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乡村四月课件配套优秀教案设计

日期:2017-2-7 15:07 阅读:
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乡村四月课件配套优秀教案设计,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课件预览

    1学时
1教学目标 评论

1、认识1个生字“蚕”,会写两个生字“蚕”“桑”,正确读写“蚕桑”这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会默写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2学情分析 评论

《乡村四月》是 《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一首古诗,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的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描写了四月乡村的大地上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写人,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启示。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亮的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四月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3重点难点 评论

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在头脑中把文字转化为画面,读中感悟,体会诗中意境。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乡村四月 评论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背诵古诗,今天陈老师想考考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这有几幅画,谁能一看到画就想到相应的古诗,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出示图)

师:看到这幅画,你会想到我们背过的哪首诗?

生: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师:歌声真好听,这是

生:《小儿垂钓》

师:谁会背?都会,我们一起来背(学生齐背)

师:字正腔圆,再来看,请你

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瞧,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啊!今天我们再走进一幅画一首诗生齐读课题:《乡村四月》

师:乡村四月是一首田园诗,写的是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去过农村吗?农村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生一:非常悠闲;

生二:自由开放;

生三:无忧无虑

师:真让人向往啊!那南宋诗人翁卷笔下的这首诗,农村又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听清楚自读要求,读准,读流畅,难读或读不懂的字词标上记号。

师:真投入!到底是哪些词让你读不准或不理解呢?(指名学生画出词语。)

师:你能读准这些词吗?谁来试一试?请你(学生读)

师:真不简单,这里有些词真的很难读。先看山(生:原),结合注释指的是。

生:山陵和原野。

师:原来山原是指两个地方啊!你明白了什么?

生:白满川是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稻田的光辉

师:哦!是太阳光照在稻田的水里啊。你呢?读懂了什么?

生:子规就是杜鹃鸟

师:是啊!杜鹃鸟的叫声可好听了!“布谷、布谷、布谷”,因此它还有个名字叫“布谷鸟”。

师:这里还有才(生:了)多音字你是怎么知道它读“了”的?请你。生:我是预习时通过查字典知道的。

师:“了”在这里是“结束”的意思,是说人们刚结束了蚕桑的事情又要插秧了,所以读音为(liao)。他通过查字典,还联系上下文准确的判断出了这个字的读音。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谁再读?(指读、齐读)

师:再看,蚕(生:桑),这两个字都是平舌音,连在一起特别难读。蚕桑,读。

(生齐读:蚕桑)

师:读准字音了,你也来读

指名生:蚕桑。

师:读准确了,你带着大家来读。

生:蚕桑(全班齐读)。

师:请你把这行诗读一读(白板聚焦:才了蚕桑又插田)

生:才了蚕桑又插田。

师:想看看蚕吗?

生:想

(出示课件:蚕吃桑叶图)

师:这就是蚕,它吃的是。

生:桑叶。

师: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字的写法(点击课件讲解)蚕是上天为我们人间派下来的一种可爱的小虫,这可是可爱的精灵啊!桑,过去的时候是这样写的:

学生看课件齐读:“又”是手,木上有三只手,表示许多手在采摘桑叶。师:现在是这样想的:三个“又”就像一片又一片的桑叶长在树木上,“又”的捺都变成了点,“木”的横要长一些,稳稳当当地托住上半部分。让我们在作业单上练习一遍。注意:提笔就是练字时,写的时候要一看一写三对照,这样才能写得一个更比一个好。

师:我们班同学的字写的真漂亮,看张子游写的(展示)他记住了我们平时写字强调的,写字要。

生:上不顶天,下不着地,左不靠墙,右不碰壁。

师:请同学们像他这样再写一遍。

师:我们再来读读这行诗。(课件:才了蚕桑又插田)

师:了不起,同学们通过查字典、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来帮助解决自己的阅读障碍。其实读书的时候遇到了拦路虎我们还可以多请教,可以问(生:老师)问(生:同学)等等。

师:对,这都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古诗传送至今,有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请同学们听一听

(课件:播放轻音乐,师生同读)

师:自由读一读,读出诗的节奏。

师:谁来试一试?(指名读)

师:读出了节奏感,而且做到了字断旁连。我们的语音系统都要和你们诗词对读呢?这可是有难度的,谁愿意来?(两位)好,先请你。

师:都出了停顿,谁还愿意来挑战?

师:他读出了字断声不断,很有节奏!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也想和你们诗词对读。我来读每行的前四个字,你们来读后三个字

(师生合作读)

师:古诗不仅有独特的节奏和韵律,还会给我们呈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听老师诵读这首诗,闭上眼睛想想这首诗给我们带来的画面

(师自己来诵读)

师“:美吗?

生:美!

师:自由读,一边读一边看注释想象画面,让这些美丽的画面在我们的脑海中(学生自由练读)

师:有的同学读了很多遍,反复诵读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相信这些美丽的画面已经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这首诗共有两句,谁能说说(课件:读到这一句,_____________,这一句,我仿佛看到(听到)_____________)读到哪一句,你仿佛看到什么样的画面或听到什么样的声音。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同桌互说,师巡视检查)

师:看你们说得有声有色,谁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看到的画面,两句诗你最喜欢哪句诗看到的画面,请你。

生:我从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仿佛看到了绿遍山原白满川,雨如烟,我还听到了子规鸟的叫声。

师:对,诗中就是写了这些景物。聪明的孩子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生:我看到了漫山遍野到处都是绿的。

师:到处是指哪里?

