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乡村四月ppt课件和教学设计及教案分析

日期:2017-2-7 12:06 阅读:
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乡村四月ppt课件和教学设计及教案分析,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课件预览

    1学时
1教学目标 评论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 评论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古诗并不陌生,但是真正自己理解诗意,感悟诗情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对于对比着学习古诗,并通过读透,理解诗意,成为了教师的教学意图。

3重点难点 评论

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 评论 4.1.2学时重点 评论 4.1.3学时难点 评论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评论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3课《古诗词三首》,从课题我们就知道,这篇课文中既有(学生接:诗),又有(学生接:词),那么,今天这堂课呢?我们重点来学习前两首古诗。

1,教师:想必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预习。那么,从这两首诗的题目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学生:乡村四月指的是江南农村初夏时节。读题目,我就知道了写诗的时间和地点。而且,我猜测诗中写的是乡村的景色或事。 教师:你分析的很对,很多诗人都以写诗的时间和地点为诗题。

2,接下来,我们说说《四时田园杂兴》吧,你怎样理解的? 学生:就是说本首诗写的是四月的乡村各种有兴致的事情。 教师:这位同学对四时的理解不对。四时在这里是指四季。杂兴,书下注释有,指各种兴致。四时田园杂兴,就是说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本题点明了诗的选材范围,本诗选自《夏日》中的一首。同学们,懂了吗?

活动2【讲授】(二)读准生字,读流利古诗  评论

  1,教师:说完诗题,我们说说诗吧!你们把诗中的生字读准确了吗?古诗读通顺了吗?老师要检查一下。谁来读第一首,这么多举手的,老师找四名同学古诗接力。就你们四名学生吧! 学生接力读古诗。 教师:你们四名同学生字读得都很准确,特别是这名男同学,“蚕桑”这个词读得字正腔圆,还很标准。这两个字都是平舌音,要想读书好,还真不容易呢!你来教教大家。 学生:蚕桑。 同学们齐读:蚕桑。 教师:很好,把蚕桑放回句子中,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学生:才了蚕桑又插田。 这个句子中还有个多音字——了,你发现了吗?(学生:发现了),它是什么意思?(学生:结束。)当它做结束的时候就读三声。再请个同学来读一读。 学生:才了蚕桑又插田。

2,教师:检查完了第一首,我们再来看看第二首。谁来读第二首? 学生举手读。 教师:同学们读得都很准确流利,很好。特别是这名同学,这个“供”字读得很准。这个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学生:从事。 是从事的意思,那么它就读(学生接读:供)这个字只有在表示奉献,祭祀用品、法庭用语时读四声。我们来一起读读这句。 同学们:童孙未解供耕织,页傍桑阴学种瓜。

活动3【讲授】(三)对比想象解诗意  评论

 1, 教师:通过检查,老师发现同学们读得又准确又流利。想必课前预习已经读了很多遍,是不是?对于这两首古诗,老师也读了很多遍,发现它们之间有相同之处。你也对比着读一读。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谁先发现谁举手? 学生们默读体会。

学生1: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宋代的。

学生2:一行都是七个字,都是七言诗。

学生3:都写了农村的生活。

学生4:都写了人们的忙碌。

教师:这名同学说得很对,老师也读出了这一点。还有谁和我们一样,也发现了这一点。(学生举手)这么多。好,接下来,我们就说说《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中人们的忙。

首先,我们来看《乡村四月》,这首诗中那句你读出了人忙? 学生:乡村四月闲人少,闲人少,就是忙的人多。

教师:有道理,那他们在忙什么呢?

学生:蚕桑,插田。 教师:什么意思?

