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渔歌子多媒体教学设计及其点评

日期:2017-2-8 08:44 阅读:
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渔歌子多媒体教学设计及其点评,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课件预览

    1学时
1教学目标 评论

1.认识生字:塞箬蓑。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渔歌子》和苏轼的《鹧鸪天》。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 评论

四年级的学生,在前三个年级的学习中,对于古诗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通过看注释、查字典的方式理解诗意,但是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的能力还有所欠缺。

这首词内容浅显,描写的田园风光优美恬淡,画面感强,因此教学这首诗词主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并展开想象,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诵读与想象中入诗境,悟诗情,获得审美感受。

3重点难点 评论

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导入 评论

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词,张志和的《渔歌子》(板书)我们听过的天净沙、江南春、忆江南、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渔歌子》都是词牌名。

词牌《渔歌子》始于张志和的《渔歌子》而得名,“子”是“曲子”的简称,故《渔歌子》又名《渔歌曲》。

张志和原名张龟龄,16岁中了举人,皇帝赐他“志和”(板书)从此改名叫张志和,可以说是年少得志(板书)。这首词就是他的代表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渔歌子,走进词人张志和的内心世界。

活动2【讲授】二、学习《渔歌子》 评论

二、学习《渔歌子》

1、正字音,读通顺。

(1)、请同学打开课本110页,借助拼音和注释,自由读一读这首词。

(2)、(出示:部分标红)咱们一起读读红色字的词语。(西塞山在浙江湖州市,是山的名字)

(师:停!谁来告诉老师这些红色的词该怎么理解。)借助图片明词意:

西塞山在浙江湖州市,是山的名字。

鳜鱼就是一种淡水鱼,很鲜美。

箬笠:偏旁都是竹字头,是竹子编的帽子

蓑衣:偏旁是草字头,就是植物的叶子织成的雨衣。

不须归:“须”在字典中有三个意思,你们选择一下这里的正确解释。评:是的。

(3)、指名读:哪个同学再来读读这首词。(2人)

评:很流利、字正腔圆、铿锵有力(小女孩读这首词感觉就是美、有些字你读得不够准,但是老师感受到了你的勇气和自信,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可以把这首词读更好。)                              

——以上3分钟

2、趣读,体会音韵(8‘)

师:其实,诗词的朗诵还是一件挺有趣的事,要不我们一起来试试。

(1)拍手读(2)停顿第一个字读(3)重复后三个字读

(4)敲桌子读(5)配上动作读(6)古人版摇头晃脑读

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可以一个人读也可以几个人一起读。

(3)、学生展示: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

评:有小词人的感觉了!你们有编曲的天赋!你们把词编成了舞蹈,真了不起!

师:古诗词不仅读起来顺口,唱起来也一样好听。要不我们一起来听听。(课件:渔歌子)

3、听读,想象画面(10‘)

 无论是读,还是唱,这首词都很优美的。我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课件出示图片)老师还想说“声中有画”,好的诗词配上美的音乐,当我们闭上眼睛静静聆听的时候,你的脑海里或许会浮现一幅又一幅让你印象深刻的画面。

(1)、播放录音(2)、写话训练

听着那首古典而又熟悉的旋律,我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唐朝,来到了西塞山下,我看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渔歌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_”。

4、诵读,感悟情感(5‘)

面对青青西塞山,看那白鹭展翅飞翔,身旁桃花烂漫、流水潺潺、鳜鱼肥美、斜风细雨之中,词人志和陶醉了,于是便写下了……(配乐课件,学生齐读)。

(2)、师:(出示背景) 张志和曾经是朝廷命官,后来因得罪权贵被贬(biǎn)官,他开始厌恶官场,最后干脆辞官不做,从此寄情山水,隐身于大自然,以钓鱼为趣,以致于常年不回家,自号“烟波钓徒”。他的大哥张松龄担心弟弟在外面受苦,特地写了一首词劝他回家。

(课件出示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师:下面,我来当哥哥,你们当张志和,我们一起来对读两首词。

“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齐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生:(齐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生:(齐读)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生:(齐读)不须归。

师:(指生)志和啊,你为何不归?(志和的知音在哪里?)生:交流(2人)

评:孩子啊,你就是志和的知音啊,你的话说倒他心里去了。

荣华富贵也好,高官权利也好,在志和眼中都是世俗之物,哪比得上这青山绿水间的悠闲自在呢。来,让我们合上书本诵出张志和的心声,诵出他的悠闲自在。

年少得志的张志和在官场屡遭不公和诬陷,内心有不平有抱怨,可是当他来当西塞山来到这青山绿水之间,他的不平与抱怨都烟消云散,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悠闲自在。

来,让我们诵出他的悠闲自在诵出它的陶醉。

小结:(板书:悠闲自在)

活动3【活动】三、学习《鹧鸪天》 评论

三、学习《鹧鸪天》

1、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词,苏轼的《鹧鸪天》,请翻开《经典诵读》156页。同学们先结合注释和。

2、展示读(2人)

评价语言:这么难的一首词,老师还没教,就能读成这样,厉害!

          意味悠长,很有词人的感觉(节奏感强,很有趣)

3、师生合作读:你们愿意与老师对对碰挑战读吗?逐句。评:挑战成功!

4、同桌合作读:下面同桌两人,也来对对碰挑战读。

5、填空背诵:咱们试着背诵一下。评:不错!

            难度再加大一点     评:了不起!

            最高难度:         评:了不得啊!

6、配乐朗诵《渔歌子》《鹧鸪天》:优美的词配上好听的音乐,百读不厌。齐读一遍。

活动4【作业】四、小结和布置作业 评论

四、总结:古诗词是我们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文化精华,它的味道有点像茶,越品越有滋味,越品你越会被它深深吸引!同学们,如果你能反复去朗诵,去品味,相信你一定能感受它无穷的魅力!

【作业】

课下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同学互相交流。

Tags:渔歌,多媒体,教学设计,及其,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