生:山坡、山岗、原野。

师:那四月的乡村什么都绿了呢?

生:小树、小草、稻田里的禾苗。

师:是啊!放眼望去,山坡上,田野里,小草绿了,小树绿了,到处一片绿色。诗中四个字告诉我们了,这就是“绿遍山原”。此时的你,就站在乡村的稻田边,你看到的仅仅是绿色吗?

生:还有白色。

师:这白色是从哪来的呢?是太阳照在稻田的水里,反射出来的光辉。

这白色像什么啊?

生:像鱼鳞,像碎银,还像珍珠。

师:是啊!银光闪闪,波光粼粼,真美啊!这就是“白满川”。站在乡村的稻田间,诗人情不自禁的感慨(课件:图 绿遍山原白满川),我们也忍不住感叹

生:绿遍山原白满川

师:如果说是雨天,四月的乡村就更美了!细细的雨丝飘飘洒洒,如烟如雾,弥漫在整个山村,此时,你仿佛听到了什么?(课件:播放鸟叫)

生:我仿佛听到了布谷鸟的叫声。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蒙蒙的细雨。

师:这就是(课件:子规声里雨如烟)

师:(课件: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自清)

师:在这如烟似雾的江南水乡,布谷鸟飞啊飞啊,飞到了垂柳上(课件:柳树图)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真是(课件:子规声里__如__),“布谷布谷”,杜鹃鸟又来到了黄四娘家,引“黄四娘家花满蹊,千多万多压枝低”(课件:出示课件),这又是(课件:子规声里__如__)

师:在这如诗如画的江南的水乡,山坡上,原野里,到处一片绿色,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互辉映,满目亮白,银光闪闪,波光粼粼;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美丽极了!这就是。

指名读: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乡村四月的美景,听到了美丽的杜鹃鸟的啼叫,谁能读得让我看得再清楚些?(指名读)

师:你都把诗文读成画面了!弄懂了诗句的意思再读,就越来越有味道了!让我们像他这样,读出画面。
(学生齐读)

师:能读成这样真不简单,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你们真的读懂了!这样一幅图,如果让你给它起一个名字,你会给它用一个什么词?

分别指名说,生:景色宜人,美丽,美景。

师:我们选一个。

生:美丽。

师:请一名学生到白板上板书(美丽)

师:刚才我们一边读(课件: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一边想象画面,就感受到了乡村的美丽(课件:美丽)

师:看来,理解古诗,想象画面可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哟!现在,请你用这种方法,读一读下面两行,边读边想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交流:我看到了人们都在忙碌。

师:他们在忙什么?

生:有的采桑,有的插秧。

师:养蚕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让我们走进蚕农,感受他们的辛苦(课件:采桑图)

师:仅仅是养蚕就要干那么多活儿,真辛苦啊!可是人们刚忙完养蚕的活,又开始忙插秧了,让我们看看人们是怎么插秧的?(课件:人们插秧图)

师: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这就是(课件:才了蚕桑又插田)

师:除了养蚕和插田,猜猜人们还要忙什么呢?

生:忙着织布,喂鸡,种地。

师:这就是,才了。

生:喂鸡又喂鸭,才了种瓜又种豆。

师:一个(在白板上画)“才”和“又”告诉我们(课件:乡村四月闲人少)

师:是啊!乡村的四月不但大人在忙,小孩也在忙。看看这家人在忙什么?(课件:四时田园杂兴插图)爸爸准备去?

生:种地。

师:妈妈在忙着?

生:织布。

师:连小朋友也在学着?

生:种瓜种豆。

师:所以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写道(课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师:四月的乡村,家家户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在忙着劳动呢!真是乡村四月闲人少。人们真

分别指名回答。(列白板上的板书:勤劳)

师:回顾这首诗两句话分别表现了。

生:田园美景,人们勤劳。

师:这两幅画面让我们看到了这儿的景美、人勤(板书)。这两幅画面你最喜欢哪幅画面?赶紧用笔留在你的笔尖(轻音乐)。

师:提醒坐姿。

师:我们请先写完的同学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留下的画面。

(分别指名读所写画面)

师:真让人羡慕,如果能~~在这儿多好啊!继续看着画面来分享你的画面。

师:我真想要成这里的人,在这无忧无虑的生活。读到这,这样的乡村生活给你们什么样的印象?

生一:我对乡村生活十分地喜爱和向往;

生二:他们的生活清苦,却给人温馨自由自在的感觉;

生三:他们虽然很清苦,却很开心自由。

师:开心、自在使我们一直追求的。

生:第一向往,第二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师:同学们,你们说出了大诗人翁卷的心声,让我们来看看作者翁卷的心声。默读,读完了举手。

(指名读作者简介,出示课件)

师:翁卷一生与世无争,喜欢田园生活(课件:引),就是他一生的写照。此时此刻,再读这首诗,你一定有不一样的感受,让我们全体起立,像大诗人一样带着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一起来诵读这首诗(播放轻音乐;先出字再无字)

师:还能看着画面再读一读吗?

(学生齐背)

师:古诗不仅可以读,还可以背呢!老师找了一段曲调,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轻音乐)同学们,其实乡村是一幅画,也是一首诗,描写田园的古诗还有很多,老师课下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学生齐读)课下多到乡村去走一走,看一看。课后实践:收集并阅读更多有关“乡村,田园风光”的古诗,最后给大家推荐读这样古诗的书。


Tags:乡村,四月,课件,配套,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