学生:蚕桑的意思是养蚕种桑树,插田的意思是在田里插秧。

教师:说得很对,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就是蚕,这就是桑树,蚕就是靠吃桑叶长大的。这就是插田,就是在田里插秧。看了图片,同学们对蚕桑和插田之事就更加理解了。让我们把这两件事放回去,再读读这句诗。就你来吧! 学生被指名读诗句:才了蚕桑又插田。

教师:瞧,他们多忙,干完这样有忙那样。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 同学们齐读。

教师:多么勤劳的人们,我们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乡村四月》人们的忙吧。

学生:乡村四月闲着的人很少,忙碌的人很多。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情,又去田里插秧了。

教师:说得很好,一幅乡村人们忙碌图就在老师的眼前打开了。作者写乡村人们的忙,是想表达他怎样的感情呢?

学生:赞美!

教师:让我们带着赞美的语气再来读读这句。

同学们齐读。

2,教师:我们把对《乡村四月》人们的赞美之情都融入到了声音中,《四时田园杂兴》的人们也忙,和《乡村四月》的人们忙得一样吗?我们来看看《四时田园杂兴》的人们都在忙什么?带着问题读读《四时田园杂兴》。

学生:他们在忙耘田和绩麻。

教师:耘田和绩麻是什么意思?

学生:书下注释有,耘田就是出去田里的杂草。绩麻就是把麻搓成绳。

教师:我们也把这两个诗放在原句中读一读。(学生读)除了这两件事,还有别的事情吗?

学生:我从“也傍桑阴学种瓜”中看出了还有种瓜一事。

教师:谁学种瓜? 学生:童孙。

教师:你读读这句话,(学生读)原来是小孩子在学种瓜,那耘田和绩麻是谁在忙碌的事情?

学生:是大人在忙碌的事情。

教师:范成大的笔下真是大人忙,小孩子也忙额!大人和小孩子们虽然很忙,但是他们的心里怎么样?(开心)开心什么?(只有忙碌才会有收获。)带着这种开心与对丰收的向往,我们再读读这首诗吧! 学生读。

教师:知道了大人和小孩子都在忙什么。我们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他们忙碌的情形吧。先说说大人的。

学生:大人们白天锄地,晚上搓麻绳。农家的男男女女都各自忙着自己的拿手本事。

教师:真忙,那小孩子呢?

学生:小孩子不懂得耕织的事情,却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教师:同学们看,大人和孩子们这么丰富的忙碌画面,范成大几句诗就写了出来。短小精悍寓意深,这就是古诗的魅力。让我们在品读一下这首诗的魅力。 学生再读。

3,教师:找出了相同之处,那么两首诗的不同之处就显而易见了。第一首诗中,不仅写了人们的忙,还有什么? 学生:第一首诗中还写了乡村的景色。

教师:乡村的什么景色?找一找。

学生:山原、白满川、子规、烟雨。

教师:它们都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山原是山岭。 白满川是稻田里的水色映衬着天空的光辉。 子规是杜鹃鸟。 烟雨是:蒙蒙的细雨。

教师:明白了它们的意思,我们在把它们放回句子中读一读。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学生1:我仿佛看到了山陵和原野一片绿色。

学生2:我仿佛看到了稻田里的水色映衬着天空的光辉,非常的美丽。

学生3:我仿佛看到了杜鹃鸟在蒙蒙细雨中飞,听到了杜鹃鸟的叫声。

教师:说的真好!这如画的乡村四月,吸引了作者的视线;也一定留住了你的脚步,带着愉悦的心情,谁再来读一读。 学生读。

教师:瞧瞧这名同学,表情都在享受。读书何尝不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来享受一下。 师生共读。

教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都陶醉在了其中。 我们已经反复读了很多遍,这两首诗。现在,我们试着背一下,好不好?

