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

21 乡下人家ppt课件和教学目标

日期:2017-1-18 11:57 阅读:
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21 乡下人家ppt课件和教学目标,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课件预览

    1学时
1设计理念 评论

《乡下人家》是人教课标版的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用质朴而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卷。新课程十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强调“悟性”的培养,强调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因此,在教学时,应紧扣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立足于“中心引领,以读为本”的教学思路,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自读自悟中领略乡下风光,培养热爱乡村美景和自然风光的美好情操。

2教学目标 评论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风光,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3、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多重对话中自读、自品、自悟,养成阅读习惯。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读,在合作探究中学会创造性的阅读。

3、体会作者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中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田园风光,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3重点难点 评论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多重对话中自读、自品、自悟,养成阅读习惯。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读,在合作探究中学会创造性的阅读。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 评论

1、复习: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1课《乡下人家》,昨天,我们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和初步了解了课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风景?(板书:瓜架攀檐 鲜花轮绽 雨后春笋 鸡鸭觅食 院落晚餐 月夜睡梦)

2、学习文章的中心句。

①乡下的美景真多,课文中有一句话,写出了作者的感受,你们知道在哪儿吗?找一找,用“——”画出这句话。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③出示问题:

A、乡下人家在什么时候什么季节的景色最美?不论什么时候都有哪些时候呢?不论什么季节都有哪些季节呢?

B、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怎样的风景?(板书:独特、迷人)什么是独特?迷人呢?

④齐读句子。

【设计意图】这是文章的中心句,既概括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生活环境,也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因此,引领学生品读这一句,想象乡村的美景,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

过渡:真是这样吗?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文字中去感受这一份独特迷人的美。

活动2【讲授】品读课文,感悟美景 评论

(一)自读自悟

1、默读课文,思考: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用“﹏﹏”画出来,并在你最喜欢的一处风景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在小组中美美地读一读,说一说,在脑海中勾画那美丽的画面。

(二)交流体会

乡下人家哪处风景让你感受到最独特、最迷人?(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句子,指导品读、感悟课文)

△瓜架 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法体验瓜藤满架的别致。(第一自然段)

1、句子①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

A、教师引导学生说说瓜架的独特、迷人表现在哪里。

B、生说感受

C、女生齐读这句话,男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2、句子②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A、师引导学生畅谈这句话的感受。

B、为什么强调“可爱多了”?句子中的“别有风趣”是什么意思呢? “装饰”呢?课文中这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作者说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别有风趣,谁来谈谈你的感受。

C、石狮子或旗杆给你什么感觉?瓜架呢?

D、师小结:这些石狮子、大旗杆也许给人感觉非常气派,然而乡下人家的门前的这些普普通通的瓜和叶更让人觉得亲切,舒服,十分可爱,课文里这个句子,作者就是通过对比的写法,把这一种独特迷人的感觉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E、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 鲜花  竹笋  抓重点词语感受鲜花、竹笋独特、迷人的地方(第二自然段)

1、根据学生谈感受出示句子①: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A、引导学生说说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鲜花的独特、迷人。

B、点红“朴素、华丽”问:看到“朴素”和“华丽”,你有什么发现?(反义词)作者这么说,岂不是前后矛盾?

C、出示图片问:乡下人家把这些花种在哪里?门前的场地上有没有漂亮的花盆去装饰它?你感觉怎样?再看看花儿开放的颜色、样子,你的感觉又是怎么样?

D、 “依着时令,顺序开放”这两个词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说感受)

E、师小结:乡下人家,一年四季都有鲜花陪伴,这种花谢了,那种花开了,花儿轮着开放,真是独特、迷人。

F、男同学读一读,女同学闭上眼睛边听脑子边出现画面。

2、出示 “雨后春笋” 图和句子②: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A、问:你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从“探”字你体会到什么?

B、你能把小笋芽这份可爱、好奇读出来吗?

C、多可爱的小笋芽啊,能想象它们探出头来想干什么吗?(生畅所欲言)

D、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比动作扮演可爱的笋娃娃。

E、齐读。(带着愉快的情感读出笋娃娃的好奇与淘气)

F、师小结:从大家的表情和声音中,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了笋娃娃的活泼与快乐,乡下人家屋前鲜花开,屋后春笋冒,简直成了一个天然的植物园,这里,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乡下独特、迷人的风光。

△ 鸡和鸭 品味着鸡鸭觅食的情趣(第三、四自然段)

1、根据学生的朗读,出示句子①: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生说感受)

男女声赛读。女同学读前半部分,读出鸡妈妈的尽职尽责,男同学读后半句,读出鸡爸爸的斗志昂扬。
    2、出示句子②: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生谈谈感受)

A、知道什么是捣衣吗?捣衣时会发出怎样的声音?被打的棉被或衣服还会怎样?捣衣时,声音应该很大,可鸭子却不吃惊,你们奇怪吗?想想,鸭子从不吃惊是什么原因? 
    B、师小结:多么自由多么快乐的一群鸭子呀!这在城里可看不到,它是乡下人家河边一道独特的风景。

C、读读句子。

△ 吃晚饭 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情境体验法”进行体会 ,感受着院落晚餐的畅快。(第五自然段)

1、出示句子: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 向晚的微风, 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 绘成了一幅自然、 和谐的田园风景画。(生读后说感受)
     2、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

3、教师听完朗读,随意地走到一位学生旁边轻声问:刚才,你坐在哪里吃晚饭呀?亲切地问另一学生:“你边吃晚饭边看到了什么呀?”再问另一学生:“你听到了什么?在这种环境下吃饭,你有什么感受?”

