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渔歌子优秀教学设计,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1、能认识 “塞、鳜、箬、笠、蓑”等字,读准字音,会写“塞、鹭、笠”。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3、体会诗词内容,通过想象,由词到画,感受到乡村风光的画意诗情;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4、学生感受古诗词之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通过读文和想象,能由词到画,感受词诗情画意;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一、 歌曲导入,走进《渔歌子》。 同学们刚才听了一首很优美的歌曲,还看到了一些美丽的图画,这首歌好听么?这可不是一首普通的歌,歌词中含蕴着一首千古流传的经典诗词,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张志和的《渔歌子》(板书课题,齐读课) 二、指导初读,读出词的味道。 1.读正确,做到字正腔圆。(学生自读,学习生字词——检查认读生字词——指导书写生字——结合图片理解“箬笠、白鹭、鳜鱼”的意思——指导读词,做到字正腔圆。) 2.注意停顿和抑扬顿挫,读地有板有眼,读出词的味道来。(指名读——范读——师生对读——摇头晃脑地读) ~三、想象作画,品味美读,读出词中的画。 1、墨线勾勒,江南春景物繁多。 ①引导:大书法家颜真卿称赞张志和的《渔歌子》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词”,假如现在黑板上有一张洁白的画纸,要你们在画纸上用墨线勾勒出词中的景物,你准备画些什么呢?赶快去文中找一找吧!(学生一边读词,一边在书上圈画景物。) ②引导学生按照有远到近的顺序把景物一一列举出来,然后老师贴上一幅简笔画。 2、浓妆着色,江南春五彩缤纷。 ①先让学生找到词中描写颜色的词“白、青、绿”。再让学生交流剩下的这山、这水、这桃花、这鳜鱼……是什么色彩或者姿态。(课件出示) ②老师请上班里的小画家为画面涂上好看的颜色。 3、描绘画面,江南春生机勃勃。 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江南的景色特点。(课件出示 的江南) ②学生用具体的、优美的语言描述画面。师启发:“这是一幅静止不动的美丽图画吗?不,它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它不仅有好看的画面,还藏着好多好听的声音,好闻的味道,细心的你能发现吗?”引导学生把画面说具体,说生动。(师相机引入一些诗句,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花草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③让我们闭上眼睛,把自己放到这幅美丽的画卷中。师述:[播放课件]正是春汛时节,听,哗哗的流水声像是在唱着一首美妙的乐曲。(播放流水声)远处,郁郁葱葱的西塞山在蒙蒙的雨景中若隐若现,一行白鹭展翅飞向青天,发出清脆的鸣叫(播放鸟叫声)。近处,一湖碧绿的春水,岸边的桃花开得红颜似火,柔和的春风中,片片桃花带着晶莹的雨珠飘落水中。 ④播放视频,示范朗读,引导学生在优美的《高山流水》曲中美美地读出词中所蕴含的诗情画意,读出江南春的勃勃生机。 ~(四 )细细体会,对比感悟,读出词人愉快的心情。 1、引导学生体会出作者轻松愉快的心情,并说说从哪里体会到的。 2、出示《江雪》这首诗,引导体会同是垂钓者,作者柳宗元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3、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诵读这首词。 ~(五)、拓展资料,深探作者,读懂词人“不须归”的内心。 1、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张志和喜欢垂钓,但是,他钓鱼却与众不同——鱼钩上从来不设诱饵!张志和的做法让我们想起了一个人(姜太公),还有一句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太公用直钩钓了一个周文王,张志和用空钩又钓到了什么? 2、启发学生思考“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里的“不须归”仅仅是指不愿意回到他那个吃饭、睡觉的小家吗?还指作者不愿意回到哪里去了?”出示张志和的介绍,引导学生阅读后,找到答案。(回到朝廷、回到官场。) 3 、师引读词的第二句。 师:是啊,置身于这满目青翠的西塞山,看见那清澈的小溪、红艳艳的桃花,那自由飞翔的白鹭、活蹦乱跳的鳜鱼,张志和怎么舍得回去呢?让我们读读这句诗——生读第二句。 师:听着潺潺的流水声,听着鸟儿欢快的歌唱,任暖暖的春风拂面,任蒙蒙的细雨飘洒,张志和 真不想回去呀!——生读第二句。 师:官场的黑暗,名利的争斗,又怎比得上张志和神仙般的垂钓生活呀!他实在是不想回去呀!——生读第二句。 4、师小结:张志和自称为‘烟波钓徒’,他可真是‘只羡神仙不羡官’啊!让我们和他一起寄情于美丽的山水,把《渔歌子》的诗情画意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吧!”(生练习有感情的背诵。) Tags:渔歌,优秀,教学设计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