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河北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资料

日期:2014-3-25 08:59 阅读:
  河北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资料
  1、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2、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叫(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叫(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
  3、凤仙花、西红柿、白菜等大部分植物适合生长在(壤土)里。
  4、三种土壤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沙质土②壤土 ③黏质土
  5、三种土壤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①黏质土  ②壤土  ③ 沙质土
  6、“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这说明(水、光照、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有影响。
  7、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有: (水)、(阳光)、(温度)、(空气)、肥料等。
  7、喜阴植物在植物学中被称为(耐阴)植物。这类植物的特点是(吸收光的能力特别强),能在很弱的阳光下正常生长.
  8、根据植物根的不同分类标准把根分为:直根(如芹菜、白菜)、须根(例如葱、蒜)、贮藏根(如 胡萝卜、红萝卜、白萝卜等)
  9、植物的茎与根在外形上的主要区别是:茎有(节和芽),节是指茎上长(叶)的地方。例如(姜、藕、马铃薯)是(茎);(甘薯)是(根)。
  10、有些动物只以(植物)为食物,叫(草食性动物)如(马、牛、羊、蝗虫等);有些动物以(其它动物)为食物叫(肉食性动物)如(虎、狼、蛇、青蛙等);而有些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动物叫(杂食性动物)如(猫、狗、蚂蚁、麻雀、老鼠等)。
  11、向日葵的花盘能向着太阳的方向转动,这种特性称为(向光性)。
  12、大多数植物都具有(向光性),除了具有向光性外还有(向水性)。
  13、多数植物的根总(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我们把植物的这种特性称为(向地性),这是植物受(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
  14多数植物都有(定向运动)包括(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等.
  15、养鱼者在夏季利用昆虫的(趋光性),用(灯光诱虫养鱼)。   “飞蛾扑火”也是由于昆虫的(趋光性)。
  16、生物学家把动物依季节不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迁徙),例如(家燕、大雁等一些鸟类)就有(迁徙)的生活习性。。
  17、像鸟类一样,一些鱼类有(洄游)行为如(鲑鱼和大马哈)。除鱼类外能长途洄游的还有其他(动物)如(南极鲸、海龟)
  18、像(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这样的习性都可以称为动物的(迁移)。
  19、、植物虽然不能移动,但也有(迁移)现象。植物的花粉、种子、果实等可以被 (风、水、动物和植物)本身传播到其他地方,甚至可以由(人)带到其他地区。
  20、冬眠是动物(适应)大自然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冬眠时,动物(体温下降),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显著降低),(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也大大(减少)。
  21、骆驼遇到水源会尽量多饮水,并把水贮存在(血液)里。
  22、(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
  23、驼峰里贮存的是(脂肪),它能隔开(太阳的热量),又能转化成(水分),所以人们把(驼峰)叫(固体水库)。
  24、像蝗虫、甲虫这样,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颜色一致或近似的体色,叫(保护色)。像竹节虫和枯叶蝶那样,体色和形态都和环境中的其它动物或另一种生物相似,而不易被敌害发现的现象叫(拟态)。
  25、(法国)工程师(乔治。麦斯特罗)从(芒刺)这种植物中得到启示发明了(尼龙塔扣)。
  26、人除了适应(自然环境)外,还要适应(社会环境)。
  27、人类所处的环境,按环境要素可以分为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8、人类的衣食住行需要(动物)和(植物)提供。
  29、人类的生存依赖(环境),离不开(环境),还要适应(环境)。
  30、人们用(温度)来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并用(温度计)来测量它的高低。
  31、当我们把盛有冷水的容器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中时,冷水会逐渐(变热),热水会逐渐(变凉),这说明热是从(热水)传向(冷水)的。
  32、热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在同一种物体中,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这种热的传递方式叫(热传导)。
  33、想知道一杯水的冷热程度,最精确的方法是(用温度计测量)。金属、陶瓷等(传热能力强)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橡胶、木头等(传热能力弱)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适合做(隔热)材料。
  34、颜色(越深)吸热本领(越强)。
  35、地球上的热主要来自(太阳),太阳是个炙热的大火球,距离地球约(1.5亿千米),它从遥远的太空直接将热传给地球,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辐射)。
  36、1700年前,诸葛亮扎成(孔明灯),用来传递作战信息。
  37、200多年前,法国的(蒙特哥耳菲)兄弟制成了(热气球),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完成的自由飞行。
  38、空气受热后会(上升),(上升的热空气)使(孔明灯)和(热气球)升上了天空。
  39、有时需要减少热的传递,使物体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就是(保温);有时需要使热散失,加快热的传递,使物体的温度尽快降下来,这就是(散热).
