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中考易错题解析——语文

日期:2014-5-7 08:44 阅读:
主讲人:李红 市实验中学语文组把关教师

有些同学认为语文博大精深,没有抓手,在中考复习中很难把握,其实语文并非是高深莫测,而是有规律可循的。抓住规律,就好像纲举目张,就能“以巧破千斤”,若能根据规律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应考策略”,就不愁中考中拿不到高分。

汉字的认读中易出现误读现象

【例题】给加点字注音:纤细( )、给予( ),一些学生标注为qiān、gěi。

【解析】汉字的误读主要有:①多音字误读,如“给”有两个读音jǐ和gěi,学生将给予的“给”误读做gěi;②形近字误读,如“戍、戌、戊、戎”;③形声字误读,纤细中的纤 xiān,由声旁将其读为qiān;④习惯性误读,如将机械的械(xiè)读作jiè,潜藏的潜qián读作qiǎn;我们平时要有意识地注意积累,分类整理。

【答题技巧】(1)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2)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

病句修改因病因不明确而失分

【例题】①六月是富足的时节。②热风像钢琴家的纤细的手指,弹奏着大地这架钢琴,奏出雄浑的诗歌。③笼罩在绿色麦浪下的大地,将给予人们一份丰收的喜悦。

三个文段中,第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答案】第②句是病句,奏出和诗歌搭配不当,应改为热风像钢琴家的纤细的手指,弹奏着大地这架钢琴,奏出雄浑的乐曲(或乐章)。

【解析】病句辨析题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①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②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或搭配不当。③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④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我们首先要掌握病句主要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是否搭配→推敲词语是否重复→关联词位置是否正确→并列短语或句子语序是否合理→个别短语是否歧义→句子是否符合逻辑。

口语交际因内容不具体而失分

【例题】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初三一班准备在这天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4月22日下午,你去邀请校长参加这次班会活动。请你将对校长说的话写在下面。

【解析】因为是邀请他人,首先要介绍自我,然后一定要说明邀请对方参加什么活动,邀请的原因是什么。并要将活动安排的相关细节及注意事项告诉对方,诸如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做些什么样的准备等,同时要有礼貌地表达。

【正确答案】校长,您好,我是初三一班学生代表,明天下午3点,我们班在班级开展读书主题班会活动,请您能光临指导。
诗文默写因错字而失分、因误解名句含意而书写错误

【解析】古诗文默写题是中考语文的传统题型。中考阅卷时对这类题的要求非常严格,每句中错、漏、添一字,该句就不给分。

【例子】比如,有的学生将“欲渡黄河冰塞川”的“渡”写成同音字“度”,考生必须正确理解诗文中每一个字词的意思,平时加强练习,规范书写,落到笔头。复习时可以把平时练习中常错的字用笔圈起来以引起注意。或者准备一个“纠错本”,勤于积累,纠正错误。理解式默写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不能正确理解题干,不能从课文中筛选出准确的答案。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在准确背诵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句子;把握某些句子在文中的地位;把握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做到能根据试题中所给语境做具体分析,选择恰当的句子进行填写。

因审题不认真答题不全面而失分

【例题】上海世博会活动场馆的l000多张广场坐椅,是用回收来的废弃牛奶饮料盒加工而成。除了做成椅子,废弃牛奶盒中的一部分还摇身变成了公厕内的免费卫生纸。以7000万人次参观世博会为基准,需要用掉生活用纸约2000吨,相当于7000立方米的木材。而使用牛奶饮料包装盒做成的环保生活用纸,将可以使几万棵树木免于被砍伐。

(l)请你从上面这段话中提炼出两条信息。(2分)

(2)针对上文中的主要信息,你有哪些好的建议或做法?(3分)

【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是根据材料提炼的信息即可,但要答出两点信息。第二问根据问题中的“哪些”及所附的分值3分,我们应答出三条的建议或做法。

【答案示例】(1)节约资源;合理进行废物利用。答对一点得1分,共2分。(2)用自备的购物袋;双面用纸;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垃圾分类,用有机垃圾作肥料等,答出三种不同的且合理的建议或做法即可得满分。

因没有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而失分

【例题】美国公共交通联合会称,公共交通每年节省近53亿升天然气,这意味着能减少15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句中的“近”能否删去,为什么?

【解析】态度要明确,能或不能,然后从词义入手,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只表明态度不得分,最后指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答案示例】不能。近,表接近,因为公共交通每年节省的天然气只是接近53亿升,并非确指,去掉后与事实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例题】她的眼皮有些松弛了,眼睛被拉扯成三角形,外眼角向下耷着。脸上布着淡淡的褐斑,并不密集。身体很瘦弱,然而腹部略有突起。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解析】首先明确描写方法,结合内容写出具体描写出了什么,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品格,和文章的情节上的作用。

【答案示例】外貌描写,写出了母亲的衰老、瘦弱,病情的严重。为下文医生给她诊治的情节做铺垫,突出她操劳一生无私奉献的精神。

语文学科虽然知识广博,涉及面宽泛,但中考的基本考点是有限的,考试范围也是基于初中教材的《课程标准》而定,加上中考命题从简从易化的趋势,相信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努力,你们的知识会更扎实,能力会有更大提高,中考一定会获得理想的成绩。
Tags:中考,易错题,错题,解析,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