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渔歌子教案设计

日期:2017-2-8 11:03 阅读:
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渔歌子教案设计,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课件预览

    1学时
1教学目标 评论

学习目标:

1.认识“塞”“蓑”、“箬”、“笠”四个生字,熟读并背诵这首词。

2.对词中所描绘的景象展开想象,体会到诗中画面的美,并借此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从中感悟到作者自由、闲适的情怀。

3.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感悟古代文人 “钓鱼”的不同心境。

2学情分析 评论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的品词赏句和感悟文章情感的能力,班中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较强,一经点拨便能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情感也易被激发。但班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个性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一部分学生常是课堂的“守望者”,缺乏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习惯和专注学习的能力。

因此,在课堂上积极提倡和推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型阅读的教学理念,相信能在发扬个性,分享思想和经验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关注更多学生知识的接受力和情感的感悟力,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最终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养成。

 

3重点难点 评论

学习重难点:

1.体会到诗中画面的美,感悟作者自由、闲适的情怀。

2.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感悟古代文人 “钓鱼”的不同心境。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4.1.1新设计 评论

教学过程:

一、谈词,了解词牌

1、孩子们,在眼光远大的姜太公那里,垂钓钓的是王与侯,钓的是功勋与伟业。【ppt出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读)而到了圃田隐者胡令能笔下,垂钓钓的是认真、天真,是童心和童趣。【ppt出示:小儿垂钓】(读)。那么,在烟波钓徒张志和的心中,垂钓钓的又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近张志和,走进他写的《渔歌子》,感受他的钓鱼世界。【板书课题】

2、齐读,“渔歌子”是题目吗?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渔歌子这个时候在张志和的笔下,既是题目又是一个词牌名。词牌就是古人填词时所依据的乐谱,因为古人是用汉字来表示音乐的节拍、旋律的。

有的词牌最初就是词的题目,像我们这个学期刚学到的“忆江南”,最开始就是写对江南的回忆的,但是后来的人写的《忆江南》,内容就和回忆江南没有关系了。我们今天要学的渔歌子也是这样的。最初是写渔父、写钓鱼、写唱歌的,但是后来写的渔歌子就和这些内容没有关系了。

张志和是怎样写渔歌子的呢?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110页,自由朗读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新词,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得很通顺,并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行吗?

二、初读,读得有点“词”味

1、谁来读读?其余的孩子注意听,这首词中的生字他有没有读准确?

2、读得字正腔圆,真好!

这首词中有两个词不太常见,你读得很准。一个是—— “箬笠”。

(1)学习“箬笠”

A.请你把这个词带到句子中领着同学们读一遍。

PPT出示: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B.知道“箬笠”是什么吗?  PPT出示“箬笠”图片

(2)学习“蓑衣”

A.还有一个词他读得也很准确。 【出示PPT“蓑衣”】

B.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出示“蓑衣”图片】,用草或者棕制成的防雨衣。

(3)学习“鳜鱼”

A.还有个词要提醒大家,读——

B.鱼的一种

C.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PPT出示:桃花流水鳜鱼肥】

老师读前半句,生接后半句:桃花流水——

西塞山前——,桃花流水——

3、真好!谁再来读一读《渔歌子》,其他孩子注意听他词句中的停顿,看他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好吗?

4、男生像他这样有板有眼地来读。女生再来读读

5、读到现在,你们发现以前学的诗和现在学的词,有什么不同了吗?

小结:也就是说,诗每一句都是比较工整的,字数基本是相同的,而词呢,句子有长——有短。所以人们根据词的这个特点,给词起了一个小名叫——长短句。那么我们一起来再把这首长短句读一遍。

三、品读,读出词的意

读得真好!孩子们,诗词很多时候是一幅画,既是诗人词人,又是画家的张志和在这里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笔圈出词中所勾画的景物。

1、请你来说说,你在词中发现了哪些景物?

