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乡村四月第一课时导学案

日期:2017-2-7 11:27 阅读:
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乡村四月第一课时导学案,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课件预览

    1学时
1教学目标 评论

认识“蚕”字,会写“蚕、桑”两个字,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通过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会同学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古诗学习方法,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

2学情分析 评论

通过前面几组课文的内容,学生对乡村已有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学习基础

3重点难点 评论

通过多种方式来理解诗词的意思。
想象诗词中描写的情景,通过文字描述出来。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活动 评论

教学预设:

入诗

诵春:

课前朗诵以前学习的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句(师生一起读)。

感春:

这一首首描绘春天的诗句,让我们仿佛走进了那一幅幅美丽的春的画卷中。今天老师将要和同学们一起走进1000年前的乡村,去感受四月的风光。

说春

(1)如果让你画一幅那时乡村的图画,你会在图画上画出乡村的哪些事物?

(同学们自由发言,力求说的完整,最好能够用上形容词。)

(2)过渡:作者翁卷就住在这样的乡村,他是南宋诗人,一生都没有做官,刚开始是在将军府里面当军师,后面又在私塾里面教书,非常擅长描写田园生活,这首诗就是诗人翁卷的代表作之一。

(二)解诗

1、(出示全诗)同学们已经学过很多古诗了,你能够用你以前的经验读一读这首诗吗?(请两位同学读),大家评一评谁读的更好?为什么?(同时教学:蚕、桑)

2、同学们优美的朗读声唤起了老师的朗读兴趣,你们也来给老师评一评。

3、师小结:所以要读好一首诗,首先得要给它画上节奏,试一试好吗?

(同学们画节奏)

谁更有胆量在大家面前展示你的朗读声,注意读出节奏。(请两个同学,后分男女读,齐读)
下面我们来分小班合作学习:你们都读懂了哪些词和句的意思?还有哪些不明白的?

绿遍山原白满川

(1)“绿原”:绿色的土地,有树木的绿,有小草的绿,有庄稼的绿,有嫩绿,有翠绿,有深绿,山坡上绿,山坡下绿,平地上绿,带我们走进了绿色的海洋。(读出“绿”)

(2)“白川”:灌满水的田野水波粼粼的,像一面面反光的镜子。

(3)这样美丽的景色,难怪朱熹会在《春日》中赞美道: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B、子规声里雨如烟

(1)“子规”:杜鹃鸟、布谷鸟,是勤劳的象征。深刻内涵:“望帝勤劳”的故事

以前我们四川叫蜀国,有一位皇帝叫望帝,他爱百姓也爱生产,经常带领四川人民开垦荒地,种植五谷。辛苦了许多年,把蜀国建成为丰衣足食、锦绣一般的天府之国。他死后都还放不下农事,最终变成了布谷鸟,总会在春天蒙蒙细雨中鸣叫“布谷、布谷”,仿佛在提醒着人们“播种、播种”。所以,农民们把子规看作是播种的使者,从不伤害它。

(2)“雨如烟”:蒙蒙细雨,春雨绵绵,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滋润了干涸的土地,滋养了地上的一草一木,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你能读出烟雨蒙蒙的感觉吗?

C、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闲人少”:是指忙人多,农民们忙碌的画面

(2)哪两个字可以看出农民们的忙碌?

(同学回答:才、又说明了农民劳动的繁忙紧张。)

(3)农民们在忙碌些什么?还可能会忙碌些什么?(灌田、除草、插秧、放牛羊、种菜、养蚕)

(4)让我们就学着诗人的样子试着把这些忙碌写进诗里。(才了……又……)

(5)面对“才了蚕桑又插田”忙碌的农民,你有什么话想要对他们说?

(同学回答:辛苦、同情、赞美,读出这样的语气)

(6)是啊,一年之计在于春,面对这样辛勤劳作的农民,李绅这样写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以,我们每天吃的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

师过渡:一片片碧绿的乡村土地,一块块灌满水的稻田,再加上清脆的子规声叫,蒙蒙的细雨如烟,插秧的劳动人民,这样的景物让我们用图画试着画出来吧。

(三)画诗

1、学生展示自己的图画。

2、那绿的山原,白的水田,如烟的雨,如歌的子规声,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难怪诗人会情不自禁地吟诵道:……

(四)唱诗

1、一首诗不仅是一幅画,还是一支歌。你听……

2、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就是一支歌,一首诗还是一篇文。试着把你画的图画用文字表达出来吧。

Tags:乡村,四月,第一,课时,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