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

21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思路

日期:2017-1-18 14:20 阅读:
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21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思路,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课件预览

    1学时
1教学目标 评论

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4、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 评论

《乡下人家》是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抓住乡村最普通的事物和场景,呈现出1屋前搭瓜架、2门前花盛开、3屋后春笋冒、4院中鸡觅食、5河里鸭嬉戏、6院里吃晚饭、7秋夜虫儿唱等六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展现了乡下人家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在教学中,我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选读探究——品读感悟——朗读再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读中赏词、品句,读中积累、感悟,读中质疑、探究,读中想象、迁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反思自己《乡下人家》一课的教学,我觉得有以下亮点:

    一、 一条主线

    陈醉云的《乡下人家》结构清晰,语言朴实自然,读起来有清风拂面之感,这篇文字没有较难理解的词句。在教学中,我始终围绕一条主线:“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多读课文,抓住能体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风景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在头脑中想一想作者描绘的画面,然后交流品味。这样就使整个教学结构清晰、合理,教学过程流畅。

    二、多种方法

  四年级下册有一个学习要求,即初步学会理解课文的几种方法,如:抓住重点句段阅读,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等等。在教学中我注重了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课文。“青瓜绿藤”画面中,学生在石狮子和瓜藤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的对比中,感受到别有风趣一词的含义。“雨后春笋”一段抓住一个“探”字,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如果你是小笋芽,从土里探出头来,看见了什么?会说什么?”使学生体会到拟人化手法运用的巧妙。

    三、朗读再现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我安排了多层次的朗读。课伊始,我安排学生自由读,边读边画写体会,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品读感悟环节通过指名读、评读、男女生赛读、抓住重点词感悟读、齐读、引读等方式交错使用,最后的欣赏读、配乐读,把读贯穿由于整个教学的始终。这样不同层次的读,加深学生对乡下人家那朴实、自然和谐的乡村生活的理解,让学生与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也提高了朗读能力。

    在课堂上,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评价语要有提升,这个是自己一直都在努力去积累的项目。虽然备课时冥思苦想出好多评价语,但是真正站在课堂上,随机应变的能力还是很欠缺。其二,学生的读后感悟能力比较强,但朗读再现的能力较弱,要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而且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提升。

    课堂的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如何根据学生实际、教材的特点,凸显自身的教学特点,体现新形势下的教学理念,这将是我不懈努力的方向。

3重点难点 评论

学习重难点:在看似平淡的文字中读出美感,感受语言表达魅力,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新设计 评论

一、谈话引题,了解大意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板书:乡下人家(齐读课题)

2、检查预习情况。指导:范写“巢”和“率”

3、纠正多音字读法

强调:结(jiē)瓜(跟读:结瓜)表示植物生长结果的念第一声。

鸡冠(guān)花(跟读:鸡冠花)冠(guàn)冠(guàn)军。

4、乡下人家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课文用了哪一句话来概括呢?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幻灯课件出示:“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理解“独特”和“迷人”


过渡: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任何季节都有自己独特、迷人的风景,那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这独特迷人的景色吧!


二、默读课文,梳理画卷

1、同学们,我们要跟着作者到乡下啦,我们最先到了哪儿啊?生:屋前。

师:在屋前看到了什么?(出示幻灯)生:在屋前看到了……瓜架。

板书:屋前搭瓜架

2、能用几个字概括一下这个生活场景吗(注意既能概括大意,语言要简洁)?

按照这个方法,小组交流讨论,修改导学稿第3题,概括乡下人家其他几个生活场景?写到黑板上汇报

明确:1屋前搭瓜架、2门前花盛开、3屋后春笋冒、4院中鸡觅食、

5河里鸭嬉戏、6院里吃晚饭、7秋夜虫儿唱


三、合作交流,欣赏画面

过渡:让我们一起细细品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生活场景,划出有关的段落,读一读,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你的导学稿三,把你的体会感悟说给小组的人听。

一会小组代表汇报你的交流成果。

1、屋前搭瓜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A、明确:“装饰”。特别漂亮的东西才能叫做装饰,

而城里是石狮子和旗杆做装饰;在乡下,普通青藤结的青红的瓜被称作装饰。

一般装饰都在门前;在乡下,装饰在屋前。

这种写法是——对比

“别有风趣”:别致,独特。

(个性化朗读)

B、自由讨论:装饰还特别在哪里?

