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22* 牧场之国多媒体教案及点评,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
1、认识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画面,感受异国风光。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的可爱。 难点:理解为什么课文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评论1、出示郁金香图片,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郁金香代表哪个国家吗?(荷兰) 对,就是有着水之国、花之都美誉的——荷兰,它还是一个牧场之国。这节课, 就让我们通过对文字的朗读,走进荷兰,走进这别样的牧场之国! 板书:牧场之国(读课题)谁能说说你了解到的荷兰? 2、汇报资料: 3、简介荷兰: 下面就让我们随作者一同走进这优美、恬静的地方吧!去感受真正的荷兰。 活动2【活动】初步感知课文 评论1、出示教学目标。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检查字词。 3、反馈交流,提炼中心。说说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整体印象?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这句话概括了荷兰的风貌,课文着重描写了荷兰的什么?是啊!正如大家所感受到的,荷兰是个牧场使国,是个美不胜收的地方!咱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文第一段。 这句话在文中叫总起句,有开篇点题的作用。接着写牛、马、羊、牧场的夜晚,这是一种什么结构?(总分) 活动3【活动】重点句子品读 评论1、抓重点,合作探究。 (1)自读第2—4自然段,读后小组学习: 荷兰为什么被称为“牧场之国”? 这里的生畜生活的怎样?你能读出这种“悠闲” “无忧无虑”的感觉吗? (2)重点句子: “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 这里作者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牛当作人来写,牛犊像“贵夫人”衣着华丽,仪态端庄;老牛俨然是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它们的家就是这草原、这大自然。这是一幅生动而温情的画面,多么富有生活情趣! “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 “镶嵌”是什么意思?从“膘肥体壮”这个词你感受到什么? “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它们指谁?这草原如此和谐,又岂止是骏马?它们还指谁? 齐读2—4段,读出应有的情感。 2、品读体验。 白天,在荷兰,这个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牛羊、小鸡、马群、黑猪是主人,那儿是它们的王国,那么夜幕降临傍晚的荷兰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同桌之间读读第五段,找出一个最能概括荷兰晚上的词语。 1、品读重点句子。 作者几次讲到这才是真正的荷兰?(出示) 作者几次提到了这句话,你明白吗?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美景发出的赞太。 五、 拓展视野,延伸牧场之美 课文学完了,你能用“ 的荷兰”先总的概括一个你印象最深的特点,你觉得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用上“真正的荷兰” 。 活动4【活动】板书设计 评论牧场之国 自由安闲 牛 马 宁静 和谐 其他动物 这是真正的荷兰! 活动5【活动】教学反思 评论《牧场之国》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是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教学这篇文章,意图是引领学生感受荷兰和谐、优美、宁静、悠闲的田园风光图,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本文是略读课文,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取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牧场之国荷兰的特点。 课堂上的教学,我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分组学习找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出自己对句子的理解,分享对荷兰这个牧场之国的感受。在教学时,我注意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特点,感悟荷兰牧场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仿佛自己也置身于荷兰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辽阔无际的牧场上,正在欣赏着优美的画卷,被眼前的景致所陶醉,发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由衷感慨。再适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幅幅如诗如画的图片,学生再一次为荷兰的美倾倒,把荷兰的印象牢牢地记在脑海了。 教给了学生如何阅读文章的方法我认为非常重要,不只是授之以鱼,更是授之以渔。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欣赏到了荷兰美丽的风景,感受了作者优美文笔,更掌握了如何去读懂以及如何表达眼中所见的美景的一些方法。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还是牵得太死,我的引导作用还不够明显,互动开放不够,没有体现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应该紧扣田园选画面,渗透一些写法的指导,不能只停留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 Tags:牧场,之国,多媒体,教案,点评
![]() |
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