画意;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体会 “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评论 4.1.2学时重点 评论 4.1.3学时难点 评论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评论

板书课题,读课题。了解本首词的词牌名。

活动2【讲授】二、初读古词,整体感知。 评论

1、出示自读提示,让学生先把整首词读通读顺,划出不理解或难理解的词句。

2、检查六个词的读音。第一步读准字音(西塞山、白鹭飞、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不须归)

3、让学生对词语进行质疑,理解词义——“箬笠、蓑衣、不须归”等。再读词语,第二步读出词语的含义来。

1、教学本课生字,着重指导“鹭”“塞”字书写。

2、学生字正腔圆地读读整首词。师范读,学生试着再把词读得有板有眼。

3、让学生畅所欲言,读了这首词有什么感觉

活动3【活动】三、走进文本,想象画面; 评论

1、伴随着音乐,想象画面: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你还想到了什么;

2、同桌交流感受到的美妙画面;

3、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画。适时引入有关春天的其他诗词,丰富画面,感受意境;并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让学生把整个画面连起来具体生动地说一说;

5、配乐感情朗读全词;

活动4【练习】四、揣摩语言,指导背诵 评论

1、第一次背诵,看着板画,试着背诵整首;

2、第二次背诵,闭眼,边想象边背诵;

3、第三次背诵,边背边想:这首词美在哪?

4、交流这首词的美:色彩丰富、动静结合。

活动5【讲授】五、对比拓展,升华情感。 评论

1、学生交流为什么张志和要说“斜风细雨不须归”。

A、这里如诗如画,令人如痴如醉,女生读前两句词。

B、作者怡然自得,怎不流连忘返,男生读后两句词。

2、引入张志和的生平,进一步理解他的“不须归”的原因。

3、拓展延伸:出示另一首《渔歌子》,学生自学感悟。

4、交流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是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

5、全班身临其境地朗读《渔歌子》。

活动6【作业】六、吟唱歌曲,布置作业。 评论

1、教师哼唱歌曲——《渔歌子》。

2、学生伴着乐曲,轻声吟唱。

3、布置作业:继续去了解张志和,找找其他几首《渔歌子》读读。

Tags:渔歌,教学,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