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渔歌子ppt及配套板书设计及意图

日期:2017-2-8 09:10 阅读:
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渔歌子ppt及配套板书设计及意图,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课件预览

    1学时
1教学目标 评论

1.认识“蚕.昼.耘.塞.箬.笠.蓑”7个生字,会写“塞”。

2.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词,并能背诵《渔歌子》。

3.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

2学情分析 评论

依据课标、词的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设计上,以品读词之美,领悟词之情为主线;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抓住词眼、想象画面、联系背景,让学生有层次、由浅入深地细细斟酌,从读中领会张志和追求的“不须归”的境界,感受诗词的魅力。

3重点难点 评论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体会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体会诗词语言的丰富意蕴。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读题 评论

师: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宝库中,诗词是熠熠闪光的瑰宝。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23.古诗词三首》。

活动2【讲授】二、读通 评论

1.生自读三首诗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朗读情况。重点指导“了”、“兴”和“塞”的读音,并指导书写“塞”。

3.生再读诗词,读出诗词的节奏和韵味。

师指导:七言古诗的朗读节奏四三式和二二三式,词的朗读可以打节拍(击节而歌)、踏歌、手舞足蹈等多种方式。

活动3【活动】三、读懂 评论

1.导语:三首古诗词都会读了,我们还要走进诗词,体会诗词中的意境。这节课,我们首先走进《渔歌子》。板书:渔歌子

2.了解词牌。渔歌子是这首词的词牌,词牌是填词时用的曲调名称,它规定某一词牌的字数、句数、平仄和韵脚。比如——虞美人、念奴娇、清平乐、忆江南,还有——渔歌子.

3.有些词牌还能表示词的内容,比如,渔歌子,你会想到什么?猜猜这首词写了什么?(就是描写渔翁的生活,表现了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渔歌子”作为词牌名,原来是唐代坊间的名曲,最早出自民间的渔歌。

4.初步介绍张志和作品的特点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词”。张志和这个词人是非常了不起的,他不仅词写得好的,还是一位大画家,他把画画的这种技巧融入到了写词当中。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是他的好朋友,夸他:酒酣兴起,或击鼓,或吹笛,舞笔飞墨。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意思就是说,他写的词就像一幅画。

5.自主合作,想象画面。

自学提示:(1) 反复朗读古诗,结合注释、上下诗句想象想象词画面。

(2)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在小组交流讨论,把头脑中的画面说给伙伴听,相互补充、完善。(6分钟)

6.全班交流。

重点指导:(1)这首词中写了哪些景物?什么季节?(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

(2)你看到哪些色彩了?(西塞山是郁郁葱葱的,粉红的桃花、白鹭、蓝天、流水是绿的,青箬笠,绿蓑衣。

(3)将画面说得有声有色。这样说着,我似乎觉得这画面中还有一些声音、还能让人闻到一些气息。来,静静地,让我们走进这画面中,听——再闻闻——

(课件:流水声、鸟鸣声、蛙鸣……)

7.(音乐)远处,连绵起伏的山云雾缭绕,一群洁白的鹭鸶扑腾着翅膀,飞向青天,近处,桃花盛开了,斜风细雨中,花瓣带着点点晶莹的露珠飘落水中……从你陶醉的眼神中,我看到你心中的画面了,拿起笔,用心写下那画面。

学生写话。

8.交流。

师:等等,你站在哪儿看的?

★站在西塞山脚下,我看到一群白鹭悠闲得飞着,发出欢乐的叫声。桃花声了,粉红的一大片,倒映在水中,仿佛水也变红了。鸟儿在枝头欢快地跳跃着、唱着歌儿,一位老渔翁穿着绿蓑衣,戴着青箬笠,在溪上钓鱼。

★走在小桥上,只看见白鹭在苍翠的西塞山前慢悠悠地飞着,发出悦耳的歌声。溪水唱着歌儿,哗哗地流向远方。吸一口气,还能闻到桃花淡淡的清香。鳜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着。蒙蒙的细雨飘在身上,凉凉的,真舒服。老渔翁就这样静静地垂钓。渔歌子课堂实录|渔歌子教学实录

9.我们似乎忘了什么?是画中的人。青箬笠,绿蓑衣,只留给我们一个背影,此时,你一定看到了他的神情了,是怎样的?

(悠闲的;自在的,从容的;他是快乐的。)

师小结:我们刚才通过词去想象画面,把短短的27个字想象成那么丰富的画面。这是读诗词的好方法。

活动4【活动】四、读透 评论

1.介绍张志和为官的经历,使学生明白,渔翁即张志和。师:读出词中画,还读出词中人,诗词就有这样无限的想象空间。读诗歌,想象还不够,如果我们了解词人的生平,会有更多的发现。

2.作者简介:

张志和不仅诗人,画家,还精通音律。16岁,写折子给唐肃宗,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被贬官,从此再也不作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

2.张松龄《和答弟志和渔夫歌》。

他的哥哥张松龄怕弟弟隐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哥哥这首词写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3.作诗和诗。

师生和诗。

师:弟弟啊,为何不归?(景色太美。我不想去做官了,不想跟那些官场上的人争斗了。)

师:兄弟啊,听说你是直钩垂钓,不放鱼饵,你钓到了什么哪?(悠闲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生活。)

4.引读。

师:明白了,世人哪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张志和就这样直钩垂钓,天天在溪流边,这溪流就成了他的一面镜子,每天透过这面镜子,想着想着,仿佛自己就是跟一些神仙高人在谈话。张志和在太湖边上修了一座茅草屋,他每天清晨打开窗,就可以看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他每天出门时,也可以看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他过的是““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寸不须归”这样的生活啊。

5.背诵。师:我们恍然大悟,张志和垂钓,钓来清闲,飘逸。也只有这样清闲飘逸的心,才会写出这样的千古绝唱,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心平志和。让我们再来诵读。

活动5【活动】五、读“开” 评论

 1.《渔歌子》和《江雪》对比,引导学生比较词与诗的不同,两篇作品意境的不同。

 2.介绍张志和的词对日本诗词文化的影响,激发民族自豪感。

Tags:渔歌,ppt,配套,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