4、师小结:天上红霞片片,鸟鸣声声,周围花儿朵朵,绿竹摇摇,身边微风习习,笑声串串,这样天高地阔的吃饭能不独特、迷人吗?

5、全班同学把这句话美美地读一读,配上轻音乐。  
    △ 沉醉于花香月夜的静谧...... (第六自然段)

1、根据学生所读出示句子: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2、学生谈体会。

3、师生配合读句子。
    4、学生同桌配合读,请一桌学生读。
  5、小结:这纺织娘的歌声,分明是一首丰收之歌。怪不得辛苦一天的人们,连他们的梦也如此甜蜜。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的教学,我充分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体会和理解,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给予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反复品味,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唤起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活动3【活动】总结课文 评论

 1、来到了乡村,我们看到了屋前可爱的瓜架,门前遍地的鲜花,屋后富有勃勃生机的竹林,见到了鸡鸭成群的欢乐场面,闻到了清新的空气,啊,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呢?(学生交流)

2、生齐读中心句。
     3、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走进了风景独特、迷人的乡下人家,走进了大自然,感受了自然之美。

【设计意图】回味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光,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而升华。

活动4【活动】延伸拓展 评论

阅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尽量让学生自主阅读,自己感悟)

1. 点击课件,让学生自由读《在天晴了的时候》,试着说说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自己有哪些感受。

2.交流感受,并在头脑中浮现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阅读链接《在天晴了的时候》,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使学生充分感受了乡下人家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激发了学生对乡村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活动5【活动】音乐情景体验 评论

其实不光我们和作者有共同的感受,很多诗人作曲家也曾经用优美的词句来描绘乡下人家的独特风光,请听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让我们再次踏上乡间的小路,美美地品味乡间的美吧!

【设计意图】以乡村美景作为背景图,播放欢快的乡村歌曲,能让学生更深刻的领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从而对乡村生活产生无比热爱之情。

活动6【导入】板书 评论

板书:              瓜架攀檐  

                    鲜花轮绽    

21 乡下人家         雨后春笋        独特迷人 
                    鸡鸭觅食

院落晚餐

月夜睡梦

活动7【活动】教学反思 评论

《乡下人家》是一篇描写田园风光的美文,作者扣住“独特、迷人”,向我们展示了乡下人家六幅很有特色的美景。文章朴素,但字里行间饱含作者的喜爱之情。通过教学《乡下人家》这篇课文,以下几个方面我有些收获,想与大家共享: 

一、交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在上《乡下人家》这课时,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们,让他们读读课文,想想哪些风景让自己感受到独特、迷人?用“﹏﹏”画出来,并在自己最喜欢的一处风景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在小组中美美地读一读,说一说,在脑海中勾画那美丽的画面,最后全班进行交流品味。整节课,孩子们都是在自主中学习,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讨论中解决问题。而我呢,只是一个课堂学习中的组织者、引导者。

二、形式多样地品读课文

在教学本课时,我采取自由读、想象读、体验读、配乐读、分工合作读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乡下那朴素、和谐的美和充满生机的美,并通过朗读来表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课堂效果非常好。

为了避免单一的读、品、说,为了使课堂学习不单调乏味,我设计了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品味文字,品味城市生活不及田园生活的和谐美。如当很多学生从“探”字感受到小竹笋很可爱,很好奇,很淘气时,我找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比动作扮演可爱的笋娃娃。又如当学生感受到乡下人家一年四季都有鲜花陪伴,鲜花轮着绽放,真是迷人时,我让男同学美美地读一读,女同学闭上眼睛边听脑子边出现画面……把感受融入到朗读中,披文入境,融情于声,以声、情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使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三、启发学生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

课文的每一个段落都很美,因此,我抓住学生最喜欢说的场景让他们想象,如: “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我让学生说说这些可爱好奇的小竹笋,探出头来想干什么?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有的说想欣赏春天的美景,有的说想看看这个世界,也有的说想看看乡下的风景等等,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了想象,还让学生明白了作者是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样,不仅发展学生的思维,还学习了作者的写作方法。

过渡语言设计较精细,整篇课文教学语言流畅自然。

课文中“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的感受,当学生理解这句话后,要过渡学习课文时,我说:真是这样吗?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文字中去感受这一份独特迷人的美,好吗?

总之,回顾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感觉效果比较理想。在整节课中能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有机会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

Tags:乡下,人家,ppt,课件,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