学生:好。(一起背诵)

教师:同学们真棒,这节课和老师一起品读学习,不仅读懂了诗,还背了下来。回忆一下,跟随着老师的脚步,你是怎么读懂这两首古诗的。总结一下。

学生:《乡村四月》的后两句和《四时田园杂兴》通过感受人们怎么忙,我们读懂了。《乡村四月》的头两句,抓住景物的特点,一想象,我们也读懂了。所以,这两首诗,我们都读懂了。 教师:抓住人物特点分析勾连解诗意、;抓住景物想象画面解诗意。这就是老师交给大家读懂古诗的好方法。

活动4【讲授】(四)迁移运用 评论

 教师:运用这个好方法,就能很快读懂古诗。我们来试一试。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自学下面的古诗。 大屏幕显示: 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自学提示:

1,你是怎样理解诗题的?

2,读这首诗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写这首诗时,作者是怎样的心情?

教师:已经读懂诗的同学举手。

学生1:我读懂了诗题,诗题的意思就是作者约了一位客人。

学生2:我读懂了古诗的头两句,意思是梅子黄时,处处都在下雨,长满青草的池塘上,传来阵阵蛙声。

学生3:我想说说后两句的诗意,已经到半夜了,约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用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击,震落了烧残的灯芯。

教师:同学们所学有所得,所得会运用。同学们很棒,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活动5【导入】五、课后教学反思: 评论

 我今天讲的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第23课《古诗词三首》。这篇课文包括两首古诗《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一首词《渔歌子》。《古诗词三首》选入课本,主要意图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受讲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根据群文阅读的特点以及精读课文的要求、我设计先学习前两首古诗。我预设本课的目标为:1、正确读写“蚕桑、耘田、了、供”等词语。 2、 以对比为切入点,随之借助注释、课件等,正确理解诗意,掌握理解诗意的新方法。3、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前两首。 4、感受优美的田园风光,体会繁忙的乡村生活,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我预设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读懂诗意,熟读成诵 。初步让学生了解群文阅读,构建群文阅读思想,养成爱思考、爱探究的好习惯。 为了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计自己的教案的。首先了解两首诗的诗题,检查学生对于这两首古诗是否把生字已经读准确、读流利。接着整体感知找两首诗的相同之处,学生一定会发现,两首诗中都写了人们的忙碌。之后,带领学生边读边感悟,分析勾连,两首诗中的人们都在忙什么?都是怎样忙的?学生抓住人物忙碌的词语,就了解了两首诗中人们忙的内容。随之《乡村四月》的后半部分、《四时田园杂兴》的诗意就不知不觉出来了。紧接着,让学生找两首诗的不同之处,这显而易见,学生很快就能发现,第一首诗《乡村四月》中,不仅写了人们的忙碌,还写了乡村的景色。让学生在读中品一品,抓住这前半部分的景物特点,想象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乡村四月》这首诗我们就都懂了。之后是,总结学法:抓住人物分析勾连解诗意。抓住景物想象画面解诗意。最后,根据本节课学到的理解诗意的新方法。迁移运用自学古诗《约客》。 课后我认真反思了自己的课,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我的预期目标,所有的教学环节都和自己设计时的一样,一步一步与学生走完。但是遗憾的是我的细节并不完美。最大的不足就是读,人们都说,三分诗,七分读。心里明白多种多样的读、品。在教学古诗课中应该必不可少。可是,本课读的环节很生硬,没有达到预期想象效果。读的巧妙指导教案设计上写得挺好,可惜实际教学时大脑空白,丢了大半。其次是我的教学语言不够丰富,对学生表达的引领不到位。不仅是这样,还有幻灯片不能和课堂完美的结合,古诗的配乐没有播放出来等等。遗憾中,我更加认清了需要努力,加强的方面。首先,平时就要加强教学语言的锤炼,注重和学生们每堂课上的巧妙互动。其次,把平日里的每堂课都当做公开课,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心里承受能力和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应变能力。力求无论何时都成熟、稳重、自如地站在课堂上。最后,要加强读书,吸去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方法。让自己的大脑始终保持新鲜、有活力,对语文教学有感觉、有创新。 群文阅读的路很长,我刚刚迈出了第一步。以后,我会更加用心,边走边思考,走好每一步。

Tags:乡村,四月,ppt,课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