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渔歌子教案设计(一等奖),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 2.读懂词的内容,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词的意境,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 3.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养成课外积累的好习惯。 2学情分析 评论《渔歌子》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二、三学段的衔接期,学生的求知欲强。他们已经有了近四年的学习经验,有了初步的自学能力,但还应不断加强。在本册第一单元中已接触过词《忆江南》,所以第二次学习写景诗词已有一点能力。学生在课内已学习了本组的前两首古诗,在课外收集了其他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对于“田园生活”的主题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对田园生活的诗情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教学重点: 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词的意境。 难点: 体会词表达的生动性。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古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上课前,我们先玩个看画猜诗的游戏好吗? 看看这幅图,你想到的是哪首诗--《咏柳》(请你来吟诵一下)——好,下一幅,《春日》(能背吗?)。——嗯,最后一幅图呢?《山行》(多么动人的山林秋色啊!我们一起读)。每一幅画就是一首诗,每一首诗也是一幅画。 一、复习导入,了解词牌 1.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词,板书(词),走进一幅用词勾勒的画面,板书“渔歌子”。 比较一下,这词和以往学的诗,有什么不同?(生说) 你真会发现,第三行字数不一样而且还有个逗号,不像诗那样每句都很工整,所以词又叫长短句。(板书:长短句) 2.看这三首词,你们有什么发现?(生说:格式一样、题目一样) 板书:三首都叫《渔歌子》,所以“渔歌子”是一个词牌名。(板书:词牌名)但凡用“渔歌子”这个词牌名来写的词,格式必须是7、7、3、3、7。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其中的一首。 二、读准词文,读出词味 1.要学好一首词,我们得从读开始,(板书:读 )现在请大家打开书本,大声自由地读一读整首词,注意听清楚要求:(出示)1.读准字音。2.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谁来读,(指名读)真不错,那么多的生字、难读的字,他都读对了。 “西塞山“注意平翘舌音,你来读。(指名读(2个)——一起读)知道西塞山在哪里吗?(湖州)你是怎么知道的?(有注释)会看注释来理解,真好!这首词正是描写咱们湖州的风景。你们看,湖州高铁火车站西边的那座山,就是西塞山。你们看看这个火车站的造型像什么?形状像不像白鹭,设计者的灵感正是来源于这首词呢。 下面两个生字也很难读,谁来试试(“箬笠”、“蓑衣”)(指明读2——一起读)怎么样的是“箬笠”、“蓑衣”,(……)你们见过吗?(出示)这就是箬笠、蓑衣,古人用来防雨的雨具,类似于我们现在的雨衣。 3.在这些字词里,塞和鹭是要求写的,怎么写才能把它们写漂亮?(学生说) 我们来写一个。(板书:塞)“塞”字,宝盖头要宽,撇和捺要舒展,在你自己的书本上也练习着写写。(边看边给写得漂亮的打上五角星) 4.我们一起字正腔圆地读这首词。 5.刚才请你思考了,——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说) 你真了不起,已经基本上了解这首词的意思了。 “不须归”,那么作者在干什么?(欣赏美景) 自己读读,品一品,(板书“品”)美在哪里?你们看到西塞山前美丽的色彩了吗?都有哪些颜色? 生:白 靑 绿(课件) 师:白色的是……。青色的是……。蓑衣是……。
