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乡村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
《乡村四月》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专题的《古诗词三首》的一首古诗。诗人翁卷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春末初夏时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2学情分析 评论四年级学生初步具备了借助注释了解诗意的能力,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挖掘教材的深度,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对意境的想象;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诗的节奏美、语言美、诗境美、诗情美。 3教学目标 评论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读写生字“蚕桑”,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注释理解诗的大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4教学重点、难点 评论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强化学法,自学能力。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意象铺展,走进田园。 评论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释诗题,知作者。 活动2【讲授】二、 通读全诗,感受诗的节奏美 评论1、(出示全诗)谁来说说以前学古诗的方法? 2、请自由读古诗,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3、检查生字“蚕”“桑” 4、读出诗的节奏。 三、理解诗意,感悟诗的语言美。 1、我们把诗读准确了,读通顺了,但诗意还没有弄明白。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诗意呢? 2、请同学们用所说的方法,按要求,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1、先自己说说诗句的意思。2、然后再小组内交流,相互补充,把诗意说得更完整。 ) 谁来看着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指名汇报。 4、带上自己的理解再读古诗。 四、品味诗句,感悟诗的意境美。 1、同学们读得越来越好了!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要体会诗中的诗情画意就要走进这首诗所描写的画面中去。下面,听老师配着音乐读诗歌,一边听,一边充分地展开想象,待会儿跟大家交流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听了老师的朗读,你看到了诗中的画了吗?那就跟同桌交流一下吧。老师有一个要求,要用自己的话完整地把你看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 交流从第一、二行想象到的画面。(抓住“遍”“雨如烟” ) 五、理解诗人,回归整体,感悟诗情之美。 是啊,这乡村四月既是绝美的山水画,又是勤劳的农忙图!诗人翁卷是带着怎样的感情写下这首诗的呢? 六、拓展延伸,诗心画意满心间。 1、古往今来,“田园”是诗人们的宠儿,老师想到了许多田园诗人的经典诗句,如陶渊明、王维、苏轼等。我们一起来读读,体会体会吧! 课件出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 2、田园诗给我们展现乡下迷人的风光,赋予我们无限的遐想。宋朝的范成大写的《四时田园杂兴》给我们描绘的又是怎样的一幅乡村图呢?下节课继续学习。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七、布置作业: 1、默写《乡村四月》。 2、预习《四时田园杂兴》及《渔歌子》,了解诗词的大意。 板书: 乡村四月
山原(绿) 白满川 景美 子规 (声) 雨如烟 闲人少 人勤 才……又 Tags:乡村,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
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