  40、1910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观看地图时发现,(大西洋)两侧的大陆海岸线轮廓,尤其是(南北美洲)和(亚欧大陆)的海岸线轮郭彼此吻合,于是他提出了现在的(七大洲是由(一块大陆)分裂开来的假设。
  41、多数地质学家认为,地壳是由(9个大板块)和(12个小板块)拼接成的。
  42、(地震)是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发生时,能在几分钟内使城市变成废墟,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43、人们通常把那些会让人感到大地上下颠簸、猛烈摇动等地动现象叫(地震)。
  44、公元132年,中国古代科学家(张衡)研制的(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
  45、尽管火山喷发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但也有(有利)的一面,例如火山灰中有丰富的矿物质。
  46、地球表面是由(岩石)构成的。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
  47、地球上每(6)小时有1个物种灭绝;地球上每年有(5---7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地球上有(25%)人口缺少充足的饮用水。
  48、根据岩石的形成,地质学家通常将它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三大类。
  49、地球上的山地绝大多数是由(地壳板块抬升)形成的,只有一部分山峰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50、(山地)是地球上地势高低起伏最大的区域。
  51、1972年,第一次世界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 人类环境宣言 ”)和(“人类行动计划”)。
  52、1989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3、(环境污染)和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和谐关系被破坏成为严重环境问题。
  54、环境发生了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变化可能是(自然)发生的,也可能是由于(人的活动)引起的。
  55、冬天,暖气或炉子的热是以(②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①传导   ②对流  ③对流传导辐射
  56、夏天商店常用冰块使鱼保鲜,冰块放在(①放在鱼的上面)
  ①放在鱼的上面   ②放在鱼的下面
  57、(环境问题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重要环节。
  58、储油罐的外面涂上银白色的银粉漆是为了(减少辐射热)。
  59、下面物体中(         )是热的良导体。
  ①纸板②铜片③铝合金④棉花⑤不锈钢⑥橡皮泥⑦空气⑧木头
  二、判断题:
  1、冬天周围的冷空气传递给了我们的身体,所以我们感觉很冷(×)
  2、地震时如果我们在教室上课不要盲目往室外跑(∨)
  3、采集岩石时,通常带上一个布袋或者盒子就可以了。(×)
  4、我们制作掩饰标本盒的目的是便于欣赏各类岩石。(×)
  三、填图题:
  1、填图并分析鱼的形态结构是怎样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
  ①流线型的身体、光滑的鱼鳞能减少水的阻力,②鳍像船桨,在游泳时划水用。③尾鳍像船舵和螺旋桨发动机。④用腮呼吸
  :
  1、填表分析仙人掌和莲的形态是如何适应各自环境的?
  仙人掌形态
  如何适应环境
  莲的形态
  如何适应环境
  叶子变成针状刺
  气孔少,能减
  少水分蒸发;
  叶子宽阔肥大;
  气孔多利于水分蒸发
  茎肥厚
  能贮存水分
  茎内有空洞。
  利于在水下吸收空气和运输水分
  2、我们身边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就其中一项调查分析:
  (1) 我们身边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 ①沙尘暴②空气污染③水污染 ④白色垃圾等
  (2)  身边环境问题调查表
  时间
  地点
  调查人
  存在的环境问题
  空气污染严重
  原因分析
  汽车排放的尾气、工厂排放的烟尘。
  我的建议
  多走路、多骑自行车、回收工厂排放的烟尘。
  动植物的外部形态或生活习性冬天和夏天的不同
  外部形态或生活习性怎样与环境适应
  夏天
  冬天
  麻雀
  身体瘦、羽毛少适应炎热环境
  身体胖、羽毛多适应寒冷
  杨树
  枝繁叶茂、绿油油水分蒸发快
  叶子落光减少水分蒸发
  牙齿
  捕食好处
  爪
  对捕食好处
  草食性动物
  钝、像铡刀
  适于切草
  有蹄子
  跑得快、躲避敌害、觅食
  肉食性
  尖利
  便于撕咬
  能伸缩锋利
  便于抓捕食
  杂食性
  动物
  有犬齿和门齿
  可吃肉类和植物类
  爪长
  便于攀爬摘高处果实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许多鸟类具有迁徙的生活习性?①躲避寒冷②食物短缺③繁殖后代
  2、风是怎样形成的?
  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了风。
  3、我让热水凉得更快的方法有哪些?
