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

乡村四月课堂实录

日期:2017-2-7 12:04 阅读:
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乡村四月课堂实录,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课件预览

    1学时
1教学目标 评论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做到熟读成诵。

2、在诵读品味、情景想象中感受优美的田园风光,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3、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养成主动积累的学习习惯。

2重点难点 评论

1、抓住重点词,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

2、感悟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3.1.1教学目标 评论 3.1.2学时重点 评论 3.1.3学时难点 评论 3.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看图,吟诗导入 评论

(师:同学们,看到“乡村”这个词,你眼前浮现出了什么场景?让我们一起走进乡村,领略乡村的田园风光吧。)

出示乡村田园几幅图,(

(师:看到碧绿低垂的柳树,我不由想吟这句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接着出示图景:绿水白鹅、儿童放风筝、金黄的油菜花、骑黄牛,引导学生吟诵相关诗句。

(生: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活动2【讲授】揭示课题,了解诗人 评论

1、(师 ;板书)学生读题

2、师:读了题目,你得到什么信息?

生:时间是农历四月,春末夏初;地点:乡村,江南的乡村,长江以南的太湖流域。那么题目意思就是四月份的乡村景色。

3、师:这是一首诗歌,作者是南宋诗人翁卷先生,比起李白、杜甫、白居易,我们对他显得有点陌生。那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了解这位翁卷先生吧。

 (课件出示翁卷的资料)——学生一起读一读。翁卷 字续古,一字灵舒,(简单介绍古人字和号有相近、相反二种起法,明确应该根据舒、卷是反义词,读为第三声)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一生没有做官,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他的诗大多讲究技巧,诗风清苦。他喜欢田园生活,擅长作田园诗,是一位真正的布衣诗人。

活动3【活动】初读古诗,读通诗句 评论

1、师 ;出示全诗。

生:自由读,读准字音,反复读,读通顺了,开始练读

2、师:要读准“卷、了、蚕桑”的音,(卷、了的不同读音、组词,蚕桑都是平舌音)。指导书写“蚕桑”。(以“蚕为天下虫,鸿是江边鸟”的对联帮助学生记住字形,“桑”字在书写时“又”最后一笔写成点)

3、师生打着节奏吟诗。(明确多为二二三格式的停顿)

活动4【练习】品读,悟情 评论

1、师:学习古诗,除了多读,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我们该想什么办法来解决呢?

生回答。

师总结:查工具书、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问老师同学。

2、师:请同学们运用以上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疏通字词,理解诗意。

3、师:同学们,读了这么多遍,诗歌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景美、人勤

4、师:诗里描绘了哪些美美的景物呢?(用“—”标画出来)

生回答

   师相机板书:山原  子规  川  雨

   理解:山原

5、师:诗中除了写景,还写了什么?(生:人)

6、师:这山原,这子规,这川,这雨,构成了乡村四月一道亮丽的风景。你最喜欢哪一种景物?为什么?

生汇报,师相机指导品读。

(1)品读“绿遍山原”一句。

师:①诗人说“绿遍山原”,这是怎样的绿啊?是哪些景物绿了,哪些地方绿了?

生:②我们来到山间田野,看啊,(         )绿了,(      )绿了。!往上看,(       )绿了!再往上看,(         )也绿了!这座小山绿了!那座小山也绿了!这片原野绿了!那片原野也绿了!是啊,一片片原野也绿了,一座座小山绿了。这就是一碧千里的绿,漫山遍野的绿——绿遍山原!

师:(提示学生按照方位顺序,结合图片描述)

师:③谁能用你的朗读,把这绿绿的山原给展示出来?(指导朗读)

(2)品读“白满川”一句。

师:①在这一片绿色之中,稻田在诗人的眼里却是另外一种耀眼的色彩,那是什么?(白色)

生:“白满川”。

师:②这“川”让我想起李白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里的“川”是指瀑布像一条河流挂在山前,这里的“川”指的又是什么?(平地——是稻田啊!)

师:③农历四月,乡村的人们已经在翻耕好的田里灌满了水,即将准备插秧了。水田被天空的亮光映照着,显得怎样?——白亮亮、白茫茫。(出示课件)看啊,就是这样的白亮亮、白茫茫,诗人称之为“白满川”!

师:④是呀,乡村四月,到处都是青山,到处都是白水。绿得鲜亮,白得耀眼,绿白辉映,令人陶醉!美吗?谁能美美的读一读这句诗?(课件出示:绿遍山原白满川)

(3)品读“雨如烟”一句(结合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具体理解)

师:①在江南的乡村四月,这样的青山,这样的白水,往往笼罩在蒙蒙的细雨之中。(课件出示乡村烟雨)那细雨绵绵的,像什么?(牛毛 花针 青丝 轻尘 烟雾)就是这样的细雨,轻轻的,它飘落在你的脸上,抚摸着你的脸颊,轻吻着你的额头,惬意至极。就是这样的细雨,密密的,它飞舞着,飘洒着,整个乡村都像罩上了一层薄薄的烟雾。难怪诗人会说“雨如——(生:烟)”再读轻些,“雨如——烟。”

师:②这般的乡村,这般的美。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听(播放子规声),这是什么声音?它在歌唱什么?

生:子规(布谷、杜鹃)

师:老师根据诗歌的内容构思了一幅铅笔画,下面请同学上来给它涂上不同的颜色,并说说你这么涂的原因。随着学生的汇报,相机指导理解古诗。

师: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细致,让老师的这幅画增色不少。

师:乡村人家,此时他们又在忙什么呢?你知道什么是“蚕桑”吗?养蚕要做些什么?课件出示养蚕画面,师简介:采桑——给桑——“上山”——收茧

孩子们,养蚕要做这么多工作,你有什么感受?(繁忙 辛苦)

是呀,多么繁忙而辛苦啊!这边要忙着蚕桑,那边又要忙着插田!

李绅的《悯农》,让我们更加明白种田怎么样?

生——辛苦!

师: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生:粒粒皆辛苦!你想带着什么心情读?

师:四月的水乡人家,除了忙蚕桑、插田,还要忙些什么?(链接农忙谚语)

第二单元学过的农时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拓展:

   师 ;学作小诗。

①还要忙些什么?放到句子中读,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又---------

②运用这句格式,描述我们的生活,也来写几句诗。(翻土,种瓜。喂牛,放鸭。耕田,种菜、、、、、、)

8、指导背诵全诗

师 ;翁卷漫步在这乡村四月的小路上,看到如此美丽的田园风光。看到这勤劳的乡里人家。不由吟诗歌颂,

生——读全诗

师 ;当我们欣赏到这么美的乡村风光,看到勤劳忙碌的人们,感慨万分,于是吟诵起翁卷的诗-

生-------读全诗。

师:时间不等人,我们得离开了,多么舍不得呀,那就把它记在心里吧.

生----背全诗

活动5【讲授】课外延伸 评论

师:其实,这样的田园诗歌还有很多。光范成大写的《四时田园杂兴》就有60首。他以“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划分为五组,每组12首。还有王维的《山居秋暝》、《田园乐》。以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等诗。课后,请同学们找出的诗读读,相信你对田园诗一定会有更多的了解和收获。

活动6【讲授】板书设计 评论

乡 村 四 月

                   (宋)翁卷

        

         山原(绿) 川(白)

         子规(啼)   雨(烟)    (景美)   热爱


          闲人少   蚕桑 插田    (人勤)   赞美

活动7【作业】课后作业 评论

背诵《乡村四月》

Tags:乡村,四月,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