石狮子颜色单调,给人威武、严肃的感觉!但是乡下人家的这些装饰却是土生土长的,瓜颜色各异,绿的生机勃勃,看着让人觉得非常地亲切和舒服。正是因为有了这别有风趣的装饰,我们才感受到了乡下人家的独特和迷人。

明确:所以,屋前搭瓜架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幻灯填空)


2、门前花盛开:“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他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这两个词,这两个词看似矛盾。但是

花种类非常多,花比较常见,种的地点很随意——门前,所以朴素

但是颜色非常鲜艳,而且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知道的。每个季节都有花在开,一茬接着一茬的开放,人们都可以欣赏到花苞、花朵的美丽,我认为它很华丽。

(出示幻灯片)演绎:  春天到了,粉红的——芍药花。

春末夏初的时候——凤仙花。

夏天到了——鸡冠花。

秋天来了——大理菊花。

总结:作者正是用了这么一对看似矛盾的词让我们体会到了乡下人家门前这一派──生:独特的农家风光。

门前花盛开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幻灯)

(个性朗读)


3、屋后春笋冒:“几场春雨过后,到哪里走走,常常会看见鲜嫩的笋,成群的从土里探出头来。”

你能给大家描绘一下你眼前的画面吗?

生自由发挥想象画面汇报。

(小组比读)

屋后春笋冒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幻灯)


4、院中鸡觅食

过渡:这么迷人的景色,迷住了你,迷住了我,连小动物也被吸引来了。

 你看,一位慈爱的妈妈带着小鸡们在觅食,多幸福哪!你看,他把一制雄鸡的威武的样子读在了我们的前面。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的脑海中不禁浮现了我们上学期老舍先生的《母鸡》中的片段。同样是写鸡,在不同的作家笔下,用不同的方法写,他们的效果怎么样呀?

 因为城市里,小动物活动有局限性。而乡下里的鸡很自由!由此可看出乡下人家对动物的感情——喜爱

 引读──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其乐融融,很和谐,很温馨,极富人情味。

(男女声赛读)。

 过渡:是呀!那你想,乡下人家照例除了养鸡之外,还会养什么呢?


5、河里鸭嬉戏:“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在乡下人家,鸡成群,鸭戏水。还有同学们笔下的狗啊,还有鹅啊、羊啊、牛啊,他们都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是呀,这真是一派和谐的景象呀!让我们进一步地体会到了,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6院里吃晚饭:“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想象这样一幅很和谐的田园风景画说一说(齐读)。


7、秋夜虫儿唱: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修辞——拟人同学们,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样的画面呀,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这一句诗,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林子因为安静了,蝉和鸟的叫声显得特别悦耳动听;也是因为有蝉和鸟的叫声,使得山林就变得更加得清静了。

你看,课文也是这样,通过描写纺织娘什么样的歌声?(赛过催眠曲的美妙的歌声)来写出了乡下人家夜晚的(生:宁静)

引导:听纺织娘的歌声多美优美呀,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个人朗读),不要吵醒了睡梦中的人们啊。

同学们,秋夜虫儿唱,这也是乡下人家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乡下人家走了一个来回。欣赏了作家笔下的乡下人家的美景,让我们由衷地感受到了──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这句话是全文中心句,总结全文的作用。

总结:同学们能读着课文,想着画面,还抓住了重点词和句,感受到了乡下人家自然和谐的独特、迷人之处。


四、整体回顾,课外拓展

小结:课文写的真美啊!让我们一起回味一下吧!1屋前搭瓜架、2门前花盛开、3屋后春笋冒、4院中鸡觅食、5河里鸭嬉戏、6院里吃晚饭、7秋夜虫儿唱,最美乡下人家!

想象一下,在乡下别的地方,冬天里,可能是一幅怎样的美景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吧!  


五、作业布置,综合实践

1、课后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到乡村去走走,去感受乡村的风景,感受乡村的生活,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我们的心灵好好地去感受美,用我们的笔来记录美。

2、P104页阅读链接——戴望舒《在天晴了的时候》

结束语:现在让我们在《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结束今天的课。


板书设计

乡下人家

1屋前搭瓜架

2门前花盛开

3屋后春笋冒

4院中鸡觅食

5河里鸭嬉戏

6院里吃晚饭

7秋夜虫儿唱

4.1.2教学活动
Tags:乡下,人家,教学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