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

21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日期:2017-1-18 13:38 阅读:
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21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课件预览

    1学时
1教学目标 评论

1.学习本课生字及多音字;
2.初读课文,初步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2学情分析 评论 3重点难点 评论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随文想象画面,初步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体会乡村生活的美。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设计 评论

(一)导入:

1、欣赏乡村的美景(播放视频)师: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先跟你们分享一个美丽的地方,想去看看吗?去过乡下吗?喜欢吗?

2、有这么一位老人,他离开家乡几十年了,在六十多岁的时候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被家乡的美景惊呆了。于是写下了这篇美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乡下人家》。(板书课题)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翻开课文,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还要想一想《乡下人家》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自由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

(1)出示生字词:率领、觅食、捣衣、归巢、催眠 、天高地阔、房前屋后、月明人静、瓜藤、棚架、屋檐、装饰、芍药、鸡冠花、大丽菊、别有风趣、可爱、朴素、华丽、和谐、独特、迷人

学生认读。理解“捣衣”。

(2)出示多音字的词语:

鸡冠花   率领    场地    几场

在这篇课文里面有很多的多音字,你会读吗?别急,自己试着读一读吧。第一个谁来?好,你来。

(1)第一个“鸡冠花”的“冠”在这里读一声,你怎么理解?这里的“冠”是指谁的头冠?(像这样表示帽子或是像帽子一样带在头上的东西就叫“冠”)你能给冠组个词吗?老师也给它组了几个词,一起来读一读。

(2)第二个多音字谁来读一读?读得真好。这个“率”字可不好写,一起跟着老师写一写(师范写,生书写)。咱们一起来写一写吧。这个字还有一个读音,在数学上经常遇到读什么?

(3)接下来的两个词,请你来。(场地,几场)你读得很好,请你当小老师,一起带着同学来读一读。

(4)我们把这两个词语送到课文当中的句子里边,一起来读一读。男同学读第一句,女同学读第二句。咱们比赛着读,好不好?男生来读。

出示句子: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多音字读准确了,现在请你来说一说,这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能不能用两个词语来说一说?(美丽、和谐)你还想到了什么?(自然、朴素)

是呀!咱们的作者也用了这么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你能不能到文中快速地找出来,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谁来说一说。请你来读。(出示句子)找得很准确,声音又那么好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这独特是什么意思呢?谁知道?(板书:独特)那迷人又是什么意思?(板书:迷人)请你来说。

美丽的景色还能让人感受到迷人。那在课文当中,哪些句子还让我们感受到这是独特的,又是迷人的风景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把你觉得他写的特别美的句子,确实景色迷人的句子用笔画出来。开始。 

学习一、二自然段
(1)你来读一读你画出来的句子。(出示句子。)同学们,把这个掌声送给这个同学,这么长的句子,她能够读得这么好,这么流利。真棒!咱们也来学着她的样子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好吗?“青、红的瓜”预备起——生齐读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让我们初步感受到了乡下人家的美景,每一个自然段就是一幅美丽的画面,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再细细品味《乡下人家》。


教学反思:

《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描写了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呈现了一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这既是一篇美文,也是一组组美丽的画面,读完后,正如作者所言“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内容,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随文想象画面,初步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教学难点: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在这节课里,我设计的是第一课时。在导入时先让学生欣赏乡村的美景,从中感悟乡村之美,进而导入新课。因为本课的多音字比较多,所以认读完生字词以后,我利用本课的多音字引出课文的一二自然段学习。通过抓住重点语句,想象画面,在朗读中提出质疑,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乡下美景。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激情不够高,自我的融入课堂不够,在情感上还需要多加强。


4.1.2教学活动
Tags: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