白、青、绿是词中直接描写颜色的词,其实这首词中还隐藏着许多颜色?再读读,透过文字,你发现了,想象到了什么色彩吗? ①西塞山是绿色的(为什么?是呀,山上树木郁郁葱葱,虽然没有直接写,但你想象到了,真不错)你们看,(出示图片)漫山遍野都是绿色。这真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②粉红的桃花(出示图片:如霞似火的桃花正热闹地开着呢!真是: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③流水也是绿色的。(出示图片)看,碧波荡漾的湖面,真可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从这些词中,同学们就想到了蕴含的绿色,隐藏的红色,你们再仔细的读。 词人很会用字,而且呀写得非常之妙,以至于有人曾经误认为他有两处词用错了,你发现没有?刚才我们看到的箬笠和蓑衣是什么颜色的?可在张志和眼里却是“青箬笠、绿蓑衣”。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你们听明白了吧? 我认为,是水太青、山太绿的缘故。你们觉得呢?古诗这该这样读。你们感受到张志和用词的精妙吗? 简简单单的一首词,竟被同学们读成了如此一幅美丽的画卷。我们一起读,读中想象着缤纷的色彩。(板书:色)(生齐读) 我总觉得张志和流连与此,不仅仅是这山水美如画,在他的词里除了蕴含着色彩,还蕴含了什么?自己再读,读好以后四人小组讨论讨论,看看你们小组能品出什么来。自己读吧。 声:(板书:声)是啊?词中哪些声音?它们仿佛在说什么?(随着学生说的声音读句子。)你能读吗?……他读的时候,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你能读吗?让我们听着你的朗读,走近大自然,感受这虫鸣鸟叫。边读边想象作者蕴含着的美妙声音。(评价:这些美妙的声音奏在一起就是一首动听的歌。) 动:你们看到什么是动的?(板书:动) 白鹭飞——能想象白鹭飞,是怎么一幅动态吗?【生说】这一行洁白的鹭鸟在西塞山前展翅飞翔,正应了那句诗“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好看吗? 流水潺潺是一种动、鳜鱼嬉戏是一种动、斜风细雨也是一种动。 张志和笔下的《渔歌子》,是鲜活的,是富有生命的。我们一起读,把静止的画面变成灵动的。 香:你从哪里闻到了香?(板书:香) ——桃花。(你来读,让我们跟着你一起想象这种香味。) (课件播放音乐)这首词蕴含的内容真丰富,读,一起把颜色、声音、香味、动态都想象出来,(齐读)想象到那副美景了吗?有声音吗?有颜色吗? 这么美的景致,我们也动笔写一写。 拿出作业纸,“选择这首词中的一、两种景物,把想象到的(色、声、动、味)写下来。有能力的还可以引入这些诗句。 评价:——你想象到白鹭飞翔的样子,简直是活了呢 ——恩,你能想象到桃花的香味。真不错。 ——你想象到的西塞山真是太美了。 ——这流水在你的想象下就更是碧绿碧绿的了。) 写好的同学,找找周围也写好了的,你们可以合作着读一读。注意要认真聆听,还可以提出自己的提意见和建议。 刚才我边走边看,给写得好的同学打上了五角星,哪些同学?…请你来读。(预设三人) 评价:(1)这桃花,这流水,不就是(“桃花流水鳜鱼肥”) (2)雨丝细细的,密密地斜织着,好一派(“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景色啊!…… (3)张志和笔下简简单单的7个字,在你的笔下却是如此的生动形象。真难判断谁的更加让我陶醉其中! (4)这么美的文字,如果读得更投入一些多好呀,再试试! 你们写得太美了,如果把你们写的串起来,不就是这首诗里所写的意境吗? 同学们,你们真了不得,能把简简单的文字读成一幅画,写成一段文。词人更是了不起,仅仅用了27个字,就描写得有声有色。这就是词的魅力。 三、品味字词,领会心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美景就蕴含在字中,作者的心境也蕴含在字里,我们再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看看哪个词蕴含了作者的心境。学生读。(学生讨论) “不须归”:是什么意思?(想、愿) “不须归”就是“不想归”读(出示)——“不须归”就是“不愿归”读(出示)——再读作者的“不须归”(读) ——“须”字是不是更能体会到作者不想离去的坚决的内心呢。能吗? 为什么这么坚决?这就和作者的写作背景有关系了,老师查了张志和的资料,你们自己读读。 张志和,唐代著名词人和诗人。十六岁向唐肃宗献策,深受赏识和重用。后来因事贬低官职,但他不愿去上任,决心再不为官。从此,他悠然徜佯于太湖一带的山水之间,长期过着隐逸的生活。 3.知道他宁可不为官也要隐居在湖州的原因吗?(欣赏湖州田园风光) 4、传说:张志和喜欢垂钓,但是,他钓鱼却与众不同——有人说他钓鱼是用直钩,也有人说他钓鱼不用鱼饵。这样能钓到鱼吗?那么他置身于这山水间,是在干嘛呢?(欣赏湖州田园风光) 是的,词人张志和就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在这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一边垂钓一边吟唱着他的《渔歌子》。古代的诗词都可以唱的,想听吗?(《渔歌子》音乐起)。(在这首唱词里有两处词的唱腔有点不一样。“白鹭”湖州话怎么说,“斜风细雨”怎么说,这两词正是用吴语方言唱的,我们也学着唱唱) 四、,总结延伸,背诵词文 1.咱们湖州风景太美了,所以古代诗人戴表元就称赞到“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诗人阮元也这样写:—— 2.古代描写我们湖州美景的诗句有很多,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再去搜集了解。 这首词,我们学到这儿就结束了。 抄写古诗(机动处理) Tags:渔歌,教案,设计,一等奖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