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渔歌子教学设计(教案) ,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1.能认识 “塞、鳜、箬、笠、蓑”等字,读准字音,会写“塞、鹭、笠”。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3.体会诗词内容,通过想象,由词到画,感受到乡村风光的画意诗情;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4.学生感受古诗词之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2学情分析 评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段学生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四年级的学生,在前三个年级的学习中,对于古诗己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通过看注释、查字典等方式理解诗意,但是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因此教学这首词主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并展开想象,把僵硬的文字还原为一个个活生生的画面,让学生在诵读与想象中入诗境,悟诗情,获得审美感受。 3重点难点 评论通过读文和想象,能由词到画,感受乡村的诗情画意;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体会 “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复习导入 揭示课题 评论1.生背诵学过的一首词《忆江南》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是一幅色彩多么明丽的画出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词也很美,它是唐朝著名诗人张志和最出名的一首词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了解“渔歌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共同回顾词牌名的特点。 活动2【讲授】二、教学活动 评论二、诵读词文,初步感知。 1.生自由读词,把生字读准,把词念通顺,注意停顿。 2.指名读诗,指导几个需注意的音。如“塞”、“箬”。 3.齐读,要求咬准字音。 4.师范读,生再次齐读,注意节奏和停顿,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 5.默读《渔歌子》,看看你能发现张志和在这首词中画了什么?把它圈出来。 [设计意图:朗读是学习古诗词的基础,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书的要求逐步提高,体现学生不会到会的认识过程。学生一步一步走入诗境,初步把握了诗词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基调。] 三、词中赏画,品味意境。 1.师:张志和是一位书法家,也是一位画家,他的朋友颜真卿这样夸他,说他是、、、、、、、(小黑板出示 “词中有画,画中有词”)那这首词究竟是一幅怎样的画呢?(播放音乐)来,让我们一走到那迷人的画卷中去吧,请同学们轻轻闭上眼睛,一边欣赏优美的音乐,一边用心聆听老师的朗读,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甚至还闻到了什么?(师朗读) 2.请同学们睁开眼睛,你们看到的画面美吗?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看到的是一个灵动的画面。哦,原来这还是一幅有声的图画呀!很好,看来你己经走到画里头去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在充分听读的基础上,描绘出头脑中的画面,通过全班交流,形成生生互动,形成最初词境。同时也在渗透这样的一种学习方法:学诗词,要善于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意,品出韵味。] 3.同学们,既然这首词是一幅画,那老师想把它画下来,好吗?不过,这需要你们的帮助,因为只有你们描述得具体生动,我才会画。 4.师生合作画词中的内容。边画边指导朗读。 5.指名借助板画,把图画上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6.瞧,张志和短短27个字,却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如此生动的画面,真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词。) 7.(音乐起)西塞山是自由的,白鹭是自由的,桃花是、、、、、、流水、、、、、、鳜鱼是、、、、、、、如果你置身于这样的景致中,你也是、、、、、、张志和也是、、、、、、正是所谓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呀!”来让我们抬头看山,低头看水,读出这美丽的景致吧! 8.在这世界里,多么快乐,多么自由,多么悠然自得呀,张志和不禁轻轻吟诵、、、、、、 9.现在,再一次让我们轻轻地闭上眼睛,让西塞山的自然万物在头脑中再次清晰地浮现出来。你,就是张志和,正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垂钓于西塞山前。不知什么时候,风轻轻地吹来了,雨悄悄地飘来了,这微微的斜风把这绵绵的细雨吹得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10.好,请大家睁开眼睛,你有什么感觉?(出示句式:这真是一个、、、、、、、、的世界呀!) 11.是啊,同学们,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里就是人们仙境哪,让我们美美地读读。 四、走近山水,贴近词人。 1、假如你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你愿意回家吗?看来,你们还还真张志和的知音啊,他最喜欢这样的生活了。可是他的哥哥张松龄担心他在外面留恋忘返,惹出麻烦,便写了一首词送给弟弟,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出示《渔父歌》,指名读。) 2、你们读懂了这首词吗?哥哥叫弟弟干什么呀?哦,哥哥要弟弟快点回家呀。那现在我们来扮演这两兄弟,老师是哥哥,你们是张志和,我来劝你们回家好吗? 3、和诗。 4、弟弟呀,这风都吹来了,雨也飘来了,你还不赶快收拾工具回家啊?、、、、、、 [设计意图:补充《和答弟志各渔父歌》这首词,为学生创设情境,巧妙引领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体悟到词蕴含的情感之美,再来朗读更是入情入境。这样,读出韵味,体会情感受的教学目标得到了落实。] 五、补充拓展,总结升华 1、引发思考:张志和回怎样的家?(吃饭、睡觉)仅仅是这个家吗,还不想回哪儿?这还得要我们去了解张志和的生平。 2、(师口述张志和的生平):张志和自幼聪明,16岁中了举人,相当于现在的清华北大,写奏折给皇上,写的是治国良方,深受皇帝的喜爱,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被账官,从此不再做官,隐居在太湖一带,过起了他的钓鱼生活,自称“烟波钓徙”。现在你知道,他还不想回哪儿了吗? 3、是呀,在这儿可以以青山绿水为伴,以白鹭鳜鱼为友,多么悠闲自在呀 。张志和早就厌倦了朝廷的明争暗斗,流连于山水之间,据他的好朋友颜真卿记载,张志和的鱼钩是没有鱼饵的。张志和却说,他钓着了很多很多。他钓着了什么呢? (生说话练习) 2、引诵《渔歌子》。 3、这就是张志和一生的追求。(板书:心志平和) 六、指导写字 1.出示三个生字“塞、鹭、笠”,学生观察并分析三个字的字形、结构。(“塞”与“寒”作比较;“鹭”、笠“是形声字,可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2.重点指导“鹭”的写法,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3.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4.展评书写情况。 [设计意图:最后一个环节指导学生写字,四年级的学生己经具备了较强的识字能力,学习生字时主要以学生自己分析识字为主,因为“鹭”字的字形写起来较难,需要教师范写加以指导。] Tags:渔歌,教学设计,教案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