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

渔歌子教案和学案内容

日期:2017-2-8 09:08 阅读:
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渔歌子教案和学案内容,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课件预览

    1学时
1教学目标 评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朗读想象,感受词中美景,体会“词中有画,画中有词”,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所想象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古诗词的学习方法,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感悟“不须归;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感受古诗词之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2学情分析 评论 3重点难点 评论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想象,感受词中美景。

教学难点:

   走进词人内心世界,感悟“不须归”的内涵。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过程: 一、故事设疑,导入新课。 1、导语:唐代有位著名大诗人叫张志和,他经常一个人乘着一叶小舟到江河中钓鱼。但他直钩垂钓,不带鱼饵。同学们觉得奇怪吗? 2、师揭题,板题,生齐读。 3、介绍词、词牌名。 二、初读诗词,读准读通,读出节奏。 (一)提出初读要求,学生自读。 (二)认识生字、写字。 (三)指名读词,检查识字效果。 (四)读出词的节奏,学生评价。 三、细读诗词,赏词中画。 (一)师:我们有哪些方法读懂诗词? 生用各种方法自学。 (二)你们读懂了什么?生汇报。 (三)这首词为我们展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四)用优美的语言完整的描述画面。 (五)这些景色能浓缩成一个字吗?它美的像什么?         师板书“美丽如画    景” (六)________江南。 (七)读出画面。 四、再品诗词,走进词人。 (一)出示张志和生平。 (二)了解渔翁心情。 板书:悠然自得     人 (三)出示资料,师生和诗。 (四)诗人为何不归? 师范读,配乐读。 (五)词人到底在钓什么? (六)指导朗读,练习背诵。 五、课堂延伸,升华情感。 (一)欣赏歌曲《渔歌子》。 (二)让我们到课后去搜集品读田园诗词。 4.1.1教学活动
Tags:渔歌,教案,学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