依学生回答板书:

西塞山  白鹭   桃花  流水  鳜鱼  箬笠  蓑衣  斜风   细雨

2、如果要你用色彩来渲染这些景物,你会选用哪些颜色呢?

(     )的西塞山   (     )的桃花    (     )的箬笠和蓑衣

(     )的流水     (     )的(     )

3、这哪里是人间的景色呢?这分明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呀!再来读读,用我们的朗读将大家带进这个世外桃源里,我读题目,大家来接——

【配乐师生齐读】

4、进去了吗?嘘——闭上眼睛,你闻到了什么呢?听到了什么吗?

5、这个时候,如果让你再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山、这水、这白鹭、这桃花,你又会填上什么呢?

(     )的西塞山   (     )的桃花    (      )的箬笠和蓑衣

流水(      )     鳜鱼(     )   白鹭(       )

(       )斜风(        )细雨

6、试着把省略的词句补充出来,再连起来说一说。

7、等等,光顾着赏词中美景,我们是不是还忽略了什么?你从词的哪里找到了他?

(1)哦!“青箬笠,绿蓑衣”是指戴着青箬笠,披着绿蓑衣的人呀!

(2)你还从哪里找到了他?什么叫“不须归”?为什么“不须归”?

用 “因为(         ),所以(        )不须归”的句式来说说。

8、他是用怎样的神情在说“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呢?

依回答板书:开心  轻松  惬意  享受  美丽、自在、快乐……

原来青箬笠、绿蓑衣的背后是一张写满开心、轻松、惬意、享受、美丽、自在、快乐的脸呀!能在这样的美景中垂钓,真是一件美事,所以作者会高说——

他会抬头望着郁郁葱葱、云雾缭绕的西塞山大声地说——

他会对着扑腾着翅膀的洁白的鹭鸶轻轻地说——

他会眯着眼睛看着落英缤纷的桃花细细地说——

他更会闭上双眼,任清风抚面,任细雨飘洒,闻着花香,听着鸟鸣静静地唱——【老师配乐吟诵】反复地唱——

四、拓展,读出“钓”中境

1、诗词言情、诗词言志,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读出了张志和是一个怎样的了吗?

2、老师讲解:你真是张志和的知音!张志和是唐朝著名的词人、诗人和画家,还精通音律。16岁的时候就写奏折给皇帝,皇帝很喜欢,给他赐名为“志和”。后来因事被贬,从此他隐居在太湖一带,再也不作官,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皇帝后来派人多次寻找他,都没有找到。

3、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我们再来看这首诗,再来看这个“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归。这个“归”还仅仅是回家的意思吗?

4、再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张志和喜欢垂钓,但是,他钓鱼却与众不同——从来不放鱼饵。那在烟波钓徒的心中,垂钓钓的又是什么呢?

5、张志和正是有这样宁静的心态,闲适的心境,眼中才会有美丽的景色。所以,才能创作出这样明丽俊美、潇洒逍遥的《渔歌子》来。

在张志和之后,还有人写过有关垂钓、有关渔翁的诗词。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生命经历不同,对“垂钓”也有不同的体验,看,几十年后,垂钓在积极执著的柳宗元笔下幽幽的唱——【ppt】出示

绝句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配情景图)

看,200多年后,渔父在千古词帝李煜笔下的渔父悠闲自在的说——

渔父

【五代】李煜

浪花有意千重雪,

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

世上如侬有几人?

看,1200多年后,垂钓在博学好古的王士祯笔下怡然自得地唱——

看题秋江独钓图

[清] 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壶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这几钓,也许比起张志和来有更多的含义。但是,在浩如烟海的诗词的海洋中,张志和的渔歌子已经整整流传了一千多年,已经成为了千古绝唱,让我们在一次诵读张志和的《渔歌子》体会这一份生活的恬淡与随意吧!(齐读)下课 ······

4.1.2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板书设计 评论

                                              渔歌子

                                   青山                   白鹭

                                   桃花     流水       鳜鱼 

                                   斜风                  细雨

                                              不须归

Tags:渔歌,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