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渔歌子课件配套优秀教案设计,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本课教学设计了拓展张志和、李煜和现代诗人所填写的“渔歌子”,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感知词牌名和词的格式之间的关系。在课后作业中鼓励学生自己填写! 2教学目标 评论1.通过朗读想象,感受词中的美景,体会“词中有画,画中有词”;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想象的画面。 2.学习古诗词的学习方法,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感悟“不须归”;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3.欣赏词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感受古诗词之魅力及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3学情分析 评论依据课标、词的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设计上,以品读词之美,领悟词之情为主线;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抓住词眼、想象画面、联系背景,让学生有层次、由浅入深地细细斟酌,从读中领会张志和追求的“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境界,感受诗词的魅力。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子》,体会这首词描绘的景象,培养阅读词的兴趣。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寄情山水、悠闲自得的心境。 一、游戏互动:(最强大脑) 孩子们,你们看过一个综艺节目《最强大脑》吗?有什么感受?我们今天就来进行一场最强大脑的竞赛,看谁在一分之内记住的词语最多! 教学过程: 二、检查预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张志和写的《渔歌子》。 <板书课题> 昨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了预习作业,我来看看大家预习的情况怎么样? (1)<出示词>谁来读一读?诗词的读法和文章不一样,诗词在古代都是用来唱的,所以,诗词本身就含有很强的音乐感,这就要求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自己练习一下,再来试试。 (2)“西塞山前白鹭飞”这句中有一个多音字。“塞”它还有别的读音,你们知道吗? 和地名有关的时候一般就读 “sài”,一起读读这个词“西塞山”。 知道什么是“箬笠”和“蓑衣”吗?书中的注释告诉我们了,谁来给大家读读? (3)关于作者张志和,你有那些了解呢?交流一下你搜集的资料。 (4)大家再跟老师一起有滋有味的念一遍吧! (5)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今天学的《渔歌子》和以前学的古诗在格式上有什么不同?(句子长短不一) 这种文学体裁就叫词,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故又称曲子词、长短句等。 “渔歌子”就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它规定了词的格式。谁知道还有哪些词牌名? 三、理解,想象,体会 看来,我们课前预习的不错,那让我们再次走进《渔歌子》,去感受词中蕴藏的美景! 1.大书法家颜真卿称赞张志和的《渔歌子》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词”!假如让你在一张白纸上画出词中的景物,你准备画些什么呢?赶快去文中找一找吧!(用笔圈出来) 2.汇报(课件) 3.你能用以前积累的词语形容它们吗?(颜色、样子) 4.谁能把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么多种景物按词的顺序描绘成一幅画?(写一写) 5.好一幅有声有色的江南的美景图!这首词仅仅有27个字,就描述了这么多景物!这真是风景如画啊! 6.让我们一起感受到这美丽的景色。(配乐读) 7.词中这些美丽的景物,把作者都吸引来了。他正在这斜风细雨中垂钓呢!如果此时你就是张志和,你是怎样的心情呢? 8.词中没有一个写心情的词语啊,你怎么就体会到了作者愉快的心情呢?对比《天净沙.秋思》 9.在一个人眼中景色的美丽一定和心情有关。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悠闲自得的心情吧! 10.在这如画的世界里,一个人在斜风细雨中的垂钓,没有人打扰,可真是悠闲自在啊!所以作者才高唱: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里的“归”是什么意思呢? 11.同学们,读到这里,你的心中还有什么疑问么? 四、探作者,体会词中的别样深情 1.我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张志和喜欢垂钓,但是,他钓鱼却与众不同——鱼钩上从来不设诱饵!你们想到了谁?姜太公等来了周文王,那张志和为什么也不设鱼饵呢? 2.老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张志和自幼聪明过人,16岁便考取了功名,深受唐肃宗赏识和重用。后来因得罪了权贵被免去官职。他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从此不再做官,隐居于太湖一带的山水之间。因常以扁舟垂钓,故自称“烟波钓徒”。 5.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再来看这首词,齐读。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个“归”字还仅仅是回家么? 6.是啊,置身于这满目青翠的西塞山,听着潺潺的流水声,看着红艳艳的桃花,自由飞翔的白鹭,活蹦乱跳的鳜鱼,任暖暖的春风拂面,任蒙蒙的细雨飘洒,张志和怎么舍得回去呢?让我们和他一起寄情于山水,把《渔歌子》诗情画意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吧! 到今天为止,这首词已经整整流传了壹千多年,整首词都已经是千古绝唱了。让我们跟着音乐唱一唱这首词吧! 在优美的歌声中,我们这节课到此结束了!谢谢孩子们! Tags:渔歌,课件,配套,优秀,教案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