  ①来回搅动。②吹风 ③把盛热水的容器放入盛凉水的容器里。
  ④把热水倒在表面积大的容器里。⑤把一个容器里的热水倒入另一个空容器里,反复多次。⑥把水倒在金属或陶瓷等热的良导体的容器里。
  4、地震发生时我们该怎么办?
  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做到:
  ①熄灭炉子,拔掉电源,迅速跑到室外空地上上,并且远离高压线  ②如果来不及要躲避到厨房、卫生间等狭窄的地方或坚固的桌子、床等家具侧面,并尽可能找到一些物品保护头部。
  5、地震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①建筑物倒塌或损坏 ②人身伤亡 ③大量社会物质损失 ④山体崩塌 ⑤泥石流 ⑥水灾 ⑦火灾 ⑧瘟疫。
  6、暖气片是怎样使室内空气变热的/
  暖气片使它附近的空气受热上升,周围比较冷的空气就会补充过来,补充过来的冷空气又受热上升,周围比较冷的空气又会补充过来,这样在冷热空气的对流过程中使整个室内的空气变暖。
  7、、根有什么特点?
  ①根都有根尖、根毛 ②都向下生长 ③都长在地下。
  8、根有什么作用?
  ①固定植物②吸收输送水和无机盐③贮存营养物质的功能④少数植物的根也有繁殖的功能。
  9、茎有什么作用?
  ①茎具有输导、支持的功能 ②少数的植物的茎也有繁殖和储藏营养的作用。
  10、生产的发展和新材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
  ①节省时间 ②提高效率 ③做工精美。
  11、(豆苗、花生、西瓜)在(沙质土)里长得好,为什么?
  因为沙质土土质疏松、透气性好、渗水能力强、利于作物根系发育。
  12、我们采取哪些行动使植物长得更好?
  ①浇适量的水 ②施适量的肥③松土 ④除草 ⑤捉虫 ⑥搭架
  13、动物有哪些防御方式并举例
  ①放臭气(例如臭大姐、黄鼠狼、臭鼬)②喷射毒液(例如眼镜蛇、马蜂、蝎子)③保护色(例如变色龙、蝗虫、甲虫、青蛙)④蛰刺(例如蜜蜂)⑤拟态(例如竹节虫、枯叶蝶)。⑥用硬壳(例如海龟、蜗牛)⑦用响声(例如响尾蛇)⑧装死(例如甲虫)⑨自切(例如壁虎。)⑩逃跑(例如兔子、鹿、马、羊)……..
  14、人类的哪些行为使环境遭到破坏?
  ①过度放牧 ②乱砍乱伐 ③乱扔垃圾 ④工业污染 ⑤围湖造田⑥随意捕杀动物。
  13、为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人们都做了哪些努力?
  ①城市绿化② 家庭绿化 ③使用无铅汽油 ④骑车或步行上下。
  14、动植物有哪些过冬方法?
  (!)动物过冬的方法有:①迁移 ②冬眠 ③皮毛脂肪增厚 ④毛变成与雪地接近的灰白的保护色。
  (2)植物过冬的方法有:①浇冻水 ②搬屋子里 ③用草把茎包起来 ④埋土里 ⑤放大棚里 ⑥落叶。
  15、厨房的排风扇为什么要安装在比较高的地方?
  因为热空气上升,所以排风扇要安在比较高的地方。
  16、暖气片为什么要安在窗户的下面?
  冷空气从窗户缝钻进来,暖气片使它受热上升,冷空气又从窗户缝钻进来,暖气片又使它受热上升,这样在冷热空气的对流过程中使整个室内的空气变暖,所以暖气片要安在室内窗户的下面。
  23、室内的空调为什么要安装在比较高的地方?
  因为热空气上升,空调排出的冷空气把热空气变冷,热空气又上升,空调排出的冷空气又把热空气变冷,这样在冷热空气的对流过程中,使室内变冷。所以空调要安装在比较高的地方
  24、夏天为什么穿浅色衣服?冬天为什么穿深色衣服?
  因为夏天热,而浅色衣服吸热本领差,所以夏天穿浅色衣服感觉比较凉快;冬天冷,而深色衣服吸热本领强,所以冬天穿深色衣服感觉比较暖和。
  25、生产的发展和新材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哪些害处?能否避免?
  (1) 害处:①工厂跑排放的烟尘、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使空气污染。②生产、生活中排放的有毒的废水使水污染。③农药、化肥的使用使土壤污染④植被减少、水土流失、臭氧层被破坏、土地荒漠化、淡水缺乏等造成环境污染。
  (2)这种危害不可避免,但可以有效控制。
Tags:河北,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